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春节,程如松和妻子去河南新县高家湾村看望女儿。女婿高定新一家热情招待了他们,家里人围坐在一起,聊起各自的家乡和过往。气氛轻松,程如松忽然提到家乡姜家岗的烈士陵园。他说,陵园里有许多无名烈士,但有一座墓是有名有姓的,那位烈士名叫高德福,是红军的一名营长。
话音刚落,原本轻松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高定新眼神一变,直盯着岳父问道:“您说的高德福,是不是参加过黄安战役?”程如松点头回应,高定新突然激动得站起来,急忙对父亲高厚学说:“那就是我们找了几十年的‘细爷爷’!”这个从未见过面的烈士,竟然真的是他们的亲人吗?
姜能山的守护
自1950年代初,姜能山开始了他对姜家岗红军烈士陵园的长期守护。那时,他经常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带着锄头和扫帚,前往陵园进行简单的维护工作。方式轻轻地为坟墓增添一些黄土,使之看起来更为整洁。
姜能山在陵园中的工作并不容易,特别是夏季高温和冬季严寒时,但这并没有减少他的热情。他深知这片土地上葬着为国捐躯的烈士,因此每一次打理都充满了敬意和庄重。
到了7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渐开放,姜能山开始更加系统地修复和改善位于姜家岗的红军烈士陵园。在一个清晨,他驱车前往附近的小镇,从当地的建材供应站购买了几车黄土,准备用于修复陵园中那些被风雨侵蚀、逐渐平坦的坟包。
姜能山亲自指挥卡车司机将黄土倾倒在指定的位置,随后便开始了繁重的修复工作。他首先用铁锹和木铲小心翼翼地将黄土铺展开来,然后用脚和手的力量,将土压实,一点一点地将坟包的形状堆砌起来。
在将坟包堆砌成形后,姜能山接下来的任务是为那些无名的烈士立起新的墓碑。他事先联系了当地的石匠,定制了几十块统一样式的石碑,每块上面都刻有“红军烈士墓”的字样。
在安置石碑的过程中,姜能山和几位村里的志愿者一同参与。他们使用了简单的机械设备和滑轮系统,将每块重达数百公斤的石碑小心翼翼地吊装到每个坟包前。然后,他们按照事先划好的位置,将石碑缓缓放下,确保每块石碑都牢固地立在坟包的正前方。
在这一系列的修复工作中,尽管“守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时有被误解为迷信活动,姜能山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
经过几周的努力,那些曾经因岁月而模糊的坟包重新得到了恢复,新立的墓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与肃穆。
社会变迁与挑战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变化,姜家岗的这片烈士陵园逐渐引起了外界的关注。由于陵园位于一片风水极佳的区域,背靠青山,面向河流,周围的自然环境优美,几乎是个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理想地段。不少村里和外地的开发商开始把目光投向这片土地,甚至有人提议在这里大规模种植茶叶,还有人认为可以利用这里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项目,修建度假村。
姜能山站起来反对。他脸色严肃,明确表示,陵园是烈士们长眠的地方,不应该为了商业利益而受到打扰。他回忆起过去这些烈士为国捐躯的光辉事迹,并且提醒大家,这片陵园是为了纪念那些牺牲的红军烈士而存在的,是历史的见证,不能轻易破坏。
与会的人听后,有些人开始沉默,但也有一些人不以为然,继续争论。有一位村干部认为,只要不动陵园本身,只是在旁边开发茶园,并不会影响到烈士们的安息地。甚至还有人提出,开发带来的收益可以用来进一步美化陵园,照顾到红军烈士的后人。但姜能山还是没有让步。他告诉大家,烈士们在战争时期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了一切,不求任何回报,现在他们找不到亲人了,他就是这些烈士的“精神亲人”,有责任替他们守护这片墓地。
几次讨论无果,开发项目暂时搁置。然而不久之后,又有商人找到姜能山,提出可以出一笔不菲的资金,用来租下陵园周围的一部分土地,计划在那里建造旅游度假区。商人给出了诱人的条件,承诺在开发度假区的同时,不会破坏陵园的环境,甚至还愿意为陵园捐款,用于陵园的维护和改善。面对商人的劝说,姜能山依然态度坚定,谢绝了这个提议。
后一代的接棒
1984年,姜能山从村支书的职位上退了下来,卸下了村里的日常事务,终于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守护姜家岗红军烈士陵园的工作中。虽然他已不再年轻,但对于这片土地的维护工作却丝毫没有放松。
姜能山常常带着儿子一同去陵园,每次他们走进陵园,姜能山都会指着那些墓碑,一一讲述那些为国捐躯的红军烈士的英勇事迹。他会特别讲起那些无名烈士的故事,这些没有留下姓名的战士,他们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逐渐被这些故事打动。每次听父亲讲述烈士们的事迹,他都会认真聆听,时不时追问一些细节。姜能山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述战争的艰苦,讲烈士们如何拼死抵抗敌人的进攻,也会讲到红军战士在革命低潮时期的艰难处境,以及他们的英勇牺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姜能山的儿子逐渐长大,也到了该决定自己未来方向的时候。在听了无数次关于革命先辈的故事后,他对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最终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进入21世纪后,姜家岗的烈士陵园逐渐得到了更多社会各界的关注。到了2011年,在村民、爱心人士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烈士墓群终于迎来了大规模的重修。姜能山虽然已经年迈,但他依旧积极参与到陵园重修的各项工作中。他常常站在修缮工地旁,观察每一项工程的进展,给工人们提出一些细节上的建议,确保修缮工作既保持原有的肃穆氛围,又能让陵园更加庄重和现代化。
陵园的变化非常显著。首先,在陵园入口处修建了一座庄严的门楼,门楼上刻有“红军烈士陵园”几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沿着陵园的边界,一道坚固的围墙被建了起来,确保陵园的神圣和宁静不受外界干扰。同时,墓碑旁边加装了大理石栏杆。
修缮后的烈士陵园焕然一新,整齐的墓碑排列有序,绿树成荫,空气中弥漫着松柏的清香。村民们和各地的爱心人士也开始自发地组织起各种纪念活动,每逢清明节和其他重要的节日,村里的人们都会前来敬献鲜花,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一个家族的圆满
姜家岗烈士陵园中,有许多无名的烈士墓,但其中只有两座墓碑上刻有姓名,一个是高德福,一个是黄民进。高德福生前是红军的一名营长,他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特别是在黄安战役中表现英勇。但1932年,在战斗中他不幸受了重伤,伤势非常严重。那时,战况紧急,医疗条件也十分有限,附近的村民们只能用一块简陋的门板把他抬到了姜家岗的一家战地医院。
当时的战地医院条件极其简陋,缺乏药物和设备,医护人员也是临时从群众中组织起来的,大家全凭着一股热情和责任心在为前线的红军战士提供帮助。村里的几位老人回忆说,那天他们看到了高德福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是奄奄一息,血浸透了他的军装,连门板上也沾满了鲜血。村里的医生和护士虽然尽力抢救,但由于伤势太重,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高德福最终在姜家岗的这片土地上英勇牺牲了,村民们为了纪念他,将他安葬在了这片烈士陵园中,并为他立下了墓碑。
多年以后,1994年,姜家岗的村民程如松的女儿嫁到了河南新县的高家湾村,她的丈夫名叫高定新。程如松虽然知道自己女婿姓高,但从未将这个姓氏与村里烈士高德福联系在一起。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谁也没想到,这两者之间竟然有着那么深的渊源。
意外的发现与团聚
1994年春节期间,程如松带着妻子去女儿家过年。女婿高定新一家住在河南新县高家湾村,当天家里人都在一起,女婿的父亲高厚学也在场。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时,话题渐渐聊到了革命烈士和红军历史。程如松随口提到自己家乡姜家岗的烈士陵园,那里埋葬着很多红军烈士。他还特别说起其中一个有名有姓的烈士,名叫高德福,是一名红军营长。
当听到“高德福”这个名字时,高厚学和高定新都感到震惊。高定新激动地问程如松,这位烈士的具体情况。程如松告诉他们,高德福在黄安战役中负了重伤,被当地村民用门板抬到姜家岗的一家战地医院,然而由于伤势过重,最终抢救无效,不幸牺牲。程如松解释说,村里人非常尊敬这位烈士,特意为他立了墓碑,并一直守护至今。
高定新听后连忙起身,他告诉父亲,高德福就是他们家族一直寻找的“细爷爷”,早在战争年代,高家就与这位亲人失去了联系。高厚学听后确认,高德福正是他们高家的长辈,家族中一直流传着他参加红军并牺牲的事迹,但几代人都未能找到他的安葬地。这一消息让父子俩感到无比激动,连忙表示要立即告诉家中的长辈,尤其是高定新的奶奶,她一直在寻找这位亲人多年。
不久之后,高厚学一家带着家族的几位长辈,赶往姜家岗烈士陵园。他们一路上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希望能找到已经寻找了几十年的烈士墓。在程如松的带领下,他们终于来到了烈士陵园,当他们站在高德福的墓碑前,看到上面清晰刻着的名字时,几代人积压在心中的疑问终于得到了解答。
家人们围在墓碑前,凝视着这个曾经为革命付出生命的亲人的墓碑,高定新和高厚学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他们久久不愿离去,想要与高德福有更多的时间“团聚”。高家人纷纷跪在墓前,表达他们对这位亲人的敬意和哀思。数十年来,家族始终未曾放弃寻找,而如今,他们终于找到了烈士的安葬地。从那以后,高厚学一家每年都会前来姜家岗烈士陵园,纪念高德福。
参考资料:[1]卫克兴.无名烈士墓[J].山西档案,2006(5):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