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案作为一桩经久未破的悬案,多年来备受社会质疑。
我想这不光是办案机关的痛,法治进程的痛,更是我们中国社会发展的集体痛魇。
2013年,北京警方曾通报称,由于案件证据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最大努力,但案件仍未能侦破,并表示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
如今朱令已然离世,但该案的唯一嫌疑人孙维(孙释颜)却逍遥在外,快乐人生。
我看到有人说,朱令案将会是背负在孙维等一干人身上的枷锁,让他们终生负罪,生不如死。
呵呵,恶毒的人岂能有恶毒感,相对于它们,人类的目光终究还是太善良了。
而善良人口里的“让他们终生负罪”,也只不过是善良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世界就这么大,在满世界的舆论指压下,就算是孙维是清白的,与朱令案是毫无关联的,恐怕此时它也会崩溃到痛不欲生。
但恰相反,从外媒报道看,它前些日子还去了日本滑雪,看似心情很好,未受一丝一毫的影响。
中国人常讲,唾沫星子是能淹死人的,可满世界的唾沫星子就是淹不死一个孙维。
为什么淹不死?因为唾沫星子能淹死的,都是内心良善的人,它淹不死没皮没脸的货色。
这也十分的说明了一个问题,孙维这个女人,绝非善类,它的狠毒心劲,也绝不是寻常人类能比的。
既然道德打败不了它,那法治行不行?
从当年北京警方的通报看,法治已经败了一次。
朱令去世后,呼吁“重启案件”的呼声此起彼伏,这里面有专家,有学者,更多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群众,当然还有律师,甚至还有借此蹭个热度的极个别“无良律师”。
世界都在等一个真相的揭示,在等中国法治进程的答案。
那朱令案的重启到底有没有可能呢?
答案是肯定的。
但重启该案却有几个黏黏糊糊,无法绕开,不能不说却又说不清楚的前提制约。
第一,当年的办案机关到底有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有!我以为是有的。
因为找人说情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现实传承,今天是这样,在当初那个年代更是这样。
只是,说情的结果有没有影响到办案结果?
这个,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往往不到一定的历史时刻,是永远也说不清楚的。
还有,侦办条件,侦办环境,包括侦办人员的能力和水平,这些都可以归结于“任何干扰”。
不然,为何证据会灭失?当年的办案机关可以站出来详细谈一谈。
包括后来的,孙维的彻底改头换面出国,听说连身份证号码都改掉了。
这相当于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了孙维这个人,只有一个叫孙释颜的人。
这是怎么做到的?有关部门也可以站出来谈一谈,但请切记不要拿历史原因和时代因素来说事。
第二,原始的物证一句“灭失”就不在了,那原始的案卷还全不全?
当然你有你“灭失”的理由,但责任的问题谁来谈?责任的后面又会是什么?
这里只有一句话,希望原始的案卷幸好还都在,而且还都是原始又完整的。
第三,办案机关的意愿和决心究竟有没有?
已经看的很清楚了,我们的人民群众,包括整个世界的意愿和决心是明确无误的,那就是要替朱令,或者说是替我们自己挖清真相,讨回公道。
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办案机关有没有决心站在公平和正义的一侧,站在人民意愿的一侧,重启该案,立志侦办,还朱令一个公道,还世间一份清白。
可记得,我们的侦办机关是叫“人民公安”。
如果这份意愿和决心都没有,不能或是不敢重启该案,那前者第一、第二的可能性,会不会就是一种稀里糊涂的存在。
无法也不能说的清楚,但又不得不碍于和重视第一、第二的原因。
总之,案件没破,所有的质疑都属合理,都该正视。
当然了,也不要拿法治话语的关关节节来替嫌疑人开脱,如果有人一定要站出来开脱,那就请讲出真正的嫌疑人是谁。
朱令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朱令案尚在人间,那些狰狞又丑陋的人皮还在自鸣得意,耻笑清白。
想一想,谁能不急,谁又能不气?
这是法治之殇,更是中国之痛。
重启朱令案,我愿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