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台湾老兵回重庆寻亲,下飞机后却怒斥子女:这不还是台北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4-06-26 13:31:13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2018年,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拄着拐杖责问身边的女儿:“为啥子骗我哟!明明是台北,非说是重庆噻!我已经等了72年!重庆,我怎么可能认不出!”

这名老人叫萧家福,少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1949年被裹挟着去了宝岛台湾。

从此,重庆和亲人,就成了萧家福辗转反侧的梦。

2018年,已经92岁的萧家福,带着一家14口,终于踏上了认亲的归途。

那么,萧家福为何会把重庆当成台北?此次寻亲之旅,萧家福有什么收获吗?

被国民党抓“壮丁”,是怎样的体验?

“拉壮丁了,拉壮丁了,快跑!”

1943年,家住重庆南温泉的16岁少年萧家福听到消息后,匆忙跑到了屋头后面的山上。

萧家福不是不想打鬼子,只是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三个弟弟。

作为长子,萧家福是名副其实的顶梁柱。

然而,萧家福还是没能躲过国民党军的搜查,被抓到了中央军某部当运输工,接着又被强制征了兵。

萧家福当兵的地方在李家沱,离家也就小半天的脚程,所以,萧家福并未体会到背井离乡的苦楚。

不过1944年底,日寇进犯贵州,直逼重庆,萧家福所在的队伍紧急入黔参战。

对于当年的一幕幕,萧家福记忆犹新:“机关停工,学校停课,年轻人们聚集在西南公路(川黔公路)上,只要看到有向贵州方向开的车就跳上去,要跟日本人拼了,赤手空拳!”

与日寇激战的具体过程,萧家福已经记不清了,但他用“惨烈”来形容。

萧家福说:“伤员们一队队抬下来,没有医院,就在路边,女学生们用溪沟里的水烧开了擦洗伤口。”

当时,萧家福也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只是想到不能再见一面亲人,颇为遗憾。

幸运的是,萧家福他们在独山挡住了日军最猛烈的冲击,最终活了下来。

这是萧家福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家。

第二次,是在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之前。

19岁的萧家福,唱着国民党陆军军歌,在重庆南天门坐上了南下的运输船。

萧家福以为,这次跟以前一样,很快就会回来。所以,他只是回家跟父母简单告别,没有给他们磕头。

而这一去,就是一辈子。

作为国民党众多“炮灰”中的一员,萧家福跟着队伍转战浙江、贵州、云南、海南多地。

随着国民党军在大陆的全面溃败,萧家福也退到了中国台湾。

此时,萧家福才后知后觉——家,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想起慈祥的老母和病重的父亲,萧家福在无数个夜里以泪洗面。

为了能离家近一点,萧家福报考了装甲部队,因为这支部队,会被派往金门岛。

金门距离福建厦门,最近的地方只有1800米。萧家福心想:只要有机会,游也要游回去。

可是,这个机会,萧家福足足等了大半生。

退台老兵,为何拒绝回家?

自1946年后,萧家福的父母,就再也没得到过他的任何消息。

萧父和萧母只能无奈地认定“大儿子已经死了,就当没养过他”,说是这么说,可哪有父母不想念自己的孩子。

萧家福的父亲萧汉卿本来就身体不好,再加上悲痛过度,在1952年吐血而亡。

同一年,萧家福的母亲刘仁碧,带着老小,搬到了界石镇。4年后也因病去世。

当时,蒋介石在台湾实行戒严制度,两岸没有任何联系。对于家中发生的重大变故,萧家福都毫不知情。

不过,萧家福始终没有接受再也回不了家的现实。

直至他40岁时,遇上了一位美丽的台湾姑娘。

萧家福和妻子一共生了3女2男,共5个孩子,儿子都按照萧家的字辈排行为“邦”字辈。

小女儿萧慧蓉说:“父亲经常给我们讲,你们出生在台湾,但你们的根在大陆,重庆是你们的故乡。”

所以在孩子面前,萧家福总是一口地道的重庆话。

但是,萧家福一直觉得对子女,多有亏欠:他赚得太少了。

自身难保的蒋介石,根本不会施舍怜悯被他裹挟到宝岛的溃兵。

萧家福的薪资待遇养活自己都难,维持家庭更是无从谈起。

萧家福的妻子被“穷怕了”,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家。

萧家福只能选择退役,又当爹,又当妈,一个人拉扯5个孩子长大。

萧家福身上有重庆男儿吃苦耐劳的特质,一人打几份工,即使退休,也还要去做兼职。

直到他76岁那年摔断了腿,才算彻底退休。

萧慧蓉回忆:“爸爸是个固执的人,脾气不好,但这一路上都是爸爸在撑这个家。在退休之前,他没买过一双出门穿的鞋,都是穿部队和工厂发的鞋。”

或许,只有在奔波忙碌中,萧家福才能暂时忘记海峡那头的亲人。

时间一晃,来到了1988年,两岸终于恢复了交流。

当初跟萧家福一起被抓壮丁,又退到台湾的同乡、远亲,有不少都回大陆探望。

远在重庆的弟弟妹妹也托他们,联系上了39年未曾有过消息的大哥萧家福。

弟妹们在信中表达了对萧家福的思念,并告诉了他:父母相继去世、三弟患上癌症等噩耗。

萧慧蓉回忆道:“爸爸接到那封信,那几天看一次哭一次。”

萧家福想立刻动身启程,跟家人团聚,但现实的窘迫刹住了他的冲动。

一来一回的机票并不便宜,从台湾回家的老兵,都会带上大包小包的礼物,而萧家福没有存款,只有一身的债务。

萧家福所能做的,只有带着孩子们照张全家福寄回重庆,以解弟弟妹妹们的相思之苦。

这时,萧家福的次女萧彤芳已经记事。

她回忆道:“那之前,他经常说重庆老家的事,那之后就再也不说。他不敢提。当时都认为荣民(退伍老兵)有钱,但他实际上没有,他不敢回去。”

之前不能回家,萧家福可以用“两岸不通”的理由来安慰自己;如今已经恢复往来,而萧家福只能面对自己“无能”这一现实。

大儿子萧邦纳说:“父亲把父母的牌位摆放在家里二楼,每天爬上去祭拜。虽然他嘴上没说要回去,但我们知道这是他心中的痛,因为身为长子却从小离家,也没法照顾家里,可能他才不愿提起。”

自那以后,萧家福又跟重庆,跟“家”,断了联系。

祭祖:他在母亲坟前求得原谅

2018年,已经92岁的萧家福,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虽然记忆力逐渐衰退,可是大陆的一幕幕却从未模糊。

五个儿女商量之下,决定带着父亲回来寻亲。

因为城市变迁和搬家,萧家福没有弟弟妹妹和子侄们的联系方式。

为了圆父亲的梦,萧邦纳、萧慧蓉等人用尽了各种方法。

在即将放弃之际,他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寻人栏目发布了寻亲消息。

很快,他们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紧接着,重庆当地的媒体报刊也关注到了此事。

好心的记者们,一边汇聚《头条》网友们提供的各种线索,一边在当地张贴“寻人启事”。

不曾想,竟然真的联系到了萧家福四弟的儿子萧光荣。

萧家福这才得知,二弟萧家禄因肺气肿于1988年去世,53岁;三弟萧家伦于2001年去世,糖尿病,63岁;四弟萧家贵于1989年去世,肺癌,46岁;妹妹萧家玉于2008年去世,80岁。

也就是说,萧家兄妹5人,只有92岁的萧家福一个人还活着。

尽管兄弟姊妹都已经不在,但萧家福还是决定回去看看。

2018年10月19日,萧家福带着5个子女和孙辈,全家14口人在重庆江北机场落地。

看着眼前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萧家福以为还在台北:“为啥子骗我哟!明明是台北,非说是重庆噻!”

72年了,重庆已经大变样,这里的一切让萧家福感到陌生。

他们一行先回了祖宅,又去了祖坟。

萧家福坐在坟前,背靠在一棵树上,眼泪不断翻涌而出。

当子女们取出祭祀用品,萧家福点燃了香烛,两个儿子帮他一一插在坟前。

这一刻,萧家福等了大半个世纪。

萧家福先是九十度弯腰拜了几下,而后迫不及待的弓起膝盖,就要下跪磕头。

他已经九十多岁了,而且坟头还在斜坡上。

大儿子萧邦纳一把搀着他,大声说:“爸爸你不用跪了!”

大女儿萧琇蔓在一边哭了起来:“爸爸你别跪了,跪了起不来。”

萧家福没说话,身子往下沉,缓缓跪下,两个儿子赶紧一个在旁边扶着,一个在背后撑着,生怕他从这个斜坡上滑下去。

或许,这就是余光中所说的:“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参考文献:

《92岁台湾老兵回家祭祖:被迫离乡72年,兄妹5人只剩他一个》来源:上游新闻

28 阅读:5120
评论列表

烟寒若雨话秋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