“你做不了就换人!”“疯子市长”耿彦波发怒,市民拍手称快

芹芹看国际 2023-06-14 13:48:16

2008年,大同市市长耿彦波正在主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没想到,一个女人怒气冲冲地冲进会议室,对着他劈头盖脸地责骂。

众人都惊呆了,耿市长挠挠头,一脸不好意思地解释:“这是我爱人。”

原来,耿市长昨晚又为了工作熬了通宵,妻子心疼他的身体,一时情急才闯进了会议室。

之前,耿市长就在工地上晕倒过8次,这让耿彦波的妻子真的怕了。

01

耿彦波,1958年出生在山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9岁参加工作。1995年,年仅36岁的耿彦波凭借出色的个人能力被调到灵石县当县长。

上任的第一天,所有人都以为耿彦波要在办公室喝茶,和同事沟通下灵石县的情况。然而,他却不声不响地在灵石县的街道走了几个小时。

灵石县曾经是“秦晋要道,川陕通衢”,如今却发展缓慢,破败的街道看不出曾经的繁华面貌。

为了能改善灵石县的现状,耿彦波连着几个月,在灵石县的大街小巷中穿梭。

耿彦波在走访中形成了一个大胆的思路。

灵石县有个延续了700多年的王家,而王家居住的院子在这已经有300多年了,他想重新修缮王家大院。

会议时耿彦波刚说方案,下面就有人站起来反对:“修建王家大院?5000万修建个破院子有什么用?”其余人也跟着附和。

然而,耿彦波却坚持己见,他说300多年的院子,这就是历史,是财富。如今对它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能更好地发展灵石县的旅游业。

可依然很多人反对,毕竟5000万是灵石县半年的财政收入。

但耿彦波仍顶着压力,开始拆建王家大院。没几天,他就收到了恐吓信,他只是淡然一笑地说:“我对升官发财没兴趣,我只是想做点事情。”

耿彦波怕修缮王家大院的工作有影响,他就每天跑工地。那时,很多人私下叫他“耿疯子”。

改造完成后,王家大院的宣传册子成了耿彦波包里的必备品,不管去哪里开会,他都会将册子拿出来向别人介绍一番。可是,只靠他一个人的力量,还是有限,五年任职期满时,灵石县还未见到曙光。

02

然而,谁能想到蝴蝶早就在耿彦波建造王家大院时,就已经煽动了翅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王家大院被国家评为4A级景区。自那以后,每年光王家大院的门票收入就有3000万,更不要说因为王家大院给整个灵石县旅游产业所带来的收入。

但是,这时的耿彦波已经调至榆次市,任市委书记。很多人开始悔不当初,那些在耿彦波调走时诅咒过他,送他花圈的人更是恨不得扇自己的嘴巴。

2000年,耿彦波到榆次市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走街串巷。当他走在狭窄的马路,呼吸着漫天的灰尘,他实在很难想象,这是聚集道儒佛文化的古城。

耿彦波很快针对榆次市做了发展规划,他想将榆次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打造成古城。

耿彦波召集开会,上来就宣布,要将榆次市标志性建筑“凌云大厦”拆除。他觉得这个地标,对于一个古城来说一点价值都没有。

他的决定,惹恼了很多人。

“你是不是疯了?你就是个耿拆拆!”谩骂声此起彼伏,各种压力向耿彦波袭来。

但耿彦波不为所动,他埋头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丛“耿疯子”变成了“耿拆拆”。短短两年后,榆次市就有了改变,街道宽了,环境好了,骂耿彦波的人也少了。

当榆次市的百姓开始接受耿彦波时,他又走向下一站——大同市。

03

2008年,耿彦波去了大同担任市长。大同,以盛产煤炭闻名,满大街都是煤炭灰尘,已经失去了古城该有的气息。

那时的大同有个顺口溜:“垃圾基本靠风刮,污水基本靠蒸发,游商基本没人抓,市容基本无人夸。”

耿彦波站在荒凉的土坡上,望着大同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映入眼帘的却是满街的苍凉和堆积的垃圾。他的心如西北风一样,凉嗖嗖的。

上任10天,耿彦波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大同的街道。很快,耿彦波借鉴梁思成对北京城的设计理念,提出“一轴双城”的想法。

“双城”是建设东西两城,御河为线,东城新区,西城则是对原有的古城墙和建筑进行修复,做到东西两城相互呼应。

然而,听着挺简单,可要做起来却是需要投入500亿资金的大工程,而且,涉及到30万人口,要从老城中搬迁出来。

面对人们的不解和谩骂,耿彦波坚定地说:“大同的煤不能长久,复兴历史文化才是财富,这是大同唯一的出路,这次如果不改变冲不上去,历史不会再给大同第二次机会。”

可是人们依然不理解,不仅市民不理解,就连市政府的工作人员也不理解。

工作推进会上,当耿彦波问到相关情况时,一名工作人员满不在乎地说:“现在没有能力落实这些问题。”

听到这句话,一向温和有礼的耿彦波直接拍着桌子,怒道:“做不了你就辞职,你做不了就换人!”此时的他,完全不给任何人面子。

对于耿彦波来说:“大同市需要一批干活的干部,不需要当官的。”

04

拆迁问题是最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耿彦波就亲自督办。所有拆迁户一视同仁,按照拆迁政策,依法办事。

但是,有些违建压着红线,不少人暗示耿彦波,这些人不好动。可耿彦波却不管:“我不管是谁,违建必须拆。”

有人不愿意接受补偿的方式,将耿彦波堵在路上,要他给出解决方案。耿市长却没有任何推诿,他毫不犹豫直接打电话确认,现场签字,就地办理了补偿问题。

但也有“趁火打劫”的人,找到耿彦波诉说自己生活有多么难处。耿市长这时却像有火眼金睛,直接告诉来人:“我同情弱者,但是规矩就是规矩。”

在他的“铁面无私”下,搬迁顺利进行,很多市民都在规定的时间内搬离了老城。当30万人口顺利安置后,耿彦波人都瘦了一大圈。

为了能尽快完成城市改造,耿彦波天天在各个工地穿梭,磨破了多少双鞋已经不记得了。每次看到耿彦波,永远都是一双满是灰尘,看不出颜色的鞋。

大大小小的工程队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次道路验收,耿彦波蹲在地上,用手扣出几块砖,发现砖很松动,一点水泥都没有,他又用手深挖了几下,沙子轻松挖了出来。

耿彦波站起来,将砖摔在地上,指着旁边干干净净的工程负责人:“这是个垃圾工程,你小子看着老实,一肚子坏水。把钱给我退回来,工程不给你干了。”

工程负责人还在解释,耿彦波却不再听了,他对那人说:“你想要大同毁在你的手里吗?”

耿彦波着急啊,他在大同的任期只有5年,他只想自己还在的时候,为大同尽量多做些事。

为了更快地推进工程,耿彦波总是不分昼夜地泡在工地里。

一天,他只感觉眼前一黑,整个人突然倒了下去。身边的人吓坏了,赶紧送医。医生对赶过来的耿彦波妻子说:“耿市长是劳累过度造成的,要多休息才行。”

然而,第二天天刚亮,耿彦波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谁劝都不听。

有一次,耿市长正在开会,妻子不顾一切闯进会议室:“你还要不要命了?”原来他头一天开会到凌晨2点,第二天4点又起来上班了。

“你已经五十多岁了,不能再这么折腾身体了。”妻子泣不成声,耿彦波在工地上已晕倒了8次,她真的吓坏了。

可耿彦波面对妻子的责骂也只是说:“你赶紧回家吧,我忙完就回去。”

05

耿市长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大同城市改造热火朝天的时候,灵石县和榆次市也迎来了辉煌。

灵石县那个古朴大气的王家大院,成为了4A级景区,游人如织;而榆次市在推倒凌云大厦后,修建了“常家庄园”,完美地保存了城市的文化底蕴。

可大忙人耿彦波依旧在跑工地、开办公会。在大同工作的五年里,很多群众都能在路上看到耿市长,一身灰扑扑的衣服,一个磨破边的皮鞋。

大同市被耿彦波折腾出来些样子,他拆除了老城区,修建出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的城市,也让所有的老百姓住进了有暖气的房子。

然而,2013年任期结束,耿彦波要被调走了。

06

耿彦波在大同奋斗5年,却做了别人50年都做不到的事情,但是也花了别人50年花不完的钱。

那些耿彦波呆过的每一个城市,他都做了改造,也正是因为他的改造,让每个城市成为了文化古城、旅游名都。

他也因此由“耿拆拆”变成了“造城市长”。然而大同还没有完成建设,耿彦波就要调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自发涌上街头,希望能留住耿市长。很多人拉着“耿市长,请回来”“耿彦波市长,大同需要你”等横幅走上大街,甚至有人哭着跪下来请求留下耿市长。

成千上百的群众自发前来送行。甚至,有人组织自发筹集一人一块钱,给耿市长买了双鞋子。

然而,坐在离开大同的车上,耿彦波第一次流泪了,有不舍,也有感动……他脚上穿着的正是大同人送他的鞋子。

耿彦波离开大同,对他来说也还是有些遗憾。完成一件事5年时间是不够,他也希望把一件事情画上完美的句号,可他没有时间了,只能去下一个需要他的城市。

但是,对于这些耿彦波曾呆过的城市,那里的每个人,都已经将耿彦波的名字刻在了心里。因为是他让他们的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宽了、空气好了、环境变得整洁了……

耿彦波老说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耿彦波说:他很喜欢读书,小时候想着长大后做一名记者。

然而,阴差阳错他却做了父母官,为了能做好父母官,他脾气变大了。他说自己现在就像在打仗一样,每天大嗓门,该骂时就要骂,由不得自己啊。

但是,他笑容纯净,问心无愧!

作者:周喜萍

编辑:萌萌

参考资料:

《大同市民挽留耿彦波,所求为何》2013-2-18《新京报》

《敲敲打打耿彦波》2016-10-1《廉政瞭望(上半月)》

《大同市长耿彦波离任 官员落泪上千市民自发送别》2013-2-19《中国新闻网》

0 阅读:110

芹芹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