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是毛主席的原配,解放后毛主席特意叮嘱:一定要将她写进族谱

开封王小杨 2024-08-18 21:12:35

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

在韶山一处古墓旁,少年毛泽东正躺在地上,手里捧着一本书,神情专注。突然,一声怒喝打破了宁静:"你是中了这破书的魔了,把爹的话当成耳旁风!"

毛泽东抬头一看,只见父亲毛顺生正指着他破口大骂。他平静地回答:"没有,爹,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上午你交代我的活我已经干完了,现在可以让我清静清静吗?"

这番话噎得毛顺生说不出话来。他一面往田里走,一面嘟囔着:"我管不住你,找个婆娘好好管你!"

对于这样的威胁,毛泽东早已听得耳朵生茧。在他当时的世界里,只有两件事最重要:完成父亲交代的农活,然后安安静静地躺在古墓旁读自己喜欢的书。

至于娶媳妇这种事,他既没有那个概念,也没往心里去,更想象不到自己未来会娶一个什么样的女性。

然而,命运往往弄人。1907年,14岁的毛泽东在父亲的强压之下,明媒正娶了一位比他大4岁的姑娘罗一秀。就这样,一向不服命运左右的他,也不得不过上了这种"随波逐流"的生活。

罗一秀并非无知村妇,而是一个出身富农家庭、有着严格家教的"大家闺秀"。当年的毛泽东虽然年纪小,但对于婚姻已有自己的见解。他崇尚自由婚姻,反对包办,反对童养媳。他渴望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伴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按着头"娶一个没有共同语言的女人。

对于这门婚事,毛泽东内心充满了抵触。他觉得书中的世界更自由,山坡上的那处古墓更安静。他还没有做好准备继承家族产业,更没有计划和一个大自己四岁的女人生儿育女,过上父亲那样的生活。

"秀儿,石三伢子还小,你多担待些。"这是毛父毛母对罗一秀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而毛泽东则无感,只要不吵不闹互相尊重,他们可以在同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权当家里又多了一副碗筷。

然而,罗一秀在毛家的表现却堪称旧时代妇女的典范。据毛泽东亲属回忆,罗一秀是一个十分聪明、贤惠且孝顺公婆的好媳妇。

不论是洗衣做饭,还是铺床叠被,端茶倒水,劈柴担谷,罗一秀都做得无可挑剔。更重要的是,她几乎没有一句怨言。若放在当今社会,怕是会成为十里八村争相迎娶的对象。

可这一切在少年毛泽东的眼中并没有什么值得"探讨"的。在他没有走出韶山之前,他的母亲文七妹也是这般伺候他们一大家的。

当毛泽东真正对罗一秀的付出有所改观时,大抵是二人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且罗一秀为他在农田上省了不少事,还支持他读书后才开始的。

在毛泽东与罗一秀生活的那3年里,每到农忙时节,毛泽东都会去岳父家里帮忙担谷子,翻田地,过年过节也会去岳父家中送东西。他待罗一秀像对待一个年长的"姐姐"那般,与她轻声说话,帮忙分担农活。虽然没有任何"灵魂"上的交流,却对她十分敬重。

这种"敬重",使得毛泽东对她无法产生任何超出男女情感上的想法,只有对她在毛家无微不至的付出中的"感激"。后来,毛泽东曾对外国记者斯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十几岁的时候,父亲给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孩子...我从没跟她一起生活,也不认为她是我的妻子..."

可见,在这段年龄悬殊的婚姻里,只有青年毛泽东一个人是清醒的,但同时又是矛盾的独立的。他可以不做罗一秀的"丈夫",却对她和她的家人尽了一个女婿该尽的责任;他可以"不承认"这段婚姻,却因为重视妇女的名声,坚守这段"关系"。

而对于罗一秀来说,没有遭受过丈夫在生活上给予的种种"压力",是她坚持这份无实婚姻的最大原因吧。

1910年春天,罗一秀不幸感染了细菌性痢疾,突然殒命。毛家上下无不为之悲痛,就连毛泽东也为之感到悲凉。虽然他从未"承认"过她,却也不希望她以这种方式失去生命。

当年秋天,毛泽东离开韶山,去外面的世界求学,自此以后便甚少回家。1918年,毛泽东在北京遇见了杨开慧,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恋爱的自由。他同杨开慧商量:"我们不办喜事,不请宾客,不做俗人之举,唯有你我。"杨开慧则无条件追随他。

后来,革命的火种越烧越旺,亲情、友情、爱情都被乱世所覆灭。毛泽东不再沉浸于过去的悲伤中,而是为了国家选择继续向前看。那些曾出现在他生命当中的女人,都成了一个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号。

虽然毛泽东从未"承认"过与罗一秀的那段包办婚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决定彻底与罗家"撇清关系"。毕竟,罗一秀是他生平唯一一个"明媒正娶"的妻子,也是受到毛家族人认可的妻子。

1925年,毛泽东带着杨开慧和两个儿子一起回到韶山开展运动。3月26日,他带着杨开慧一起走了十多里地,来到杨林乡探望"前岳父"罗合楼。

罗合楼十分惊喜,没想到女儿已经去世15年之久,毛泽东这个"前女婿"竟然还挂记着他。更令他没想到的是,毛泽东还带着现任妻子一起来拜访,显然也没有将他这把"老骨头"当外人。

那天,他们一行人聊了许久,过往的心结早已被解开。对于那段过往,毛泽东从不"忌惮",只是残存在心底的一丝"愧疚",使得他特别想将罗家全家从旧思想中"解放"出来。后来,罗家人也被毛泽东的情谊所打动,两家人坐在一起的话题也从过去变成了"革命"。

据悉,毛泽东还将罗一秀的堂弟罗石泉发展成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让毛岸英、毛岸青叫罗石泉舅舅,还叮嘱他们以后见到罗家长辈要记得"叫人"。

1941年,毛家的族人准备重新修订族谱,毛泽东叮嘱家人将罗一秀的名字写进族谱。因为罗一秀无后,毛泽东又特意将其与杨开慧所生的第三子毛岸龙,过继到其名下。这大抵是毛泽东能为罗一秀,这个被封建旧俗耽误终身的女性,所能做的唯一一件事。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他收到了大量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件。大多数信件都是向毛泽东"哭穷喊饿",或者要来北京让毛泽东帮忙找个工作。

但所有的来信,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还是恩人寄来的,只要是缺钱,毛泽东都会给,但要提"来京"二字,毛泽东便直接回复两字:"不必"。

任何人都没有意外,就连为他生下三个儿子而牺牲的杨开慧的娘家人来信,毛泽东都制止了,最后只让他们在地方种田或者凭借文凭和技能安排工作。但唯有一人,给毛泽东写信想要进京"一叙"时,毛泽东毫不犹豫地便破了例,此人便是罗一秀的堂弟罗石泉。

1950年初,罗一秀的妹夫黄谱臣给毛泽东写信说担心"影响不好"想回到老家务工。当时毛泽东正在苏联访问,直到5月份才给他回信:"你来信我很开心,你就在广西铁路好好干,不用考虑回老家,如果你的妻子还是罗二秀,代我问好。"

对于罗家人的需求,毛泽东几乎有求必应。这不全是因为他深觉亏欠罗一秀而优待她的族人,而是同情她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女性所遭遇的所有不幸。再加上毛家与罗家祖上本就是亲戚,罗一秀的奶奶毛氏是毛泽东爷爷毛翼臣子的堂妹。

这份从祖上就延续下来的亲情,加上一段有名无实的联姻,迫使罗一秀无法冲破旧制度的枷锁,选择隐忍直至早逝,毛泽东从心眼里怜悯她,自然也愿意为其破例。

1950年,毛泽东让毛岸英回湖南探亲,先去看望外婆向振熙一家,而后又去了韶山,看望"舅舅"罗石泉。虽然这"舅俩"并无任何血缘关系,但毛岸英的到访,却让罗石泉倍感温馨。

1956年,毛泽东南巡回到家乡,特意去祭拜父母,而安置在其父毛顺生墓旁的,正是那个让他怜悯了一辈子的"妻子"罗一秀。

毛泽东对罗一秀的这份情谊,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更推动了他对整个婚姻制度的思考和改革。1919年秋,青年毛泽东在湖南写了一份《问题研究会章程》,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其中就有一条关于"婚恋自由"的探讨。

那年,湖南长沙刚好有一个女学生因为不满父母强行"包办"婚姻而自杀。毛泽东随即派人去调查,紧跟着又发表了9篇关于"解放妇女"、"废除封建婚姻制度"的文章。他认为,婚姻制度需得同思想改革一同进行,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冲破旧制,才能彻底解放妇女。

1950年5月1日,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为了保障《婚姻法》能在全国各地顺利实施,毛泽东还专门下达了宣传和执行指令。

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对自己的儿女们言传身教,要求他们自由恋爱,放弃门第枷锁,注重对方人品,要有共同理想,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毛泽东为何不遗余力地整改婚姻法?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也曾经历过"包办婚姻",也因此误了罗一秀一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为从苦难中逃生的中国人民树立一种新型的家庭观念。

回顾毛泽东与罗一秀的这段婚姻,我们可以看到它既是旧时代封建婚姻制度的一个缩影,也是新旧时代交替的一个见证。

罗一秀,这个被封建婚姻制度耽误了一生的女子,虽然没能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但她的经历却深深影响了毛泽东,成为了推动婚姻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力。

毛泽东对罗一秀的态度,从最初的抵触到后来的尊重,再到晚年的怜悯和纪念,折射出的是他对旧婚姻制度的反思和对新婚姻观念的追求。

他将罗一秀的名字写入族谱,不仅仅是对这个女子的一种补偿,更是对那个时代所有被封建婚姻制度伤害的女性的一种致敬。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罗家人的特殊照顾,也体现了他对这段往事的态度。他没有选择彻底切断与罗家的联系,而是以一种更加开明和人道的方式来处理这段关系。

这种处理方式,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新中国对待旧社会遗留问题的态度:既不回避,也不彻底否定,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更加进步的方式来化解矛盾,促进和解。

结语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应该简单地用现代观念来评判当时的行为。相反,我们应该去理解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同时也要看到在那样的环境下,像毛泽东这样的先驱者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罗一秀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她的经历提醒我们,婚姻自由、男女平等这些今天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权利,是无数先辈付出巨大代价才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权利,同时也要继续为建设一个更加平等、自由的社会而努力。

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继承先辈的精神,在尊重传统的同时,勇于打破不合理的陈规陋习,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自由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毛泽东和其他革命先辈们的理想,让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幸福地生活。

全文至此结束,最后,能奢求您的一个“点赞”吗?

参考文献:

海外网——影响毛泽东一生的六位女性:神秘青梅竹马是谁?

湖南日报——韶山毛氏:鲜为人知的湖湘文化世家

2 阅读:281

开封王小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