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成年人的悲哀,就是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

月窗读书 2024-04-18 22:44:46

上学的时候,最喜欢上语文课,那时候课本里节选了很多民国大师的作品,朱自清的《匆匆》、《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冯骥才的《珍珠鸟》这些大师或俏皮或深情,所表达的主题也都是人间的美好,或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每当读完,心情舒畅。

最不喜欢鲁迅的作品。也对鲁迅的辛辣笔触感到厌烦。他的作品读起来很痛苦,作品文章节选里大部分被悲情笼罩着。那时的我并不能感同身受。

年岁渐长,经历了社会的捶打,经历了各种人生的起起伏伏,再次读到鲁迅的作品时,才发现,他描述的正是周围的人和事。

他笔下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小小的情节,而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他描述的,不仅仅是一个世纪之前的社会,而是如今依旧存在的种种问题。

当听说鲁迅的作品从课本中被移除时,感到悲哀。再也不会有人对麻木的人群发出呐喊了。

更悲哀的是,我已经明白,自己要么就是他笔下的人物,要么就生活在他描述的那样的社会环境中。

01人性的沉沦

在《狂人日记》中,鲁迅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故事主人公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都想吃掉他。他翻开历史书一看,发现每一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一看,页页都写着"吃人"两个字。

这个发现让主人公感到绝望。他质问道,难道从来以来就是这样吗?但在其他人看来,从来如此便是正确的,而这个人居然质疑,所以这个人就被当成了疯子。

"吃人"就是指人们用道德、传统等方式去压迫他人,剥夺他们的自主性和自由意志,把他们当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木偶。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被家长们逼着去应聘"体面"的工作,比如银行、公务员等。家长们觉得这样的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是成功的表现。

但很多大学生自己其实并不想做这些工作,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和理想。有的想创业,有的想从事艺术创作,有的想进入非营利性机构做公益事业。

可是家长们却认为这些都是不靠谱的,会让孩子吃苦受穷。他们用"孝顺"、"体面"这样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孩子,生怕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道路就会失败。

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吃人"。

他不是指人们真的把别人煮了吃掉,而是每个人都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用这些观念来要求别人,用社会公认的"成功"标准来束缚孩子的选择,限制他们追求自我的权利。

这种行为就是在"吃人"。

人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要努力赚钱、要和别人保持一致等等。等到长大后,要想摆脱这些传统观念已经很难了。这些就是鲁迅所说的"吃人"的东西,压迫着每个人的个性与自由。

孩子被迫放弃自己的理想,去做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这种被"吃掉"的感觉,就是鲁迅所描述的人性弱点。即使长大后,他们也很难摆脱这种观念的桎梏,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来麻痹自己。

02 成长的悲哀

小时候的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和老爷家的小公子玩在一起,从未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他捕鸟、守猹,尽情展现着自己的天性。

但长大后,闰土不得不为了生活而低头讨好老板,变得麻木不仁了。当他再次与鲁迅相见时,那个熟悉的童年玩伴已变成了恭敬的"老爷"。

这就是成长的悲哀。孩子们不懂得生活的规矩,追求快乐与自由,而长大后却不得不学会顺应这些规则,以谋求生存。

从一个天真烂漫的闰土,到一个麻木认命的成年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痛苦,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

人们曾经也像闰土一样,不解世间的规矩,但最终还是被迫成长为懂得低头的成年人。这就是悲哀,因为人们活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成了眼里没光的咸鱼。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得不学会顺应这些规则,最终变成了一个低三下四、见风使舵的成年人。这种由纯真到麻木的蜕变,就是人性成长过程中的悲哀所在。

我们每个人都曾像闰土一样,充满理想和抱负,不满足于现有的规则和生活方式。但最终,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利益的诱惑,迫使我们不得不放弃当初的理想,变成了所谓的"成功人士"。

造成这种悲哀的根源,在于我们缺乏勇气和智慧。我们很难坚持自己的理想,也很难在现实压力下找到自我实现的出路。相比之下,选择低头顺从、成为"咸鱼",反而成了我们的常见选择。

03 精神胜利法

阿Q之所以让人讨厌,是因为他总是用各种理由来说服自己,接受现实。面对失败和欺负,他总是能找到一些理由来麻痹自己,努力活下去。

这种做法,和现实中的很多人如出一辙。工作不满意,想辞职却不敢;梦想着另一种生活,却下不了决心改变。最后却只能安慰自己,说这就是成年人的样子。

人们都曾像阿Q一样,需要一些"精神胜利法"来面对艰难的生活。有时候改变很难,忍受反而更容易。于是人们就自我催眠,说这就是成熟,这就是现实。

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会受到来自家庭、工作、朋友圈等各方面的社会压力和期望。这些外部力量会让人感到必须遵循既定的轨迹和标准,难以做出与之背离的选择。面对现实时,害怕无法满足这些期望,于是选择逃避。

但仔细想想,这不正是一种悲哀吗?

活成了自己曾经鄙视的样子,变得麻木不仁,放弃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但改变现状、追求梦想,都意味着要去面对未知的未来。这种不确定性常常会让人产生无法控制的焦虑和恐惧。人们害怕失去现有的稳定,更愿意选择熟悉的生活模式。

面对现实和未来的挑战,很多人内心都充满了自我怀疑。他们害怕失败,担心无法胜任新的角色。这种缺乏勇气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强化了逃避现实的倾向。

04 看热闹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只是在旁边看热闹,对他人的艰难毫不关心。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她的悲惨遭遇一度让周围的人感到很新鲜,但等到听烦了,他们就干脆把她抛弃了。

孔乙己身边的人也是如此,他们只是把孔乙己当成一个娱乐的对象,根本不在乎他的感受。

当你处于低谷时,雪中送炭的人很少,看热闹的人非常多。

身边的人完全无视他的感受,只把他当成一个供他们取乐的对象。他们内心冷漠和麻木,根本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看热闹不嫌事大。

各人各扫门前雪,哪管别人瓦上霜!

这些人完全把孔乙己当成一件可供自己使用的"工具"。他们不关心孔乙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需求和痛苦,而只把他当成满足自己快感的对象。这种将他人物化的做法,是人性的一种变形。

孔乙己显然属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但围绕他的那些人,却完全无视了他的弱势处境,无动于衷。他们没有将自己代入孔乙己的处境,缺乏对弱者的同情心。

这些人甚至将孔乙己的痛苦当作自己的娱乐。他们从中获得快感,而不是产生同情或试图伸出援手。这种将他人痛苦当作乐趣的做法,实在是令人发指。

鲁迅年轻时想当医生,却发现医生只能治疗身体,治不了人的灵魂。一个麻木的灵魂,往往就成了他人看热闹的材料。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少热闹,也不缺少只会看热闹的人。他们不仅不会关心你,甚至还会用各种冷嘲热讽来加深你的痛苦。

05 平庸之恶

有时候,那些只顾看热闹的人,其实也在无意中伤害他人。

比如曾经网上关于那位失去孩子的母亲的讨论,许多人用一些偏见和道德标准来评判她的行为,对着那位母亲的着装评头论足,根本不考虑人家的职业是一名客户销售,需要把自己打扮的漂亮。

更有甚者,开始幻想那位母亲的私生活不检点。有许多网友不论消息真假,就为了满足自己的八卦之欲,将一个可怜的人逼入绝境。

这就是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

这些人无法真正思考,只是盲目地服从自己的偏见,最终伤害了他人,却连自己都不知道。一个刚刚失去孩子的母亲,理应得到社会的同理心和支持,而不是被无端地诽谤和攻击。

哪有那么多弱肉强食,更多是弱者抽刃向更弱者!

鲁迅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这个国民普遍性的问题,他曾写道: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时代变了,社会变了,但人性依然如此。鲁迅的呐喊,在他那个时代响起,而今却依旧不绝于耳,只是声音越来越微弱,仿佛在对人们低语。

06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鲁迅的作品里虽然看不到希望,但鲁迅的经历却可以看出他本人还是非常积极的。开始写作之后,鲁迅主动加入了《新青年》杂志,这是一个致力于改革的进步刊物。他以尖锐的笔触,分析社会弊端,呼吁民众觉醒。

这期间受到反对派的暗杀,为了逃过追捕,鲁迅换过无数次笔名,光统计在案的就多达190个!

鲁迅在《狂人日记》等作品中,用犀利的文字剖析了社会的阴暗面,批评了"吃人"的传统道德。这些作品勇于直面现实,为社会改革发声,敢于抗争的勇气也值得今人借鉴。

作为封建私塾的学生,鲁迅反对封建迷信与迷信思想,在多篇文章中严厉批评了这些观念对人性的扭曲和破坏。勇于挑战权威观念,这种进步精神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鲁迅自身是地主阶级,从小锦衣玉食,有长妈妈等人照顾,但他从未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很关注弱势群体。鲁迅的许多作品, 如《阿Q正传》等, 都关注了社会边缘群体的遭遇。他试图唤起社会的同情和关注,为这些弱势群体发声,这是人性的光辉。

敢为天下先。

在新文化运动期间,鲁迅积极投身其中,为提倡新思想、新文化而努力。他对于社会进步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担当足以当得起民国大师第一人的称号。

即使到了晚年,鲁迅也未曾放弃批评和呼吁的姿态。他一如既往地关注社会矛盾,勇于直面现实,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呼吁变革。

07

人们读懂鲁迅,说明人们终于明白了生活,也明白了人性的本质。从小真挚单纯的自己,到后来背负重担的自己,再到最后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来麻痹自己,人们都曾历经这样的转变。

人们需要鲁迅这样的呐喊,去打破那些阻碍前进的藩篱,去唤醒那些已经麻木的心灵。人们需要敢于反抗,勇于追求自由与美好的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重拾对生活的希望,摆脱那些困扰多年的人性弱点。从鲁迅的洞见中汲取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 | 流光抛人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