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朱元璋的都知道,朱元璋的发妻马氏是濠州城红巾军统帅郭子兴的养女,是郭子兴好友的女儿。郭子兴受好友生前的嘱托,将马氏抚养长大。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后得到郭子兴的青睐与看重,便将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与发妻马氏不仅是患难夫妻,而且马氏还为朱元璋先后生下五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嫡长子朱标是朱元璋最为看中、也花心思最多的儿子,朱元璋希望嫡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皇位,所以朱元璋刚登基称帝便将朱标封为皇太子。
而马氏则是封为皇后,这便是我们熟知的一代贤后孝慈高皇后马氏。
其实不仅郭子兴的养女嫁给了朱元璋,郭子兴亲生的一个女儿也嫁给了朱元璋,朱元璋登基后将其封为郭慧妃;郭慧妃先后为朱元璋生下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洪武四年(1371年),蜀王朱椿出生;
洪武七年,代王朱桂出生;
洪武九年,永嘉公主出生
洪武十二年,谷王朱橞出生
洪武十三年后(具体时间不确定),汝阳公主出生
能够接连生子生女,便可看得出朱元璋对郭慧妃的宠爱程度。
代王朱桂性情残忍暴躁,为此给了建文帝削藩的理由,建文帝登基后不久便将朱桂废为庶人;虽然成祖朱棣登基后重新恢复其爵位,但他仍旧秉性难改,被革掉三护卫;谷王朱橞在靖难之役中,打开金川门,放朱棣进入南京城,成为朱棣靖难成功的功臣;但是却在朱棣登基后想要造反,最终不得善终。
郭慧妃所生的两位公主,自然是联姻嫁给功臣之后:
永嘉公主,嫁给了武定侯郭英的儿子郭振(郭宁妃的侄子)
汝阳公主,则是嫁给了都督佥事谢彦的儿子谢达
至于郭慧妃所生的第一个儿子蜀王朱椿,他的一生确实非常值得一提:
岳父因蓝玉案而被灭三族
儿子的老师因靖难之役而被灭九族
至于他的弟弟与亲子却要造反
而他的一生虽然经历多次波折,但得以善终,不得不承认:蜀王朱椿的生存智慧确实厉害。
01洪武四年,在朱元璋登基称帝的第四年朱元璋的第十一子朱椿出生,朱椿的外祖父便是马皇后的养父郭子兴,朱元璋称帝后将其追封为滁阳王。
朱椿性格儒雅、善良、慈祥,对身边人都非常的友善,一举一动就像是一个儒生;
而且朱椿从小便喜欢读书,博览群书,能够自己作文章,朱元璋非常喜欢这个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的儿子,且为其取了一个称呼“蜀秀才”,而且经常称呼儿子为蜀秀才,而非朱椿的名字。作为郭慧妃所生的长子,朱椿在每年的清明节都会前往滁州的外祖父郭子兴的墓地,进行祭奠。
洪武十一年,在朱椿年仅8岁时朱元璋第二次分封藩王,朱椿被封为蜀王,封地是在成都;这也是为何朱元璋将朱椿称之为“蜀秀才”的缘故。
洪武十五年,在朱椿12岁时朱元璋下旨在成都为儿子修建蜀王府。
朱元璋非常喜欢朱椿,在修建儿子蜀王府上也非常用心。蜀王府是按照南京故宫为模板进行修建的,只是规模不及南京的故宫。但是蜀王府的规制确实已经远超藩王王府该有的建制,而且朱元璋下旨沿江修建筹边楼、望江楼等建筑。
洪武十八年,在朱椿15岁的时候,朱元璋将永昌侯蓝玉的女儿蓝氏嫁给了朱椿为蜀王妃。大婚后的朱椿便带着王妃,前往凤阳(朱元璋的老家)居住。
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在凤阳居住4年的朱椿打算带着自己的王妃蓝氏就藩。在朱椿就藩之前朱元璋下旨户部运送三十万钞前往成都,给儿子朱椿赏赐之用。与三十万钞一同前往成都的,还有1840位将士。
一切准备妥当后,朱椿与王妃、世子一起前往成都,正式就藩。
其实四川在明朝初期并不安稳,时常有西番人作乱。果然在朱椿就藩这一年,西番人作乱将黑崖关烧毁,而且一连多日抢掠百姓。
朱元璋得知后,便派朱椿的岳父蓝玉前往大渡河压制叛乱。
经此一事,朱椿深刻的认识到西番人之所以会作乱的原因,所以便建议父皇朱元璋对两川百姓减免赋税,并且制定蜀地集市的规定。自此以后蜀王藩地安稳,不得不说朱椿不仅是一位满腹才华之人,而且还体恤百姓,关心民间疾苦,是一位难得的贤王。
也正因为如此,朱椿不得安稳度过了洪武朝,而且还在建文帝、永乐帝削藩时得以善终。
建文四年九月,朱棣登基后,朱椿前往南京拜见新帝。朱棣对弟弟朱椿的评价非常高,同时在朱棣的敕谕中也看出了蜀王朱椿在成都的重要性:蜀地险要,夷獠杂居,需要朱椿这样的贤王才能确保蜀地的安稳。
了解朱棣的都知道朱棣虽然没有像建文帝那样直接削藩,但是在登基后也在削藩,只是手段没有那么直接而已。而朱椿不仅没有被削掉护卫,而且还得到了朱棣的颇多赏赐,确实非常难得。
永乐二十一年,53岁的朱椿病逝。
朱棣得知朱椿病逝的消息,下旨辍朝七日,赠与谥号“献”。
不管是蓝玉还是方孝孺,都是朱椿一生中遇到的非常重要的人,而这两个人一个被太祖朱元璋灭三族,一个被成祖朱棣灭九族。而且朱椿的两位亲人:一位是朱椿的同母胞弟谷王朱橞,一位是朱椿第三子朱悦燇,居然一起密谋造反;不管是弟弟还是儿子对朱棣有谋反之心,朱椿的处境都非常不好。
而朱椿经历了多次的磨难,最终得以善终,确实很难得。
朱椿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02朱元璋之所以会选择蓝玉的女儿为蜀王妃也是有缘故的:
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子蓝氏的亲弟弟,而朱元璋将常遇春的女儿常氏嫁给了自己最看重的太子朱标为太子妃,也就是说朱元璋是打算让常氏做未来的皇后母仪天下;如此一来蓝玉便也成为朱标的舅舅。
只是在朱元璋称帝之初,蓝玉还只是一个受姐夫常遇春庇护、默默无闻的小将。常遇春虽然曾向朱元璋推荐过自己的妻弟,但朱元璋并未因此重视蓝玉。
洪武二年,常遇春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自此以后蓝玉便只能靠自己来建功立业,而“失去”姐夫常遇春的蓝玉在战场上多次立下战功,凭战功在洪武十二年被封为永昌侯。
洪武十四年,蓝玉作为副将南征。此战蓝玉立下大功,但还没到封公爵的时候;所以朱元璋便将蓝玉的俸禄增加了500石,而且将蓝玉的女儿蓝氏嫁给了蜀王朱椿。
如此一来,蓝玉便成为朱椿的岳父。
而蓝玉还是太子朱标的妻舅,朱标便与朱椿的关系更加亲密。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将蓝玉任命为征虏左副将,跟随大将军冯胜一起前往辽东征讨元将纳哈出。此战明军大获全胜,只是在蓝玉接受纳哈出归降时,因常茂(常遇春之子,冯胜女婿)的缘故双方起了争执,纳哈出被常茂砍伤了胳膊。冯胜得知此事后便好言抚慰纳哈出,招降纳哈出不二十多万人;在回京的路上又俘获两万多的俘虏。
冯胜本是立下大功,但是被人揭发私下里藏了不少良马、向纳哈出妻女求取大量的珠宝,并且强娶纳哈出的女儿;常茂也趁机弹劾自己的岳父,就这样冯胜失去大将军之位,前往凤阳居住。
立下战功的蓝玉,则代替冯胜的位置,正式成为大将军。
在此期间,北元时常骚扰大明的边境。
朱元璋忍无可忍,便下旨蓝玉率兵15万北伐,而蓝玉第一次担任大将军便大获全胜,在捕鱼儿海之战中几乎俘获了整个北元朝廷(元主以及太子逃走)七万多人。朱元璋得知蓝玉大获全胜的消息,将其比作卫青一样的大将军。
蓝玉班师回朝后,晋封凉国公。
然而战功赫赫、位居公爵的蓝玉对自己的地位并不满足,甚至私下里埋怨“以我的功劳不能位居太师吗?”而且作为朱椿岳父的蓝玉恃宠生娇,做下了很多过分的事情。
但即便是如此朱元璋也没想想要除掉蓝玉,因为蓝玉是朱标的妻舅,是朱标登基坐稳皇位的依仗。因为蓝玉对太子朱标是忠心耿耿,但是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蓝玉便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发动蓝玉案,将蓝玉处死,灭三族。
至于蜀王妃因为已经嫁给朱椿而幸免于难,得以活了下来。
但是蓝玉的皮用草充起来,用作警示百官。朱椿实在不忍岳父死后不得安生,便偷偷将岳父藏了起来。此事朱元璋是知道的,但是并没有怪罪朱椿,反而觉得朱椿孝顺,心里很是欣慰。蓝玉案发后,为了安抚儿子朱椿,朱元璋特地将朱椿召至京城待了几日,然后让朱椿回到了藩地,安心就藩。
蓝玉案牵连一万五千多人被杀,朱椿作为蓝玉的女婿能够躲过此劫,靠的是父皇朱元璋对自己的信任与宠爱。当然这也跟朱椿平日的安分守己有关系,朱元璋才愿意相信自己的儿子,并没有给朱椿任何的惩罚。
但这仅仅是朱椿躲过的第一个劫难,建文帝登基后便开始削藩,很快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削掉五位藩王。至于没有被削的藩王自然也是忧心忡忡,担心下一个会是自己。
朱椿是朱元璋的第十一子,自然也会是建文帝考虑的对象。
之所以躲过此劫,是因为朱椿对于建文帝而言就是一个文人,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几乎是没有什么威胁的。值得一提的是朱椿的同母胞弟代王朱桂被削藩,朱椿都得以保全自身。代王朱桂的脾气暴躁,被贬为庶人后,建文帝还将朱桂直接交给了朱椿来管教约束,这便是建文帝对叔叔朱椿的信任。
在四年的靖难之役中,朱椿始终处于中立的态度,并不会主动帮助朱棣,也不会帮建文帝。所以在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椿虽然无拥护朱棣的功劳,但也没有罪过,反而因为自己的贤德而得到朱棣的赞赏。
03不过作为建文帝忠臣之一的方孝孺,因为不肯承认朱棣的帝位而被朱棣灭九族。
而方孝孺与朱椿也颇有渊源,关系匪浅:
洪武二十三年朱椿带着王妃与世子到了成都后,得知汉中教授方孝孺正在教授学员们读书,所以便聘请方孝孺给自己的儿子朱悦燫为老师。
方孝孺从小就聪明好学,博览群书,长大后拜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为师,是宋濂所有学生中造诣最高的一位。
朱元璋也看中方孝孺,但是并没有即刻对方孝孺委以重任,而是让其继续回乡读书,朱元璋就是想要将方孝孺留着将来做太子朱标的左膀右臂。洪武二十五年方孝孺再次被人推荐给朱元璋,朱元璋还是认为重用方孝孺的时机未到,便下旨方孝孺前往蜀中教授生员们读书。
虽然只是被任命为汉中教授,但是方孝孺兢兢业业,非常负责。
朱椿得知方孝孺的贤名,便将方孝孺聘请为长子朱悦燫的老师。
朱椿非常尊重方孝孺,每次见到方孝孺不仅儿子朱悦燫要行礼,自己也会对方孝孺行礼。朱椿将方孝孺居住的地方命为“正学”,因为方孝孺也被称之为“正学先生”。方孝孺在朱椿的蜀王府一待就是几年的时间,一直到建文帝登基后,才被召入京城为官。
建文四年朱棣取代自己的侄儿建文帝登基,而方孝孺也因为忠于建文帝而被朱棣处死。
04虽然朱椿曾将方孝孺拜为座上宾,与方孝孺有多年的交情,但是朱棣并没有因此而牵连朱椿。朱椿仍旧跟洪武朝、建文朝时一样在成就做他的藩王,过安稳日子。
但是这样安稳的日子过了没几年,朱椿的同母弟谷王朱橞又给朱椿惹了一个大麻烦。
谷王朱橞在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时,与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放朱棣进城,而成为朱棣登基的大功臣,朱棣便将朱橞的封地改为长沙,并且增加3000护卫,年俸2000石。
得到朱棣厚恩后的朱橞恃宠生娇,在封地非常的跋扈:
因忠诚伯茹瑺没有前去拜见朱橞而被朱橞诛杀;
而长沙史庐廷纲因曾向朱棣状告朱橞而被朱橞诛杀;
甚至朱橞在封地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而暗地里招兵买马,并且想要说服自己的同母胞兄朱椿跟自己一起起兵造反。
朱椿并没有答应,而是派人将此事告知了朱棣。
其实在朱椿之前,已经有人告诉朱棣谷王朱橞有二心,朱棣并未相信。毕竟朱棣后代朱橞,朱橞的年俸与护卫比其他的藩王都要多,朱橞怎么可能会造反呢?
但是朱椿作为朱橞的同母胞兄,能够大义灭亲,朱棣便不得不信。
而且朱橞还挑唆了朱椿第三子朱悦燇一起造反,朱悦燇因为做了错事遭到父亲朱椿的惩罚,朱悦燇便逃到了亲叔叔朱橞的藩地寻求叔叔庇护。朱橞见侄儿与建文帝长得有几分相似,便打算用侄儿来做文章。
对于朱椿而言,为了一家人的安宁,不得不大义灭亲,向朱棣密报弟弟朱橞与儿子朱悦燇密谋造反的事情,并且拿出了实证。朱棣得知后大赞朱椿:与周公一样忠心。
“贤弟此心,周公忠存王室之心也。”
谷王朱橞因此被贬为庶人,而朱椿安稳活到了永乐二十一年。
结语可能有人会说朱椿大义灭亲之举实属有些自私,毕竟朱橞是他的亲弟弟,朱悦燇是他亲生的儿子。但其实朱椿此举有两个含义:
一是为了保全全家人,即便是朱椿不大义灭亲,朱棣迟早也会知道朱橞的谋反之事;若到那时,朱棣将此事追查到了朱椿的头上,朱椿全家便会遭难。为了能够保住全家人的性命,朱椿此举并没有那么自私。
二是为了大明王朝的安稳,若是谷王朱橞当真举事,刚刚经历四年靖难之役不久的大明王朝必定再次兵荒马乱,哪怕是跟宸濠之乱一样很快便平定,遭殃的也是无辜的老百姓。朱椿能够提前密告朱棣此事,避免了又一次“靖难之役”,也算是对朝廷、对百姓的负责。
朱椿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次的磨难,比如岳父蓝玉一案,再比如儿子老师方孝孺一案,再比如同母胞弟朱橞密谋造反一案,对于其他的藩王来说可能都是致命的,但是朱椿靠着自己的贤德、靠着自己的大智慧赢得了三朝皇帝的信任与赞赏,确实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