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属于男性,而为战争买单的,却是后方的女人们

红晓岩谈古论今 2024-10-08 11:53:17

我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天堂里上帝的眼睛》中读到一句话:“只要男人们都还这么愚蠢,就会有战争,而战后,就会有可怜的朗格太太这样的寡妇。”读得我不由失笑,又不自觉直点头:没错,没错,我也是这样认为。

毋庸置疑,战争是有性别的,性别属男性,因为男人是战争的直接发动者和参与者。有一部电影我记得名字叫《战争让女人走开》,当时就觉得这句话是片面之词,前线的战争虽然让女人走开了,而为战争的后果买单的,却是后方的女人们。只要有战争,就没有赢家。输掉的,是无数活生生的生命和从此浸泡在悲伤中的女人的心灵。可是,为什么到了如今的世界,貌似文明进步了的世界,男人的智商仿佛仍停留在战争那么低的水平上?

我还记得二十几年前,普京初为俄罗斯总统的时候,那时我还很年轻,对他几乎是崇拜的,不自觉地用仰望的眼光给他加诸了很多美好的想象,以为他应当是智慧超群的人。二十年后再看他,什么光环都没有了,他不过是多丽丝·莱辛眼里的普通男人——因为他发动了“特别军事行动”。我不知道迄今为止,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到底为这场无谓的战争葬送了多少生命,碎掉了多少白发母亲和年轻妻子以及亲人的心,又有多少年幼的孩童永远失去了父亲——这些都是让人悲伤的数字。我亲耳听说的是,俄乌在一段时间都疯狂地抓男人去当兵,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听说的抓壮丁,那是中国久远年代里的事了,如今竟然还在21世纪发生着……人类真是不长进!想到这里,我就会忍不住为中国祈祷,无论社会经济形势如何严峻,只要不发动战争,哪怕是最最缓慢的经济复苏,一切都会有希望。我不知道克格勃出身的他,在发动战争之前,有没有去读一下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其实写出这句话,我就意识到我错了。权力者读没读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他是权力者,他的目的是实现自己的野心,他的作用是签署发动战争的命令,至于这一命令的推进,则需要千千万万个的普通男人去参与和实施。不知道这些个沙俄帝国的后代子孙们,他们阅读过以他们国家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写就的那本号称至今为止仍是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吗?假如他们认真阅读了托尔斯泰对于战争的反思,他们还会受他们的权力者的鼓动或者命令,而那么热血沸腾地当真去参与作战,战死疆场吗?《战争与和平》里所有的与战争相关的描写全部都只有男性,从战争的酝酿,发动,部署,到战场上的厮杀都是男性,只有男性,俄国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冲动好战的雄性民族。

不是战争让女人走开,是女人对战争没有兴趣,不会主动选择战争,因为女人特有的温柔的感性与平和的理智,两者相加等于智慧。而男人,尤其在战争面前被激发得像嗜血的野狼一般狂热的男人不过是愚蠢的动物,此时的他们,好胜的虚荣占了主导,智慧就必然会缺失。比如托尔斯泰对战争前安德烈公爵的心理描写:“……但是我向往这个,向往荣誉,向往出名,向往受人爱戴……除了荣誉、受人尊敬之外,我什么都不爱。死亡,受伤,家破人亡,没有任何东西是我觉得可怕的。许多人——父亲、妹妹、妻子,我的这些最珍贵的人,不管对于我是多么可亲可爱,但是,只要能得到片刻的荣誉,出人头地,能得到我不认识的,而且也不会认识的人们对我的爱戴,不论看起来多么可怕,多么不近情理,我可以立刻把他们全都割舍。”——这就是一个男人隐秘而可怕的内心:与虚假的荣耀相比,其他一切都不值一提。不知道这是不是所有好战者的心里所想。安德烈公爵还算是有品位有思想的男人,而如娜塔莎哥哥尼古拉那样的贵族子弟,则是完全靠着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去浴血沙场,他对俄皇的仰视和崇拜是典型的仆从心理……更多的人是被战争的宣传鼓动了热血,被裹挟进战争的漩涡里,像尼古拉的弟弟,十几岁还是个孩子的彼佳就是这样冲上前线……自然是战死了。尼古拉的弟弟死得太快了,快得来不及痛苦,也来不及像安德烈公爵那样有机会面向死神反思……曾经好战,狂热地崇拜拿破仑的安德烈公爵在面对死神时,他仰天看到了天空中静静漂浮的灰色的云,“多么安静、肃穆,多么庄严。完全不像我那样奔跑。”“不像我们那样奔跑、呐喊、搏斗……为什么我以前没有见到这么高远的天空?……除了这无限的天空,一切都是空虚,一切都是欺骗。除了它之外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及至他在半昏迷中看见了他曾经崇拜的英雄拿破仑,才更进一步意识到,与他自己的心灵和那个高高的、无边无际的天空和浮云之间所发生的一切相比,他所崇拜的那个英雄拿破仑满怀猥琐的虚荣和胜利的喜悦是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这时不论谁站在面前,不论他说什么,对他都完全无所谓。他只是希望有人能帮助他,救活他,使他生还,因为他现在对生命有了不同的理解:生命是如此美好。美好的生命不应浪费在无谓的自相残杀上。我想每个人读到这些都可以从中领悟到托尔斯泰清晰坚定的潜台词:“快醒醒吧!为了权力者的欲望去死,再没有比这个更愚蠢的了!生活里有更美好的事等待生命去完成,放下武器,拥抱和平吧!”

但愿有更多的新世纪的人类,准确的是男人类们,能够读到并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而拒绝战争,生命是自己的,不属于国家,也不从属于权力,更不应受穷兵黩武的权力的支配,你有充分而恰当的权利对战争说:不!为了给男人们拒绝战争以更有底气的理由,托尔斯泰在小说最后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解说权力和人的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和法则。这部分的阅读消化对我来说略有困难,但是我读完后只是逐渐清晰了一个观念:国家和权力看起来像一种绝对存在的东西,而其实从历史来说,国家和权力只是一种现象,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社会现象。既然是社会现象,就逃不过其自身具有的命运:产生,发展和灭亡。只是我们是看不到了,也许我们的后代的后代的后代,还是看不到,但是总会有那么一天,当人类社会发展到更高更文明的阶段,国家和权力的消失将是必然的,就像女人的裹脚布的消失一样……想必那时,权力作用的产物——战争,也会随之自然消失了吧,男人们的智慧也会回到和平状态。而和平是女性的,温柔的,智慧的,也是长盛不衰的。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但是眼下,祈祷俄乌两国,以及巴以那里的男人们快快觉醒,让战争早日结束,让死去的人安息,作战的人回家,让两国人民的生活回到和平状态里去。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