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月30日,毛主席在一次七千人大会上讲话,其中心内容是要告诫领导干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重要性,并借用历史人物项羽刘邦来阐明思想: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
那么,毛主席说这句话有什么意义?而他对这两个历史人物又是如何点评的呢?
对于刘邦项羽,大家非常熟悉,前者是西楚霸王,后者是“得天统”的汉高祖。而毛主席也将这两个历史人物融入了日常中,无论在会议讲话,还是与人交谈,或是写文章,常常进行点评。
尤其对项羽的评价,毛主席很大程度上是和现实中国的形势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以史为鉴,在反思历史过程中提出指导现实斗争的正确方针策略。
毛主席很佩服项羽宁愿自刎也不愿投降的坚贞不屈的气概,但又批评其轻易放弃生命的态度。
有一次,毛主席在看京戏《霸王别姬》,当他看到项羽同虞姬生离死别一幕时,也禁不住湿润了眼角,于是对工作人员说:“不要学西楚霸王,我们都不要学!”
此外,毛主席在项羽处于优势时没有趁机消灭刘邦也颇多批评。
比如,1949年4月期间,身在香山双清别墅的毛主席,闻讯南京解放的消息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挥毫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著名诗篇。
其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就是对项羽负面评价,说他是一个沽名钓誉、优柔寡断的首领。
总而言之,在毛主席眼里,项羽非一个政治家,虽然他叱咤风云,但却由弱而强,由强而弱,最后成了孤家寡人。其失败主要原因就是他骄傲自大,不爱听不同人的意见,比如不听范增的劝,最终吃了败仗。
当然,对于刘邦,毛主席是蛮欣赏的,他认为这个人物之所以能“得天统”,是一位敢于将斗争进行到底、也善于讲求实际、多谋善断的首领。
而当我们翻阅毛主席著述时,也可以看到他对刘邦有着多次评点,并且他曾在1962年的7000人大会上说:“刘邦打败了项羽不是偶然的。
据说毛主席读《史记·高祖本纪》时,写了这样一条批语:“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那么,毛主席为何会用“高明”二字评价刘邦?
可以说毛主席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他给出了三个重要答案。...
第一、刘邦出身平民百姓之家,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同情人民的苦难。
当初刘邦与羽及众诸侯有个约定,谁最早夺取关中者为王。结果他真先夺取关中,而进入关中后,立马与父老乡亲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当老百姓感激之下用牛羊酒肉犒劳他的军队,他一律不接受。并说,粮食多,勿浪费。
反观项羽,尽管勇武善战,军事实力比刘邦强,无奈却是一个残暴成性的“霸王”,让“秦人大失所望”。
第二、刘邦任人唯贤,采人所长。
刘邦即位后,旧日的功臣淮阴侯韩信,淮南王鲸布等异姓王发生叛乱,他亲自去征讨,得胜后回归故里沛县,与故乡父老乡亲饮酒时作了一首《大风歌》,诗云: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对此,毛泽东赞叹道:“这首诗写得很好,很有气魄,刘邦没读过几天书,能写出来很不容易。”
有一次,刘邦曾与自己的臣子讨论自己得胜的原因,当时各位大臣都作了分析,他都不赞成,最后 拿出自己的意见来: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 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余,战必胜,攻必取,吾不 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 天下也。
因此毛主席看来,刘邦之所以能得天下,一是决策对头,二是用人得当。
1938年10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毛主席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两点要求,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第三、刘邦“豁达大度、从谏如流”。
也就是说刘邦善于听人的主张,不固执武断。比如见郦食其,采纳他攻取陈留之计;再比如听张良劝说,封举足轻重的韩信为齐王,而当楚汉划界鸿沟后,听张良、张平之劝,乘胜追击引兵东向的项羽……
统而言之,毛主席品评历史人物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一是尊重历史,崇尚英雄;二是致敬历史,人民至上;三是洞察历史,客观公正;四是审视历史,古为今用。
当然,毛主席对历史人物的评点不囿于传统的历史评论,而是通过自身对史料的广泛阅览,结合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辩证的看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从而提出独树一帜的观点。
毛主席一生酷爱读书,尤爱读史书典籍,到了晚年,他也未曾放弃读史,可以说像毛主席这样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实践者确实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