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公长孙无忌何德何能位居凌烟阁功臣之首?

史珍香聊史 2023-11-29 01:21:56

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就想模仿前朝杨广那样给功臣画像以表其功。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有十二位老臣已经相继离世让太宗更加坚定了立画像的决心,于是唐太宗李世民赶紧跟几个心腹大臣商量此事,并最终根据所有功臣的功绩进行了一系列的排位。还在世的一些老臣当时就座不住了纷纷抓耳挠腮对于自己的排位高低争吵不休,最后为了公平所有人都不得参与排名全权由太宗一人决断。

名次虽然还没有排出来但人选已经定下了,当太宗命令大唐第一画师阎立本前去各个功臣府邸的时候别提有多热闹了,大画师阎立本到每个功臣府邸前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目的就是为了留个好印象让画师把自己画的神气一点。

当画师阎立本作画之时被画的功臣瞬间雄赳赳气昂昂的保持最佳的姿势一动不动,要知道这些功臣大多都上了年纪了,但为了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后人也是拼足了老命。当所有画像全部摆在太宗面前时太宗也不由得为之赞叹不已,最后经过太宗的深思熟虑之后才艰难的把位置排好并告知众臣排位不分先后,但明眼人一看名单也都心里有数选择了默不作声。

图片来自影视剧照

当看到凌烟阁功臣第一位便是当朝长孙皇后的兄长赵国公长孙无忌,一石惊起千层浪顿时一群老臣之间有服气的也有叹气的纷纷议论不休,但老臣之间更多的是充满酸味的揶揄。但论资历他还是能说的过去的。首先他是当朝皇后的亲兄长属于外戚,再则他是文武百官之首位高权重,加上跟随李世民多年功劳也不小排第一确实说得过去。

当然也要看长孙无忌到底做了哪些功绩才让他安稳的坐到如今的位置,我大概分析为以下几点:首先他是李世民最坚定的拥护者和最信任的人,加上发小与大舅子的双重身份在那里摆着确实够分量。其次他现在是文官之首百官没有敢反对的,更何况他是太子的亲舅舅肯定会毫无保留的支持下一代储君为李唐江山尽心尽力。

图片来自影视剧照

长孙无忌是隋朝开国猛将长孙晟的长子出身于世家门阀,但随着父亲的早亡他也被同父异母的兄长赶出了家门。无路可去的他便带着自己的妹妹投到了舅舅的门下,长孙无忌的这位舅舅也属于名门望族实力雄厚,从此长孙无忌就在高士廉的谆谆教导之下渐渐羽翼丰满。

长孙无忌并没有因为家门不幸而垂头丧气,反而愈加刻苦的钻研兵法权谋之术,期望将来能有一番大作为。他年轻的时候经常跟同龄的李世民一起玩耍,由于两个人见解相同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他舅舅高士廉见李世民面相英武不凡未来不可限量,本着娘亲舅大的原理就做主把长孙无忌的妹妹许配给了他。

图片来自影视剧照

当李渊在山西晋阳起兵反隋势如破竹攻入关中占据长安的时候,长孙无忌第一时间前往长春宫拜见李渊,当时长孙无忌已经小有名气加上跟李世民相熟,于是高祖就顺势把他安排给了李世民。

大唐初定之后秉着嫡长子继承制高祖就选定大儿子李建成为太子,但秦王李世民的呼声很高很多人为他鸣不平,让太子李建成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再加上老三李元吉的不断挑唆太子终于对李世民动了杀心。

图片来自影视剧照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商量之后决定劝李世民先先手为强,李世民面对他们两人的不断劝说也是一直犹豫不定。“玄武门之变”前期太子李建成不断的分散秦王府势力,李世民深切感受到太子的杀心决定先下手为强,最后经过精密谋划并在众人齐心合力之下顺利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

长孙无忌一直都是谋臣里面最坚定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人,李世民顺利登基之后便首推自己的这位头号功臣担任了吏部尚书一职。长孙无忌深知外戚专权的危害唯恐被猜忌就多次进言请辞,李世民不仅不允许还把那些弹劾他的奏章拿给他看,由此可见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凌烟阁排位的高低不只看唐初功绩更看在“玄武门之变”中出力的多少,因为没有玄武门之变就没有李世民如今的皇位,后面的几个排位较高的功臣或多或少都跟“宣武门之变”有些关联。

1 阅读:540
评论列表
  • 2023-11-29 09:25

    这哥们要是早点急流勇退就算是个很完美的能臣,,,,

史珍香聊史

简介:一个纯粹的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