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仅3年的极氪汽车,为啥销量增长的很快?内行人道破,太真实

小望聊车 2024-06-18 17:26:02

令人惊讶的是,极氪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超越了特斯拉7年的磨砺、小鹏6年的坚持和理想汽车5年的努力。那么,这家看似传统的品牌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创造如此辉煌的?

深入业界专家的讨论,揭示了其背后的秘密。

他们一致认同极氪的品牌策略堪称杰作,乍一听仿佛是自吹自擂,实则蕴含深意。在汽车行业,要像极氪那样清晰地树立起"操控大师"或"安全守护者"的形象,简直是凤毛麟角。

蔚来以无微不至的服务和便捷的换电服务深入人心,理想则以增程技术与豪华家居般的座驾体验为标签。相比之下,大多数品牌缺乏这种独特的市场定位,这直接导致了销量上的显著差距。

极氪的成功就在于其鲜明的品牌差异化。

换而言之,这些汽车品牌已成为特定价值的标签,对于那些追求某一特性的人来说,选择他们的车几乎是必然的。在当下“流量即王道”的世界里,这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商业源泉,不断创造销售机会。

即使将来有竞争对手超越,但只要占据了"品牌定位",就难以被撼动。以沃尔沃为例,尽管XC90在消费者报告中曾被评为不靠谱,且在J.D. Power的质量评估中表现欠佳,但它在人们心中依然是安全的代名词。

只要安全是首要考量,沃尔沃就会成为首选,这就是"品牌定位"的强大影响力。

当然,这并非易事。夸夸其谈易如反掌,但让人信服你的夸赞却难上加难。打个比方,你说你的SUV安全可靠,操控一流,我敢说我也是同类中最佳——谁会轻易相信?

极氪的过人之处在于他们对产品和宣传的精准聚焦。他们对自己的承诺付诸实践,致力于让动力电池达到"撞击无虞,火灾免疫,甚至能抵御洪水侵袭"的高标准。

他们进行了218项系统测试,675个零部件检验,覆盖六大严苛环境,并做了超出行业常规的10项电池安全检测。

网上的公开报道似乎验证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无论面对猛烈追尾、火灾威胁,还是电池意外破损,极氪的电池几乎从未出现过严重的热扩散或火灾风险,可见其实力非凡。

当然,业界其他品牌也能做到卓越,但这并不妨碍极氪展现出独特的营销智慧。相较于他人的努力寻求客户转化,极氪早已独树一帜,将大量的宣传力量集中在“无与伦比的安全保障”上。

他们通过高调宣传“全球首屈一指的零自燃记录”和车主在严重事故中的毫发无伤,成功地在消费者心中烙印下“极氪=安全”的深刻印象。

这样的战略协同,简直堪称典范,成功似乎已成为必然。

在众多的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创新尝试中,极氪堪称异类,它是一个新生且无历史负担的品牌。这可能乍听上去有些费解,其实质是这样的:品牌的成长往往伴随着自我设限,过往的成功反而可能成为在新领域突破的羁绊。

因为过去的辉煌,有时会变成阻碍我们接纳新事物的陷阱,或是让我们习惯于旧有的模式。看看市场上的那些老牌车企,他们的电动车技术不卓越、用料不精良吗?

并非如此,从车辆本身的技术角度看,他们无疑是卓越的。然而,用户的体验却大打折扣:要么是奇特至极的外观设计,要么是过于复古的内饰,更有的直接照搬燃油车的设计理念,驾驶起来总是感觉格格不入。

极氪,正是跳出这种框框,为用户提供全新的、舒适的出行体验。

面对这些批评,他们是否有所察觉?答案是肯定的,但他们选择坚持不改。他们认为,过去的消费者不懂电车,这曾是燃油车时代的做法。

然而,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者需求的转移,难道不应改变策略吗?试图用旧有的成功经验来指导,只会引来无声的反抗——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就是他们的投票。

换言之,新一代的购车者并未被刻板印象束缚,他们不会盲目接受陈规,如果你试图强行改变,迎接你的可能是他们的排斥。

这是一个无情却真实的现状:电车时代的来临,需要我们顺应而非硬性改造。

概括来说,极氪三年即实现飞跃,而诸多巨头耗费数载仍无起色,关键在于他们固守陈见。这些昔日的巨头过于自满,沉溺于过去的荣光,认为自己尚未全力出击,或是为价格竞争辩护,指责消费者不懂欣赏。

1 阅读:1461

小望聊车

简介:分享汽车生活,信息捕捉分享,生活趣事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