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大学的报考选择,并不简单

朴实铅笔课程 2024-03-27 09:35:34

随着高校学科的分类评估,我们常常把学科评估当成我们志愿填报的依据。

但最容易忽视的是,我们所看到的多是表面和局部的情况,没能全面看到问题。和实际差之千里。如被认为一样强势的两个学校,一所强在土木,另外一所在航空,就业差别就很大,因为即使其通用性较强的信息类也存在行业倾向。而很多报考指导者或机构为了其他利益对此也并未过多关注真正有用的信息,只看学科评估中相同学科就认为是完全一样的,这样的错误也会导致考生选择很迷茫。

有些学校为了目前利益而追逐热门,重金引进热门人才而被认为就能改变看法。如某些土木类强校占据大城市地域优势在其他信息类强校挖了不少人才包括院士人才,就被认为信息类就强势了。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引进的人才形成培养力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可能转化率并不高。而社会认可度是以多年实践证明为依据的。

本文就工科学校的强势方向、师资、就业、人才培养方面深度分析,提供真正有用的信息。

每个学校的都有自己的最强势方向和特点,所有其他学科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

比如北航最强势的学科是航空,其宇航学科也主要是航空。其他信息类机械类也主要有航空性质,如雷达、发动机、飞行器等,就业就是由行业性质和相关学科的通用性决定的。

从最近五届院士本硕博毕业校友就能看到学校的培养能力和学科情况,下表是本硕博校友折算成完全就读学校的人数(比如,某院士高校只就读了本硕在不同的两个学校,则每个学校算0.5人,如果本硕就读同一学校,则算这个学校的校友人数1人)

近五届新增院士本硕博校友人数(转换为完全就读学校的人数)

从最近五年新增院士本硕博就读学校看人才培养,前10的学校分别是:清华北大、浙大、吉大哈工大中科大、华科大、西工大国防科大南大北航。

从最近五年新增院士本硕博就读学校看,工科前十的学校是:

1、清华大学

2、哈尔滨工业大学

3、浙江大学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6、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8、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10、东南大学

而常常工科霸榜的上海交大、华科大、同济却没有进入前十之列。下面我们逐一分析各工科学校的特点。

一、清华大学:工科各学科都很强势,不作重点分析。

二、哈工大:强在航天,被称为航天第一校

热门及强势学科分析:

信息类有5位院士,均毕业于本校。其中有一位双院士、国家最高奖获得者。

机械类:方向主要为机器人、小卫星、航天。

由于航天涉及到通信和机械尤其机器人及相关学科,所以各工科学科齐全并强势。

反映在就业上就是无论国防央企还是民营企业、选调等都是一流:

就业:国防七子从2022年看,就业重点单位人数500人以上的单位,哈工大2个,北航1个,其他学校重点集中就业单位均在500人以下。而国防支柱单位航天就业,哈工大511人、北航604人。民用支柱单位华为就业,哈工大529人。而其他非国防七子学校(除国防科大)主要就业单位为民用,由于浙大能查到的数据是2019年,500人以上的就业单位只有华为:浙大550人,哈工大(本部+深圳校区)636人。所以,从行业专精和广度上,哈工大工科都是名副其实的第二存在,热门学科哈工大选择面更广,无论是在就业地域和行业。

哈工大全职院士

人才培养:哈工大工科师资最强势在于:自主培养的院士人才除了清华,哈工大是最强势存在,这本身就说明了培养能力,而自主培养的院士中,有国家最高奖双院士。这也不难看出它的培养能力了。

学校地址及环境情况:读哈工大这样的一流大学就不能看表面的地域了,因为它是原国防七子老大啊,它的经费不受地域影响,本部加深圳校区的经费就能国内第五、工信部高校第一。读大学重要的是读大学文化、优良传承。有人把地域看的很重要,这样看哈工大就是肤浅的人的看法,你不接受百年名校的熏陶而去接受世俗城市的“熏陶”?你在其他地方能去地面空间站实验?高校竞赛全国第一已经说明哈工大学校比地域更重要。而哈工大在民用方面开辟了深圳校区,在民用的最高端先行示范区的学校的“窗口”,这也决定了哈工大工科的高度。

有些人用保研率和师资等把哈工大威海校区看成一般985大学,这个是非常片面的看法。从人才培养上,哈工威和本部是同一规格的,毕业证也是一样的,就业上享受C9待遇。要看到同类学校中,读研除了保研外还有考研,而读研主要是本校,哈工威读研也不例外,主要读研哈工大,这个档次就是C9啊。哈工威与本部还有2+2培养,保研率与本部一致。大学排行非常多,但用人单位认可度最大的是C9,其次个别认可QS等,这体现在C9在比亚迪待遇更高、如央企某航天单位更认可C9等。这就是哈工威的性价比。

三、浙大:从新增院士看,各类工科强势,尤其化工类,如化工的设备和工艺。能源电机电力也很强势。此外,信息类也很强势。

浙大师资

师资:浙大工科院士21人左右,自主培养13人左右。浙大由于地域优势,引进人才占比50%左右。自主培养人数和占比不如哈工大。

培养能力:从最近五届新增院士人数看,浙大总体培养能力第三,工科第三。

就业:近年没有公布具体就业单位名单,但总2019年看,就业大户是华为。主要的热门学科信息、机械类。

浙大经费国内第二、经费充足,地方支持力度很大。师资全职院士人数国内高校第三,从规模上常常综合排行在第三,但被人嘲笑为“拼多多”大学,认为规模并不能说明强势,八个校区由多个学校合并,不能说明规模就是强势。但不得不说,规模带来的排行有一定有利影响。在国外企业认可的QS等排行上有一定优势。

四、北航:航空航天第一。从最近五届院士增选看,北航培养力位于第四左右,但与国防科大相同,与北理工、西工大差别不大。可见,在院士人数远高于这些学校的北航,培养力并没有表现出遥遥领先,如果从自主培养院士人数来,北航和这些学校没有差别。所以,引进的人才要形成培养力要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并不一定转化率就好。

北航院士

从培养人才的就业上看,在机械方面主要还是在飞行器、发动机等航空类,信息类是雷达等与航空有关,行业性突出。从就业上看,集中就业单位主要是航天、其次航空。在民用的支柱单位华为就业人数并不突出。所以,尽管从学科评估看,信息计算机非常强,但在就业上并不是如此。学校培养的信息类计算机等培养的院士人才不能与上交大、哈工大、浙大、西交大相比。在网传的华为就业待遇第一档次学校也没有北航。

五、西交大:在电气能源动力方面表现突出。国家电网就业人数全国高校第一:2022年359人,华为394人。

六、华科大、东南:华科大在数控机械、电力上表现突出。但在最近五届新增院士就就读本硕博校友人才上并没有能匹配其宣传的那么强势,虽然第五次学科评估没有公布也不作为考核依据,但综合第四次学科评估和网传的第五次学科评估看,工科并没有比西交大和东南强势。宣传上的武汉光谷、华为天才并不能很好说明问题,毕竟工科要从全国看全面看问题,天才少年还不是最终人才,和院士比还是差别太大。但从就业上看,2022年学校内部流出的消息是华为594人。这方面的表现还是不错。华科大人才总体培养全国第7,但合并的同济医学院贡献了接近一半的人才。

东南大学虽然建筑土木占据了人才培养的半壁江山以上,但其在电子、电信方面也是比较强势,比华科大强势。就业方面与华科大类似,主要就业民用华为等单位。

七、北理工、中南

近五届新增院士看,北理工主要强势在兵器和车辆,还有通用较强的信息类雷达等学科。

中南大学工科培养能力前8左右,但主要人才还是在冶金方面。

八、上海交大:从工科人才培养上看,上交大并没能匹配其在商业排行榜上的表现。反而是上交大在医学方面的师资在国内数一数二。也许上交大正在转变中。

上交大师资

你的看法如何?对工科学校有哪些看法?

0 阅读:1

朴实铅笔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