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唯一关押女犯的监狱,以女警为主,40年改造数万女性罪犯

程远沁园 2024-03-11 12:54:36

远离市区的闽侯桐南村,这是福州市的一块“飞地”,福建省女子监狱就坐落于此。在这里,关押着全省所有女性罪犯。从1985年建监以来,这里改造了数以万计的女性罪犯,女警是这里的主力军。

一、监狱简介

省女子监狱是福建省唯一关押女性罪犯的综合型监狱。1985年3月成立于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1992年搬迁到福州市区,2013年12月再次搬迁至闽侯县南屿镇。

监狱占地293亩,内设12个科室、8个监区、24个分监区、1所医院和1个内看守中队,是一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现代化文明监狱。

女子监狱机关设12个职能科(处)室;基层设建制监区8个,下设分监区共24个,设直属中队(内看守中队)1个,设附属机构(监狱医院、罪犯物资供应站)2个。机关科室、建制监区、监狱医院机构级别为正科级;分监区(含直属中队)、罪犯物资供应站机构级别为副科级。

连续二十多年实现监管“四无”安全,先后获得全国监狱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蝉联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届省级文明单位。

二、历史发展

福建省女子监狱成立于1985年3月,经历两次搬迁,三轮创业,至今已走过了39个春秋。

启航——1985年3月7日,福建省政府批复同意建立“福建省女犯监狱”。

扬帆——1991年1月,福建省劳动改造工作管理局决定将女监与福州榕城监狱三大队场所对换。2月1日,福建女犯监狱从闽侯搬迁至福州连江中路213号。

1993年11月12日,“福建省女犯监狱”正式更名为“福建省女子监狱”。

跨越——2007年9月24日,监狱迁建选址闽侯南屿镇。

2013年12月28日,在省政法委统一部署下,监狱从福州市整体搬迁到闽侯新址,续写新的篇章。

福建省女子监狱迁至闽侯南屿 3000多名女犯转移

福州晚报12月30日讯 28日深夜至29日3时,我省唯一关押女性罪犯的场所――福建省女子监狱实现整体搬迁。我省出动防暴车、作战通讯车、警车等各型押解车辆200余辆次,各警种警力近1000人,共分5个梯队,将3000余名女性罪犯转移至南屿镇新监狱。

 省女监于上世纪90年代搬至福州连江中路,由于面积小、条件设施简陋、在押犯爆满,原有的关押条件已无法满足在押犯日益增长和新形式下女监的管理需求。

  省女监新址位于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桐南村,占地近300亩,建筑面积达18000平方米,投资近4亿元。新监狱按照国家建设标准建设,设置了罪犯教学中心、罪犯习艺场所和运动场所,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大大改善了罪犯的生活和改造环境。

福建省女子监狱现址美景

三、女警芳华,几十年的坚守

铿锵玫瑰,高墙绽放;芳华岁月,似水流年。对于省女子监狱的女民警来说,她们的芳华是在高墙电网下的默默耕耘,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执著坚守。监狱工作平凡而又伟大,女子监狱这支以女民警为主体的巾帼队伍,用刚柔并济书写教育改造新篇,用臻于至善撑起监狱工作半边天,她们发光发热,她们生机勃勃,是警营最美“她”力量。

女子监狱舞蹈《生机勃勃》

  “50后”“60后”:层林尽染 芳华永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当年豆蔻年华的少女如今已儿孙绕膝。

    她们在红旗下成长,在“团结、友爱、严肃、活泼”的集体生活中,怀揣着一腔热血,将自己的人生和监狱事业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在警营里谱写了人生最美的篇章。

  她们用实干和无畏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培育了女监“四特精神”,奠定女监连续三届蝉联省级文明单位、连续22年实现监管四无安全等诸多荣誉的基础,她们见证了最初的清流劳改农场女犯中队到今天正规化、数字化女监的发展跨越。

  福建省女子监狱现址

  如今,她们中有的已经从岗位荣退,有的仍奋战在监管改造战线上,她们中有的面对艾滋病犯毫无惧色,有的多年来克服病痛坚守岗位,有的无论寒冬酷暑坚持开着电动车为分监区送货,有的心细如发从事档案管理18年,还有众多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女民警。

 民警荣退仪式场景

  岁月留下了她们永恒的青春瞬间,但纵然岁月变迁,年华老去,她们心中的信念却从未改变,那是女监人代代相传的警魂和根基。

  “70后”:栉风沐雨 芳华正浓

  70后女民警的芳华是褪去浮华之后的淡定从容,是经历惊涛骇浪之后的处变不惊,是面对岁月流逝的我心依旧。

  她们深知监狱发展每一步的艰辛与不易,也曾承受监狱变革的阵痛和冲击。如今,她们是女子监狱的中流砥柱,是监狱领导、中层干部、业务骨干。她们在这里建功立业,也让青春的梦想在这里扬帆起航。她们中有全国先进工作者、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模陈黎华,有全国监狱劳教先进个人政治处副主任郑文芬,有全省“最美监狱人民警察”、狱政科科长修艳阳,有全省五好文明家庭办公室主任薛晓兰,有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者二监区教导员黄秀,有全省三八红旗手三监区副教导员曾晟……

  图为全省三八红旗手三监区副教导员曾晟

  她们从未满足现状,也从未停止奋斗的步伐,用奉献带好榜样,用努力带领女监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跨越。

  监狱民警给服刑人员授课

  五监区副教导员指导服刑人员制作手工作品

  她们不仅是爱岗敬业的工作能手,也是爱家顾家的生活多面手。脱下警服,她们是妻子、母亲、女儿和儿媳。工作中,她们独当一面,生活中,她们照顾年迈的父母公婆和孩子。在监狱的这个大家和自己的小家之间,她们来回奔忙,既让工作出色,也让生活精彩。

  “最美家庭”蔡锋珍的幸福一家

  岁月不曾改变她们的信念,反而让她们愈加成熟冷静。她们让我们看到,精神的满足和饱满,是一种内心幸福的状态,也是她们最美最灿烂的“芳华”。

  “80后”:枝头傲立 芳华竞放

  80后,曾被称为“被宠坏的一代”,她们身上被贴满了“叛逆”“自我”等标签,但是,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忠诚奉献的品质和精神在她们身上得到了传承。她们是监狱未来的生力军,前辈的言传身教、职业的尊荣和责任已渐渐让她们褪去了曾经的青涩和年少的轻狂,她们的脸上越来越多地写着成熟、坚定。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廖文静

  “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全国优秀辅导员

  多次受到上级嘉奖的攻坚能手

  她们是教育改造一线的主力军,有的心细如发,善于在蛛丝马迹中识别谎言与真相,让违法违规行为无所遁形;有的用自身特长,帮助服刑人员学习书法、音乐,陶冶情操、重塑人生;有的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引导服刑人员走向新生。每当看到服刑人员痛改前非,刑满出狱向民警深深鞠躬表示感谢时,她们的心中总是充满自豪与满足。

  她们在监管改造战线上,用责任与担当、奉献与甘苦书写着自己的青春芳华。

  “90后”女警:小荷露角 芳华初绽

  “90后”,她们是吐蕊的新苗,是早春初绽的花朵,她们的芳华单纯、美好,朝气蓬勃,活力四射。

  说好喽,我们俩一起身着藏蓝,携手到白头,图为女子监狱“90后”民警夫妻

  她们刚走出大学校门,脸上还挂着稚嫩的微笑,在父母的眼里,她们还是不经世事的孩子,而在服刑人员的心中,她们是冷静沉着的监狱人民警察。与其他90后姑娘一样,她们爱玩、爱闹、爱美、爱笑,与其他90后不一样的是,她们脱下美丽的花裙子,勇敢地肩负起监狱人民警察的责任,用自己的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属于自己的青春光彩!

  在各类文艺活动中,“90后”是主力军。她们自排舞蹈,加班加点,精益求精,只为呈现在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更加完美;志愿服务,她们热情洋溢,出谋划策,积极参与,把灿烂的笑容带到了社会各个角落; 体育竞技,她们不甘示弱,奋力拼搏。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她们的芳华岁月,但对于女监所有的女民警来说,她们的芳华是那刚入警时面向红旗宣誓时的激动,是第一次成功教育改造罪犯时的骄傲,是错过孩子成长时的失落,是无法在父母身旁尽孝时的愧疚,更是坚守高墙内的坚定和自觉抵制诱惑、甘于清贫的无悔。

  她们的芳华镌刻在走过的每一条道路上,闪烁在获得的每一面锦旗上,她们把芳华融入监狱事业,将忠于职守的接力棒代代相传,这,就是她们最独特、最美好的芳华岁月!

四、改造 | 女子监狱生命教育启动“回归之路”

生命是一场不能重来的旅程,对高墙内的罪犯来说,生命的航船已然迷失方向,甚至卷入漩涡。为了帮助她们摆正航向,重新扬帆起航,女子监狱引导罪犯找回心灵的归途。

九月,金风送爽,秋色怡人,各大中小学校纷纷开启了开学第一课,而在省女子监狱这所特殊的学校里,四防教育、文化课、技术课、自学考试等各种教育,也拉开了狱园新学年的大幕。

开学第一课,从生命教育说起。8月31日,开学第一课在 “珍爱生命, 预防自杀”主题演讲中拉开序幕,从生命的起源到生命的美好,女子监狱服刑人员在这样的教育中感受到生命的神圣和可贵,并从中树立珍惜生命珍爱生活的理念,这是每一位入监服刑人员的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从服刑人员身份意识教育入手。能遵规守纪,能努力完成劳动任务,能积极参加正课教育,会熟练背诵《服刑人员行为规范》,会规范整理个人内务卫生,这是对服刑人员身份意识的基本要求。监狱开展“强化身份意识、规范改造行为”专项活动,进一步提高服刑人员身份意识、改造意识、守规意识,革除恶习,矫正行为养成。

开学第一课,大学梦开始的地方。女子监狱鼓励服刑人员参加自学考试,并积极为参加考试的服刑人员创造学习的时间和条件。今年第二轮自考报名工作已结束,参加自考的学员已拿到新教材,为提高学习效率,监狱让有经验的学员讲述备考经历和注意事项,进一步坚定新老学员的自考之路,监狱内的“大学梦”蔚然成风。

开学第一课,从服刑人员文化教员抓起。女子监狱设有未成年班、扫盲班、小学班、初中班等,并配备表现好、文化水平高、有一定教学基础的服刑人员担任文化教员。监狱建立考核机制,通过课堂教学情况、教员教案、考试成绩,对文化教员进行培训考核,并给予积极的奖励,确保教学效果。监狱在每年教师节召开座谈会,听取文化教员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及疑惑,并为优秀教员颁发证书。

“学文化、学技能、学法律,走好新生路……”,琅琅读书声中,服刑人员“讲规范、端品行、学知识、奔新生”的新理念正在形成。每一个服刑人员都会接受这样的“开学第一课”,她们还将继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教育、技术教育、思想教育,为回归社会做好多方面准备。

省女子监狱正是通过这种形式多样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位从高墙走出去的服刑人员,不仅拥有自由的身体,更有重生的灵魂和力量,那就是遵规守纪的自律,自食其力的自强,笃定未来的自信。

五、亲情帮教,助力女犯赎罪之路

八年后的这一刻,服刑人员熊某才更深切地体会到至亲分离的痛苦,也为自己的犯罪事实悔恨不已。会见时,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们在台上一字排开,熊某几乎只能从家庭人数和孩子的岁数上判断哪个是自己的骨肉。

当和三个孩子抱在一起时,熊某悲痛到哽咽:“我已经不认识他们了”。讽刺的是,八年前,她入狱的原因是拐卖儿童。某种程度上,她给其他家庭造成的伤害,如今原样地还给她了。

因犯拐卖妇女儿童罪,熊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她被逮捕的时候,三个孩子当中最大的10岁,最小的才2岁。被捕后没多久,她的丈夫意外去世,三个孩子由丈夫的弟弟、弟媳抚养。弟弟、弟媳家境贫寒,加上身处外地,不便带孩子前来接见。

自从被捕之后,熊某就再也没见过孩子,这次亲情拓展见面会,她的三个孩子都来到现场,这让她又惊又喜。

当天活动结束后,熊某向民警表达了心中的感激。“真的非常感谢警官,感谢监狱提供了这个机会,也非常感谢志愿者们。我今后会更努力地改造,好好赎罪,不给家人、社会和国家添负担,争取早点回家。”

改造是赎罪的开始,和熊某有相同身份的服刑人员需要积极改造并向前看,她们的孩子也需要更加阳光的未来。

早日回家照顾双亲和智障儿子

“你瘦了,要保重身体!你是家里的顶梁柱,要争取早点回家,我等你来接我。”

眼前这对五旬夫妻,入监后从未见面。今天,他们珍惜这难得的相聚,紧紧依偎着,执手相看泪眼,自责难当。

陈英与丈夫林秋从小青梅竹马,大学毕业后一个分配到县城某学校,一个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有着令人羡慕的生活。2009年,因受经商朋友蛊惑,夫妻俩为一虚假项目非法融资,最终锒铛入狱。

入监后,陈英一家陷入困境。除了多年积蓄打了水漂,智障儿子也只得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照看。祸不单行,去年父亲罹患食道癌,年逾古稀的母亲一人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每每想到这,陈英就悲痛欲绝,夜不能寐。

“刚下队的时候,由于落差太大,精神状态差到极点,分监区长左琳和管教民警袁芬经常找我谈心,教育开导我,帮助我树立改造信心。我身体不好,还动过腰椎手术,走路很不方便,监狱警官对我不离不弃,经常找我谈心还帮我治病,我非常感激!”面对记者,陈英滔滔不绝说起了管教民警如何对她关怀备至,表示要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回家照顾双亲和儿子。

亲情帮教是监狱改造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帮助服刑人员走向新生,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女子监狱高度重视亲情帮教工作,于2018年成立监狱教育援助中心,深入推进“穿墙引线”等各类社会帮教工作,近年来共举办各类大型帮教活动90余场,受帮教人数超过6000人次。

0 阅读:1

程远沁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