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发有多厉害?实行出口管制,连美国都依赖我国零部件进口!

游龙科普 2024-07-30 18:19:17

声明:本文内容是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信息来源,请知悉。

5月底,海关总署、商务部等三大部门签发公告:中国航天航空发动机等装备实行出口管制。这让大众大感震惊,而通用公司表示自己的70-80%的零部件需从中国进口。什么时候我们居然已经掌握如此高端的航空技术?中国航发的春天即将到了?

中国航发有多厉害?

很多人对于三部门所发布的限制航空发动机的文件感到困惑,中国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航空发电机?而且这么厉害,需要限制的程度?

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不仅研发出自己的航空发动机,而且在航空发动机工业体系上还有着不错的竞争力。

这并非夸夸其谈是,一位来自美国通用公司的高层就曾表明,通用发动机有大约8成到9成的零部件需要中国制造,如发动机机匣、高压转子轴等等,都是在中国完成制造的。

而中国这波限制,对于通用来说是非常苦恼的,毕竟很难有如此庞大且完整制造链的国家可以替代中国。

因此,在通用公司看来,已经拥有如此产业链的中国不可能造不出航空发动机。它就像一个潜在爆发点,只要予以时间一定会产生巨大突破。事实上,这两年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也确实如此。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飞机的心脏,其研制的复杂性和难度非常之高,有着“工业皇冠上明珠”的美誉。如此高难度的技术,长期以来也是牢牢把控在发达国家手中,如美国通用电气、普惠公司等,他们的市占率可达到97%,基本已经形成垄断的局面。

从目前市占率来看,我们的航空发动机可以说完全没有优势。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成功研制出自己的航空发动机,打破了这一局面。

首先,我国无论在军用还是民用上,都研制出国产的航空发动机,这是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

在军用方面,作为我国唯一能够自主研发全谱系的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企业——航发动力。目前,该机构已经具有研制涡扇发动机的能力,这可以在四代机和大型运输机上使用。,此外,在五代机发动机上,航发动力也具备预研能力。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WS-15(太行改进型)和WS-20(涡扇-20)等新型发动机,

其中,涡扇-20的推力范围为1.3万-1.6万千克力,尽管和世界领先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但为后续研究我国隐形战斗机奠定了基础。

在民用领域,就不得不提到中国自主研发的长江1000,该发动机牵涉到我国国产大飞机C919的完全国产化之路。目前,CJ-1000A相关测试正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预计在2025年完成全部测试,并开始批量化生产,正式换装我们国产大飞机C919。

此外,我国国产洲际大飞机C929也安排上了,与之相对应的发动机CJ-2000,也正在积极研发中。而装载CJ-2000发动机的C929其最大航程可以达到1.4万公里。

至此,我国成功迈入可自主研发生产大客机的国家行列。

我国航天航空发动机真的崛起了吗?

首先我们需要说明的是,没有这份管制我们航天航空发动机对于世界市场来说就十分重要。只是管制让这份重要性更加突出了而已。

我们得来看看这份管制名单涉及的对象:除却发动机技术外,制造先进飞机和航天器的关键材料和技术,也在这份管制名单中。其中一种名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物质,是军用飞机必备的材料。此前,美国如果要用,基本都是依赖中国进口,如果没有它连王牌战斗机F-35的建造都有可能停摆。

除了这种纤维,作为发动机叶片制造必备的材料“高温合金”,也在本次的管制名单上。根据通用公司高管透露的信息显示,通用研发的发动机中,不少叶片都是直接在中国定制。

现在中国不仅禁了这成品,还禁了原材料和技术。成品进口不了,进原材料自己制造也不可能,想要找些“冒牌货”或者“山寨品”更不可能。这对于美国航空产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事实上,不仅是这两种原材料,这些被限制出口的零部件中,有高达80%的比例最终流向了美国航空企业。例如前文提到的美国通用公司,其占据了全球六成的航空发动机市场,而它在发动机零部件方面,也高度依赖中国企业。这一现象侧面说明中国在世界航天航空发动机中的重要地位。

那么有人说,难道这些国外企业就没有想过找个“替身”吗?

并非没有,但是综合对比后他们依然选择了中国企业,第一中国零部件讲究性价比,品质稳定,准时交货,而且价格也处于一个合理范围。就是从成本和企业口碑考虑,选择中国零部件都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第二就是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方面,确实有很高的制造水平,而同一梯级的基本没有可以和中国“打”的对手。

对于国外如此,不断进步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对于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何作用呢?首先,我们正在积极主动的推进发动机国产化的水平。在过去,中国航发是很多老航发人心头的一根刺,不仅与世界顶尖水平有着一定的差距,而且不少战斗机、大型客机的制造装配的还是进口的发动机。

然而,近年来,我们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与世界一流水平正不断缩小差距,摘掉“心脏病”的帽子绰绰有余了,部分零部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我们甚至还触摸到了航发的核心技术,从设计到材料再到加工,都完成了自主可控。

就拿我们卡美国脖子的涡轮叶片技术来说,我们的高温合金材料流向了美国企业,通用更是直接找我们订购,这是得到了行业大佬认可的级别。曾经被瞧不起的技术,如今反倒是他们要找我们购买了。

此外,中国在航发领域的进步,可谓是软硬兼施。我们已经具备综合设计、制造、试验以及系统集成等多方面技术。例如设计领域,我们可以通过三维建模、仿真分析等方面,帮助航发研制进程,这对于世界各大航发研究机构来说,可是大大的裨益。

随着中国在这一领域不断深耕深挖,对于进口零部件的依赖度正逐渐下降,打造出完整的航空产业链指日可待。同时,在“走出去”过程中,我们也在同国外优质企业和航司交流,了解市场行情,推进创新让中国航空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航发正高速发展,让国产发动机晋身世界顶尖水平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当然,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如今实力不俗,但是与通用、普惠等世界顶尖的航发制造企业仍有不小的差距。

中国航发崛起面临的挑战

总的来说,中国航发崛起将面临来自技术、贸易环境的挑战:

首先,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中国航发发展迅速,但是国产发动机CJ-1000A还没有完成所有测试,最终装配上市。而且装配后会有怎样的效果,至今也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和发达国家确有差距。

同时,作为航天航空产业的“心脏”,坐拥航发专利和技术的企业,肯定不可能公开或者免费给我们。这就是所谓的技术壁垒,在这样的状态下想要拥有自己的发动机,我们只能长时间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试。而且这些拥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已经占据了世界大部分发动机市场,想要分一杯羹,我们不仅有技术有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其次,零部件出口限制与国际贸易限制。为什么我们好好要开始对航发技术进行管制,第一是为了保护我们研发成果,更关键的是给美国频频的“出手”,进行反制。这也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发所面临的国际贸易局势并不友好。

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中国航发要更加谨慎地处理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同时,中国航发还应寻求多元化出口渠道和市场布局,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风险。

想要实现航天航空发动机的崛起,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首先,肯定还是要在技术上下功夫。在航发研究上,我们属于后来居上。在面对先发制人的态势下,我们只能在技术上更胜一筹,才能有法子抢占市场。

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大这一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还得和国际先进企业交流合作,吸收和借鉴他们优秀的经验和技术成果。

第二,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中国的航天航空产业链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完整度和覆盖率是世界上领先的存在,这点从美国企业八九成零部件都从中国定制,就可以知晓。在这样先天优势下,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产业整合成一个高度协同的产业体系,打通上下游比配,实现共同进步和创新。

通过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中国航发将能够形成更加完整、更加高效的产业体系,提升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第三,打开国际市场和打造自己的品牌。国际市场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我们需要打造高质量,不断强化品牌效应,研发出属于自己的航空发动机。

中国航发正在崛起之路上,当然想要真正立足世界顶尖水平,我们仍然有很场的路要走。对此,你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

【1】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有关物项出口管制政策应询答记者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首度全景式呈现 中国航发携多款商用航空发动机亮相上海商用航展|来源:航空产业网

【3】首度全景式呈现 中国航发携多款商用航空发动机亮相上海商用航展|来源:中国民航网

【4】【奋进新时代·展品背后的故事】国产大飞机 强劲“中国心”|来源:光明网

2 阅读:726
评论列表
  • 2024-07-30 22:38

    提高数信价格再出口

  • 2024-08-02 10:22

    嗯,可牛了,厉害的不要不要的

游龙科普

简介:谢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