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商量”第三十一期之科技助力,推动农村公路管护升级

掌上青岛 2024-06-20 10:32:51

农村公路“三分建设,七分管护”。加强管理、养护是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在调研中发现,自2021年以来,青岛积极探索深化农村公路管护长效机制,农村公路管理能力和养护水平显著提高。但在部分地区,仍存在基层公路养护管理机构不健全,养护专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问题,一些乡道、村道路面损坏不能及时修补,道路沿线环境较差,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

李宪宝认为,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四步中,“管理好”是手段,“养护好”是保障,只有管好、养好,农村公路才能真正发挥好作用。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健全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加大人员资金投入,强化路政管理职责,增加基层人员技术培训,把农村公路管护工作做实做细。“农村公路线长面广,智慧化管护是大势所趋。去年,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提升公路养护业务数字化水平,推动智慧养护。青岛应加快相关工作进展,探索搭建农村公路综合一体化平台,准确掌握农村公路的各项数据,科学制定计划,实现道路全生命周期管理。”李宪宝说。

在协商活动现场,即墨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科技信息科科长孙冰介绍了即墨区开展农村公路智能化管护的经验。即墨区智能化养护管理系统以厘米级高精地图为基础,通过对辖区2800余公里农村公路网的道路路线及公路附属设施进行数据采集并加以分析、整合,最终构建起一个由具有14.3万余条公路网基础信息的数据库、6大业务模块、10个应用场景组成的农村公路智能化养护管理系统框架。在“智慧”的加持下,农村公路路产清晰、巡查便捷,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大幅提升。

即墨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科技信息科科长孙冰接受记者采访。

匡明如特别关注农村公路环境卫生问题。“农村公路环卫工作由属地负责,相关区市应加大对相关街道和社区的督查、考核力度,通过暗访、巡查、通报等方式督促责任单位尽职履责。”匡明如认为,维护农村公路环境离不开广大村民的支持和配合。她建议青岛借鉴外地经验,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制定爱路护路村规民约等多种措施,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四好农村路”的管理与养护。

“在走村串巷中,我发现很多村路都存在反复开挖问题,道路回填施工又不够规范,以致道路寿命大打折扣。建议乡镇政府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把控,尽量将相关施工合并开展,避免出现道路建好不久就二度开挖的窘况。同时,加强施工监管,努力做到高标准施工、高标准回填。”李锡明说。

司家来表示,市交通运输部门正在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健全“区(市)指导、镇(街道)负责、市场养护、环卫保洁”的农村公路管护机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的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体系。同时,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养护工程,2024年计划实施路面状况改善工程800公里以上。(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武 摄影 杨志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