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乌军还要越境入侵俄本土,这到底是以卵击石还是围魏救赵?基辅方面本就军备不足,这次入侵库尔斯克州的部队数量也不大,平均每天都要损失400名军人和32辆装甲车,明显很难扎下脚跟。也就是说,乌军在发动反攻行动之前,就明白自己走的这步棋最后会是“谁吃谁的子”,为什么还要白白上去送菜呢?他们打得是场什么仗?
除去军事因素,乌克兰其实是在打一场秀给西方看的政治战和舆论战!基辅方面是想要把全世界的注意力都拉回到自己身上来,然后告诉大家:你们拱火点起来的战事,休想那么轻易结束!就算是要和谈,西方也不能不管我了!
用司机在社交账号上发布的话就是“哪怕不能让乌克兰反败为胜,至少也能让我们在未来的谈判桌上,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
那么筹码从哪里来呢?从三个方面来:
通过夺占俄关键设施或领土来增加谈判筹码。乌军这次越境入侵,目标直指库尔斯克地区,那里有俄罗斯境内三大核电站之一的“库尔斯克核电站”,它能平稳供应周边19个地区的电网需求。此外还有一座俄欧天然气中转站,俄方仅剩的一条仍向欧洲供应天然气的“苏贾管道”就在这里,可以说,库尔斯克就是俄罗斯中西部能源领域的重要据点。
根据土耳其方面透露,乌克兰此前已经在为与俄方谈判做准备,时间初步定在12月,在那之前,俄军控制了乌方的扎波罗热核电站,本就占优的局势更添了一枚筹码。乌克兰不想过于被动,只能铤而走险,来一场“互换核电站”。
很显然,基辅政府很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战场上打不下来的筹码,放到谈判桌上也不会得到。乌军如果能成功控制住俄方在边境的重要设施,到时候不管是核电站、天然气管道还是手里的人质,都能为乌克兰增加谈判筹码。
围魏救赵,缓解乌东前线的压力,分散俄军部署。8月之前,俄军在顿涅茨克、顿巴斯那条线攻势猛烈,摁住乌军就是一顿暴揍,乌军应对起来非常吃力,之前部署的三道防线只剩下最后一道“波克罗夫斯克”防御工事,目前有6万乌军正在那里艰难死守,要是他们守不住,俄罗斯就能提前唱响胜利的赞歌。
斯基自己也知道乌军这波很难顶住,所以就想了个歪路子,企图在俄军部署薄弱的边境地带另外开一道口子,用突袭库尔斯克这个边境州的方式,把俄内部搞得人心惶惶,到时候普京为了稳住局势,就只剩下一个选择,那就是立即从乌东抽调兵力回援后方。只要前线主力被分散,乌军就能喘口气了。
向北约递交投名状,争取到更多的西方援助。斯基这次是想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件事:乌克兰还有价值,还有能力帮北约把毛熊搅得一团糟,所以请不要吝啬,放心大胆地‘投资’我们吧!
本来乌军在前线战场接连失利,胜利希望已经很渺茫了,再加上中东冲突不断升级,西方大部分的目光都投到了巴以战场上,聚焦在乌克兰身上的热度持续降低。然而反攻库尔斯克之后,西方的目光果然又回到了乌克兰身上,至少老美就马上决定,要给乌军提供新的军事援助,北约雇佣兵也正在源源不断奔向俄罗斯边境。
斯基下令演的这一出,隐约还能增加哈里斯赢得大选的胜算。在特朗普和哈里斯即将展开冲刺辩论的节骨眼上,乌军高调反攻入俄罗斯的领土,其实也间接在为哈里斯造势。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美国两大候选人的对乌政策完全不一样!
还记得特朗普是怎么说的吗?他很明确表示过:一旦上台,我有信心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而哈里斯的态度比较模糊,目前尚且不确定她上台后会不会继续沿用拜登的政策,但至少还有争取的空间。
所以,斯基是想通过乌军这次的突袭行动,向哈里斯的团队证明自己仍有能力对俄施压,从而能为老美和西方后续的对乌政策争取到更多利好空间。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乌克兰这次对库尔斯克地区的突袭行动,也算得上是放大招了。那么,这个大招真的有用吗?他们的战略意图能实现吗?
目前来看,乌军的反攻收效甚微,甚至还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首先,从“围魏救赵”的角度来看,俄罗斯方面并没有按他们预期的那样,从乌东抽调兵力进行回援,反而是再度往顿涅茨克和顿巴斯那条线上增派兵力。就在8月21日,俄军在乌东线上还拿下了乌克兰方面最重要的军事重镇“纽约镇”。与此同时,俄国防部新组建了3个集团军,将近7万兵力分三个方向从库尔斯克正面和两大侧后方挺进。
目前乌克兰留在库尔斯克的正规部队总共也就不到1.5万人,俄方只需要其中一个集团军,就能把他们收拾掉。剩下另外两个,还可以继续绕过库尔斯克,沿着苏梅州和切尔尼戈夫的方向新开一条战线,形成合围之势,直接向基辅发动进攻。
一旦合围攻势真的形成,乌军在乌东前线的压力不仅没能减缓,还要面对另一条新战线,时刻提防来自侧翼和后方的偷袭,那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就连司机在近日的采访中都忧心忡忡地吐露:乌克兰在顿涅茨克方向的战场局势非常复杂。复杂就意味着失控,换句话说,斯基之前想通过突袭施压,围魏救赵的算盘已经落空了。
乌军入侵库尔斯克,想控制核电站增加谈判筹码,后来成功了吗?从“核电站互换”的角度来看,乌军此前虽然成功控制了俄罗斯通往欧洲的最后一个天然气输送节点——"苏贾管道",但另一个主要目标“库尔斯克核电站”目前仍旧没能拿下,不仅没能拿下,乌军反而还撤出了一部分的兵力。
乌方撤军是因为后勤补给过于薄弱,俄方的空中支援、防空盾牌和火力巨大的炮弹,阻挡了乌克兰的攻势。更要命的是,俄军在8月底对乌克兰全境实施了史无前例的最大规模空袭行动,整整48小时的全方位轰炸,摧毁了全乌85%以上的电网系统,整整15个州陷入黑暗,不管是军队还是居民,都陷入了停水断电的窘境。
后方连基本的供暖、照明甚至是温饱都成了问题,前线还怎么攻下去?再加上他们本就兵源不足,库尔斯克一战更是损失惨重,根据俄方的说法,他们公开宣称已经消灭了至少1万以上的入侵乌军,现在仍旧以每天370人的速度,在收割敌军的人头。
人口不到4000万的乌克兰,还有多少兵力能去填这个无底洞呢?
最后,从争取西方更多援助来看,乌克兰这波举动的确重新吸引了不少注意力,美国增加了援助力度,北约雇佣兵也往俄边境持续增兵,但这只是表象。乌克兰最终能敲到多少‘赞助’,还是要看具体的战果,比如说控制了多少底盘、消灭了敌军多少有生力量等等。
那么,乌军的这次跨境入侵,消灭了俄军多少有生力量呢?
在9月初举办的拉姆施坦因会议上,斯基上台发言时透露了俄军的伤亡数字:6000,注意这里是伤亡而不是牺牲人数。比较确切的说法是,乌方目前已向俄方移交了4000多具尸体。
看到这一数字,大家或许会感觉到打仗期间数据水分太大,因为从进展情况来看,乌军是用神速占领了库尔斯克1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几乎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和艰难的巷战。要知道,力都是相互作用的,一个巴掌根本拍不响,乌军没遇到像样的抵抗,恰恰说明他们没有消灭多少俄军的有生力量。
一方面,俄军主力都放在乌东,在库尔斯克边境线上的确没有部署多少兵力和防御工事;另一方面,乌军猝不及防偷袭,俄方这边仓促应战的都是负责防守的义务兵,作战能力跟经验丰富的合同兵精锐部队不是一个层面的,所以才会一触即溃。也就是说,俄方损失的主要是领土,在人员和装备上没有多大的消耗。
突袭库尔斯克这一个多月,乌克兰具体得到了什么?亏了还是赚了?库尔斯克地区打了一个多月,乌军除了最初那一周占据的1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就再也没能深入推进了,不仅没能推进,他们还在8月16日炸毁了该地区塞姆河上的一座大桥。而这座桥,是俄罗斯从腹地通往边境线的必经之路。
把桥炸了,俄军想要驱逐和围剿入侵乌军的难度系数就大大增加了,但换个角度看,乌军想要持续推进的路也被自己炸没了。
这说明什么?不正是说明乌克兰的意图大概率就只在这1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无意再向前推进了吗?在初期他们消灭不了多少俄军的有生力量,后面就更加不可能了。
分析到这里,乌军明知战局不利还要反攻库尔斯克地区,这场仗的性质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打给外界看的:明知赢不了,也要大声嚎一嗓子证明存在感,之后谈判的时候才不会那么被动。只要能达到一定目的,争取到更多援助,前线死多少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你还真别说,这嗓子嚎完之后,斯基还真的捞回了不少“成果”:
老美马上向乌克兰提供了2.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加拿大方面会向乌军输送NASMS中程防空导弹系统,还会转让8万多台火箭发动机、上千枚弹头以及数十架退役的装甲运兵车;
德国、荷兰和丹麦联合表示,会向乌军交付77辆改装版的豹1A5坦克以及2千枚自行火炮;
英国也承诺在今年底向乌克兰交付一批防空装备,以及650枚轻型导弹;
最后是欧盟委员会,大手一挥就给司机拨了一笔4000万欧元的巨款,用于恢复能源设施。
从这批“成果”来看,乌克兰这次的反攻突袭,到底是亏是赚还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