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大动荡时期,由于大部分时期是乱世,动辄改朝换代、生灵涂炭,人们的生命权利没有保证。残酷的现实使人们需要找到精神上的依托。因为生命的短暂,所以许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到了死后,信奉灵魂不灭,轮回转世。
在这种背景下,佛教和道教两种宗教形式趁势而入,并与传统的儒家孝道观念结合起来,使传统的丧葬礼仪掺杂了佛道的因素,诸如薄葬风俗、潜埋虚葬、聚族而葬、盂兰盆斋等,都是这个时代有特色的丧葬礼仪。这些丧葬习俗,在中国古代整个丧葬习俗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丧葬观念的形成,是与这一时期的历史政治背景紧密相连的。社会上流行的思想,以及统治者的提倡都会影响丧葬观念的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道教逐渐兴盛。二者都鼓吹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也被社会上各个阶层所接受,虽然也出现了北魏太武帝灭佛的现象,但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佛教和道教仍然是极端信奉的。
灵魂不灭和鬼神观念的盛行,对人们的丧葬观念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许多与此相关的丧葬礼仪出现并流行了起来。这一时期政权并立,但存在时间较短。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臣民朝为秦民,暮为楚仆,长此以往,忠义观念已经荡然无存,统治者要求臣民恪守忠义观念已经不现实,只能转而提倡以孝治天下。
北魏作为鲜卑族创立的政权,原本没有忠孝观念,但受到了中原地区文化影响,也极力提倡孝道。加上这一时期宗族势力强大,孝道是维系宗族血缘的纽带,所以也被世家大族尊奉为行为规则,故而日趋流行起来。
因为孝道的观念,是这一时期最受尊崇的行为法则,所以它对丧葬观念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人出于尽孝,特别重视祖辈去世后的丧葬形式。
灵魂不灭的观念,对当时的丧葬习俗有很大的影响。既然强调视死如生,送葬则必须丰厚;既然认为有死后世界,则必须为死者在冥界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既然认为死者有灵,与其现世子孙气息相通,则必为其谋求福地建墓,以佑子孙。
所以,虽然当时的社会经济因为受到战乱的影响而凋敝,无力再像秦汉时期厚葬成风,但因为灵魂寄托以及孝观念的影响,追求恢宏的厚葬的行为仍然层出不穷。就北魏王朝来说,厚葬之风盛行。首先,贵族官僚追求厚葬。贵族官僚不是有功大臣,就是外戚,朝廷对于死去的王公贵族大加赏赐,助其厚葬。
北魏皇室重视厚葬。史书上曾经记载国家营葬,费损巨亿,北魏皇室花费大量的钱财来给自己修建陵寝。至今为止,北魏王朝陵寝发掘出来的,有大同方山冯太后的永固陵,及其东北方向的孝文帝拓跋宏的豫营寿宫万年堂。永固陵是我国已经发掘出来的,南北朝时期最大的墓葬之一,规模宏大,结构壮丽。
此外,北魏敬宗孝庄帝元子悠静陵,还出土了三米多高的石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这个墓葬的厚葬程度。从这些陵寝可以看出,北魏统治阶层是倡导厚葬的。北魏王朝上层盛行厚葬一部分原因,就是受到了孝观念的影响。
受孝观念的影响,特别是有不少帝王的带头倡导,厚葬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这在史书上都有明确的记载。但是,由于处于乱世,经济普遍萧条,社会实在无力承担这样耗费钱财的厚葬,所以即使有心厚葬,但很多时候是无力厚葬。
这一时期,也还有一些君主主张薄葬的,并且身体力行,所以薄葬也逐渐成为一种风气。统治者高层虽然盛行厚葬,但厚葬的规模也是不能与秦汉时期相比的,这就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丧葬最为简朴的时代。
虽然北魏一朝统治者建了大量的陵寝,但是,统治者对中下层人民却是严令禁止厚葬的,也倡导其薄葬。故在政府严令禁止下,民间亦多以薄葬相尚,形成了薄葬的风气。
鲜卑拓跋部在建国的早期,其丧葬形式主要表现为鲜卑族自身,以及对其影响很大的匈奴的丧葬习俗。早期的鲜卑族生活在部落联盟的状态,其生产、生活的方式与中原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因受中原地区的影响有限,加上鲜卑贵族长期的阻挠,北魏早期受中原地区丧葬礼制影响很小,儒家的孝道观念对丧葬礼制的影响,自然也就更小了。
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由于孝文帝及其重视汉文化,加上统治地区处于汉文化的核心区域,自然受到了不少熏陶。孝文帝改革,终于摆脱了守旧势力的束缚,使得丧葬制度也得到改革。孝文帝借改革之机,吸收了汉族的丧葬礼仪,但也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将鲜卑族与汉族的丧葬礼仪有机融合,使其拥有自身的特色。
随着佛教的日渐盛行和宗教观念的普及,在丧事中由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养佛像等活动,成为这一时期流行的丧俗,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七七斋、水陆法会和盂兰盆会。
北魏时期,丧葬中出现与佛教相关的因素的比较多,已经发掘的这一时期最大的陵寝之一的永固陵,在墓葬里有塔院的遗迹。永固陵一个门楣下面的浮雕的主题是莲蕾童子,这是一种佛教的象征。冯太后听政期间,重视佛文化,广修佛寺,其墓葬的布局以及主题元素都隐含着佛教文化,应该是与其本意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