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观念里,孩子越早学会走路就意味着发育越好,所以在七八个月大时,家长对他们的爬行并没有足够重视,而是过早地通过学步车帮助其学习走路。
殊不知,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却为孩子日后感统失调埋下了隐患。大量研究表明,孩子爬行不足,出现感统失调这一行为心理学障碍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很多孩子上学后,出现脾气暴躁,好动不安以及眼球飘忽不定等多种问题,其实都和他们小时候爬行不足有很大关系。为什么爬行不足会影响感觉统合的发展?爬行的魔力到底在哪?听老岳跟你说:
爬行是各种感觉器官、躯体运动器官(比如皮肤、四肢、腰、胸、腹、颈、头)之间同时或者相继协调配合的整体性、综合性活动。
尤其孩子在爬行过程中,会获得非常强烈的双侧肢体刺激,这些刺激可以促进他们大脑皮层中心沟的形成和大脑双侧功能区的分化。
随后,他们大脑各部位功能区才能专职化,他们的身体才能获得大脑更明确的指令,同时,身体传达给大脑的信息也才能更正确更有效的获得解读。
可以说,爬行是非常复杂的感觉统合学习过程,更是孩子在早期非常重要的高级“智力”活动,对他们日后的认知、语言等的发展意义非凡。
爬行的意义1、促进大脑双侧分化
爬行可以说是幼儿首次进行的比较复杂的身体双侧协调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给他的双侧肢体都带来极强烈的刺激,从而促进他大脑皮层上中央沟的形成,为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大脑双侧)的分化提供有利条件。
只有这样,他的大脑皮层上的各个功能区才能进一步实现专责化,对来自他身体的信息进行更正确更有效的解读,也为他的身体下达更明确的指令。
所以,如果孩子小时候没爬够,便很容易出现大脑双侧分化不全(大脑功能区不能专责化),大脑经常模糊而混乱地指挥身体,其外在表现就是身体大片用力及不该用力的地方也用力。
例如,写字、画画的时候手臂、肩部、颈部和头部一起用力紧绷等,如此一来,孩子的身体肯定很快就会没力气了。没力气,哪还能继续坚持?
所以你会发现,他们常常写(画)不了多久就会“罢工”,转而去做别的事情,看起来很没有耐心。
2、刺激前庭觉及各前庭器官的发展
很显然,每个孩子在爬行的时候,因为身体位置比较低,如果他想要获得更宽阔的视野就必须把头高高抬起。而前庭神经核正好就位于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也就是后颈部稍微往上的位置,所以爬行的动作,正好就能很好地刺激到前庭觉,促进前庭觉的发展!
同时,在爬行中,各个前庭器官也都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以眼睛为例:孩子在爬行时需要通过眼球的上下左右转动来观察环境,而这样的转动,自然可以锻炼到眼肌,帮助孩子发展起较好的视觉聚焦、视觉追踪等能力,避免他在日后出现写反字、跳行漏字等视觉功能不足的情况。
反过来讲,如果孩子早期错过爬行或爬行不足,那么他的前庭觉就得不到很好的刺激,前庭器官(主要是视觉器官与听觉器官)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在学龄期便很容易在视听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
3、锻炼肌肉张力和骨骼支撑力
很多家长误以为只要给孩子提供充足的食物营养,他就能长得壮,长得结实。殊不知,如果没有早期足够量的爬行,没有在爬行中锻炼起较强的肌肉张力和骨骼支撑力,他还是会因为没有力量,身体力气不足而经常喊累。
没错,只有孩子在爬行敏感期内充分的爬行,他的原本软弱无力的四肢才会充满力量,他才能进一步在站立行走时轻松的支撑起整个身体。否则,即使是较早学会走路的孩子,日后也很容易出现松松垮垮有气无力的样子(比如有些孩子一上课就喜欢趴到桌子上,在外面站着时也总是喜欢依靠着墙、树木、桌子等)。
实际你说这些孩子真的是没吃饱饭吗?不是的,只是他们的身体肌肉张力和骨骼支撑力不足以帮助他们打起精神而已。
所以,老岳也再次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重视爬行,六岁前尽量让孩子爬够800小时,最低不少于500小时,以免影响儿童各项能力的正常发展!
关注老岳,一起科学育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