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7万做局,骗走乾隆真迹转卖8700万的专家刘岩,后来啥情况?

半月的天下事 2024-06-16 17:59:06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前言

鉴宝是件技术活。不仅专家要聚精会神,就连持宝人也捏一把汗。毕竟,能不能一夜暴富就靠它了。

但如果专家特意做了个局,为的就是骗走你手中的真迹,你又作何感想呢?

这事情还真就让郑州市民朱先生碰上了。

朱先生拿着传家宝去鉴宝节目,被专家称是赝品后花了17万元买走,可后来居然发现专家转手把自己的宝物卖了8736万!

朱先生发觉自己被骗后找专家对质,可专家不仅没反悔,还大言不惭地说两人之间是“自愿交易”。

朱先生气不过。于是就和这个专家走上法律程序,打了官司。

这专家究竟什么来头,这么猖狂?朱先生到底能否讨回公道,拿回宝物呢?现在,这个专家又怎么样了?

家藏珍宝

朱先生是一个普通的郑州市民,但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家里有一个传承了好多代的传家宝。

这个传家宝不是别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嵩阳汉柏图》。

据说这个是清代乾隆皇帝的真迹,当年乾隆皇帝40岁,为了仿效尧舜禹巡狩“五岳”之典,他专门安排了一个规模盛大的活动。

行至嵩山,入嵩阳书院,看到书院中巍然耸立着三棵柏树。这柏树来头可不一般,它们是曾经被汉武帝封过“将军”的三棵柏。

登上嵩山,看到汉柏,乾隆的兴致大发,命人拿来纸笔,当场大笔一挥,金印一盖,便成就了这幅《嵩阳汉柏图》。

朱先生看着自己手里这个传家宝,之前父母传给他时说这是真品,但他一直半信半疑:乾隆皇帝的真迹,怎么可能落到自己手里?

好巧不巧,有天,朱先生打开电视想消遣一下,便随意调了个频道,看了起来。频道里播的正是当年大火的鉴宝节目《华豫之门》。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便勾起了朱先生多年以来的怀疑,眼看一个个持宝人登上台等专家鉴赏,朱先生也想试试。

如果是赝品,自己也不痛不痒,如果是真品,那他从此就再也不用为自己的吃穿用度发愁了。朱先生决定带着自己的传家宝参加节目,可他也没想到,这一参加,便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身陷骗局

朱先生报名参加《华豫之门》后,很快就收到了节目的通知,让他按时带着宝物到北京参加节目。

朱先生满心欢喜的来到北京,一进到节目现场,就看到一个眼熟的面孔。居然是他在电视上看到的鉴宝专家,叫刘岩。

平日因为家里有宝,所以朱先生也经常留意这方面的消息。刘岩真的可以被称得上是一个资深专家,他曾经在首都博物馆做过鉴赏工作,还在多家大型拍卖公司担任资深顾问,这样学识渊博谈吐不凡的专家,朱先生一直十分信任。

看到平日里出现在电视里的人现在在自己眼前,朱先生不禁放下心来。把宝物交给专家准没错。

终于轮到朱先生了,朱先生拿着自己的《嵩阳汉柏图》请刘岩鉴赏。刘岩上下打量这个传家宝,又前前后后看了很久,特别仔细。朱先生也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

虽然本身对真假就半信半疑,但谁没有一颗一夜暴富的心呢。可是,当朱先生听到专家刘岩的话时,本来还抱着一点希望的心沉了下来。

“你这个东西不是真的,是赝品。但是仿造的技术很高级,在赝品中能排个数一数二。”不管仿造技术怎样高级,但假的就是假的,朱先生心如死灰,准备带着传家宝下台。

可就在这时,刘岩却突然出声挽留朱先生:“你这东西虽然是假的,但刚刚我也说了,它仿造技术很高级。这种东西,就算不是真品,在懂行人那里也是比较抢手的。”

听见刘岩这么说,朱先生顿时两眼放光,连忙问能卖多少钱,一夜暴富的美梦又重新做了起来。殊不知,眼前的这位专家正在一点点把自己圈入骗局中去。

刘岩对朱先生说,这种赝品一般在市场上能卖到3万元。虽然3万元说少也不少,但和那些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宝物相比,还是差得不少,朱先生又沮丧了起来。

这个时候刘岩又说话了:“你从河南大老远跑过来也挺麻烦的,这么白白回去可惜了。要不这样,我这边有点门道能帮你介绍一下,估计能卖上个两位数。”

这话对朱先生来说可谓是天降喜讯,他连忙感谢刘岩,两个人约着晚上在朱先生订的酒店里详谈。

在酒店里,刘岩向朱先生介绍了具体情况,说这人是他的朋友,平常就爱收点以假乱真的赝品,如果是他,应该能够以两位数收走朱先生的宝物。

除此之外,两人还拉了点家常,朱先生越发觉得这个专家和蔼可亲,值得信任。于是,两人约好在几天后带上传家宝,一起去见刘岩给介绍的门道。

当天,三人见面后,买家看了看朱先生的《嵩阳汉柏图》,开出了12万的价格。朱先生虽然觉得这个价格不上不下,但比起3万来说确实多了不少,正准备拍板同意时,刘岩却说话了。

“这个东西伪造的技术太高,连我都差点被骗。人家大老远跑过来也不容易,12万是不是有点少了?”

买家看在刘岩的面子上,思考了一会儿,欣然点头。这下可轮到朱先生欣喜若狂了,本来说是3万,后来又说12万,最后居然以17万元成交了!这下他可赚大了。

朱先生握着刘岩的手,频频鞠躬:“要不是您,我这个东西肯定卖不出这个高价!”他非常感激刘岩,不仅知识渊博,还是个热心肠!

朱先生抱着17万块钱回家了,心里乐开了花。可令人意外的是,未来的他会因为这趟“鉴宝之行”吃尽了亏。

幡然醒悟

朱先生回到河南,四处告诉亲朋好友们自己在北京碰到了一个热心肠的专家,他帮忙把本来只能卖3万块钱的赝品卖到了17万,自己遇到他简直太幸运了!

亲朋好友听了这话,也纷纷称赞专家刘岩。有了17万,朱先生的日子也过得宽松了不少,很快,一年过去了。

自从登上鉴宝节目之后,朱先生就经常看宝物拍卖节目,想着自己能不能试着淘到个真品。可有一天,正当他如平日一样看着节目时,一件眼熟的宝物却出现在眼前。

朱先生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上前几步凑近电视仔细看。这一看,令他大为吃惊:拍卖的宝物不是别的,正是他一年前以17万元的价格卖出去的《嵩阳汉柏图》!

赝品怎么会有人愿意拍卖?眼看着数字一点一点往上涨,最后居然以8736万元的高价成交了!

明明说是赝品,自己17万元卖了出去,这会儿怎么卖上了千万高价?朱先生终于恍然大悟,能解释这个问题的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自己被骗了!

回想起来当时专家刘岩的行动也很可疑,专业的人怎么可能和持宝人私下联系,又一次次故意抬高价格呢?不过,朱先生也产生了一个疑惑:这位叫刘岩的人确实会鉴宝,也上过电视,难道他真的是个骗子吗?

真相大白

朱先生想方设法和刘岩取得了联系,怒气冲冲地说自己被骗了,结果对方不仅不道歉,而且态度还极为嚣张。

刘岩说那场交易本来就是你情我愿,哪来的诈骗。朱先生听了这话,心里憋了一肚气,和刘岩走上了法律程序。两人打起官司,朱先生希望得到赔偿。

结果,在朱先生雇的律师的调查过程中才发现,这个刘岩根本不是什么专家,他冒用别人的名号,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子!

原来,还有另一个叫刘岩的人,而这个人才是曾经在首都博物馆工作过的顶级专家!这个假刘岩本身也会一点鉴宝,但水平远远不及真刘岩。看着古玩交易之中的巨大利益,假刘岩便动了歪心思,这才想出冒名顶替设局骗人的法子。

而真刘岩呢,俗话说“真才实学不外露”,他一直为人低调,从来没上过什么鉴宝节目,这才被人钻了空子。

不过,虽然朱先生把假刘岩告上了法庭,但由于交易过程确实是你情我愿,连签字画押也都有,找不到确凿证据,法院也没办法定假刘岩的罪。朱先生的传家宝还是没有要回来。

不过恶有恶报,此事一出,假刘岩冒名顶替的事情败露,他在鉴宝界再也混不下去了。很多新闻媒体都报道他的丑恶嘴脸,引起众怒。

假刘岩也只好灰溜溜地离开鉴宝界,改回真名刘忠红,遭到万人唾弃的他,估计在舆论下也不会好过吧。

结语

虽然朱先生的传家宝没有找回来,但假刘岩的身败名裂,也让他觉得这官司打得值了。

其实,古玩市场本身就容易发生诈骗事件。一件宝物,你说是真他说是假,水分很大。这件事情,让我们再次深深体会到古玩界的水到底有多深!

以后在鉴宝这方面啊,还是要多长个心眼。但这件事情背后反映出的问题确实引人深思:为什么假刘岩可以在大众面前“为非作歹”这么久?又为什么冒名顶替的人可以登上电视节目?是节目组没有做好身份核查,还是有别的原因呢?

看到这里,各位看官对假专家鉴宝诈骗这件事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家传古画被鉴为赝品17万卖出 一年后拍出9000万 人民网 2012年12月25日07:23

环球网:古画被专家鉴定为赝品卖17万 隔年拍出8700万 2012年12月24日 10:42

中国新闻网:乾隆御笔被17万卖后拍出8736万 原主人起诉鉴宝师 2013年01月08日 16:00

0 阅读:9

半月的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