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谈闭关锁国:根本原因是皇帝对丧失皇权的恐惧

爱吃凉历史 2024-11-02 01:31:13

在中国近代史的排版当中,开辟近代史的第一章历史是鸦片战争,而导致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最大原因,则是因为当时腐朽的清政府,由于多年的闭关锁国,已经无法形成对外面列强的威慑,也因此引来了外敌的觊觎和垂涎。

实际上,清政府的固步自封,早就引起了清朝不少内部大臣和学子民众们的关注,这当中,有一个著名的文学家曾经对其进行了评价,认为清末坚持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实际上就是皇帝对于可能丧失皇权的恐惧。

实际上,这位敢于评价皇帝的文学家,在清末历史当中也留下了鼎鼎大名,而他就是梁启超。

说到梁启超,很多人都会想到他的另一个更加著名的历史事件,那就是和康有为一起主导的戊戌变法运动。尽管这场维新运动仅仅持续了一百天便不得不宣告结束,可是,梁启超的名字和他的能力,被就此写进了历史当中——

一、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梁启超,广东新会人,由于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士绅,梁家在当地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四岁起,梁启超就跟着祖父读书识字,在开蒙的过程当中,梁启超的祖父经常以史为典,用宋朝和明朝的灭国历史,给梁启超普及爱国思想,而这些历史和思想,也给梁启超的一生留下了深远影响。

童年时,梁启超用自己的“天才”,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九岁能成文,十七岁高中举人,之后不久,他开始跟随康有为学习,也因此接触到了更多有关批判清政府腐朽与昏聩的思想。

其实,比起政治,梁启超在文学上的成就更加耀眼。

光绪二十一年,梁启超赴京参加会试,正遇上《马关条约》的签订,学子们群情激奋,在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带领下发起了“公车上书”运动;

同年6月,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梁启超成为了报纸的主要撰稿人。他“日日执笔”,在报纸上痛陈利害,呼吁民众们革新变法,寻求一条新的出路,很快就引起了民众和舆论的关注。

几个月的时间里,梁启超和《万国公报》成为了舆论的中心,在后来的记载当中,“报开两月,而舆论渐明”,那些学子和士大夫们,也在梁启超的文章里“渐知新法之益”,梁启超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入京举子,一跃成为了广为人知的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

《万国公报》的热销,让更多的学子士绅们找到了一条救国的出路。在这之后不久,上海也开办了《时务报》,梁启超再度应邀为《时务报》供稿,也在这张报纸上留下了一系列流芳百世的文章,其中尤以《变法通议》和《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两篇文章引人关注:

《变法通议》当中,梁启超慷慨陈词,犀利地指出当时“法何以必变”的问题;

而在《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一文中,梁启超又提到:“防弊之心乌乎起?曰:起于自私。”其中的话题直指当时愚昧的清政府,认为清政府为什么“防弊”,正是皇帝和慈禧太后“自私”地想要永久地握住“皇权”,才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由于梁启超文笔上乘、情感浓郁,所以,在梁启超加入《时务报》后,时务报的销量大增,很多人都奔着看梁启超的文章而来,这自然引起了那些反对维新派的人们的愤怒和嫉恨,其中就有当时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

在张之洞等人的打压下,梁启超被迫来到了湖南,在长沙的一所学堂当中担任总教习的职务。尽管远离了报纸,可是梁启超却并没有放弃对维新思想的宣传,一有机会,他就为学生们讲述新思想的改变,更是不断在教学中“借题发挥”,告诉学生们,如果想改变清政府落后羸弱的现状,就必须要“维新”,从西方思想当中,学习到更多更优秀的制度。

其实,早在“公车上书”前后,梁启超就逐渐意识到,想要救亡图存,想要不再和外国人签订种种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就必须要“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此,他还曾经在自己的文章当中强烈批判所谓的“皇权天授”,认为“君权日益尊而民权日益衰,乃中国至弱之根源”,并且呼吁“君主立宪”,“设议院”以“伸民权”,这样才能改变现状。

可惜的是,当时的清政府由慈禧太后掌权,她坚决否认维新派的想法,双方之间的矛盾逐步累积,终于,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一场变法在北京轰轰烈烈地爆发了——

二、戊戌变法的前后

实际上,早在鸦片战争以后,当时的清廷朝堂中就开始逐渐出现两种派别,一种是以年轻的、锐意维新改革的光绪帝为领袖的“皇帝派”,另一种则是以守旧掌权为主要目的的、以慈禧为领袖的“太后派”;

这当中,作为双方的“领袖人物”,慈禧太后对于日渐成长起来的光绪帝可谓是又爱又恨。爱的自然是她对于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小皇帝”,有着浓厚的“舐犊之情”,而恨的也是这个“小皇帝”,在翅膀硬了以后,就试图开始从她手里夺走权力,而品尝过大权独掌的慈禧,当然已经不愿意再就此将皇权“双手奉上”;

再加上一辈子固本守旧的慈禧,压根不愿意接受西方外来事务对于皇权的“指指点点”,所以,慈禧对于维新派的所谓“君主立宪”的想法深恶痛绝。

反观光绪帝,一方面,他确实希望在自己在位时,能为当时已经垂暮老矣的清政府注入一针“鸡血”,重新带回到堪比康乾的盛世年代,而锐意改革,看起来就像是那能让清政府重新“焕发活力”的“鸡血”;

而另一方面,维新派的革命和变法,也可以帮助他从慈禧手里夺回皇权——至于后面如何慢慢地回收到自己的手里,作为皇帝,光绪帝或许认为自己“有的是办法”。

在这样的前提下,光绪帝会选择支持维新派,似乎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在皇帝的默许甚至于支持的态度之下,尽管有洋务派的大臣们在四处弹劾打压,可是,维新派还是在国内“遍地开花”:

在光绪二十一年前后,全国已经有各种鼓吹改革的组织大大小小将近三百余个,各式出版报刊更是高达三十多种,尤其是在《马关条约》的签订后,各地学子们群情激奋,维新变法,似乎已经势在必行。

光绪二十三年底,德国出兵侵占胶州湾,作为领袖人物之一的康有为赶回北京,带领当地年轻学子们积极组织各种抗日救亡的行动;

次年三月,梁启超也返回北京,很快加入了康有为的种种行动当中。由于文采斐然,梁启超在各处撰文演说,更是不断地给清廷上书,反复强调如果想要拯救国家和民族,就必须要尽快进行维新变法。

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光绪帝力扛慈禧的威压,颁布诏书,宣布自即日起推行君主立宪制度,并广开言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奖励科学发明;

不仅如此,光绪帝还宣布要重用各种维新派的领袖人才,其中包括了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才,并罢免了不少当年“太后派”里的守旧老人。

种种措施一经发出,如同一颗巨石,很快激起层层涟漪,而光绪帝的种种政策,也彻底激怒了慈禧——据传,当时的光绪帝甚至收到了在紫禁城围杀慈禧以便夺权的计划,然而因为消息提前泄露,加上光绪帝始终狠不下心,才最终导致了计划的“流产”。

不过,这样的“犹豫”,也让慈禧和她的“太后派”最终取得了上风。仅仅在三个月后,慈禧便找到机会囚禁了光绪帝,重掌皇权,大臣们开始四处搜捕维新人士,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被迫远逃海外,维新变法宣告失败。

在中国的农历当中,这一年是戊戌年,而也是因此,在后世人的记载当中,这一场轰轰烈烈、连皇帝都参与其中的变法,被称之为“戊戌变法”。

三、清廷最大的弊端

读到这里,或许有人在思考,当年如果“戊戌变法”真的成功了,或者开放国界,洋务革新,那么清政府是否能够多活几年、甚至于十几年,中国的近代史是否会因此而改变,中国人的苦难是否也会因此缩短几年——

清末的中国,真的能再次“雄起”吗?

令人可惜的是,答案是否定的。

实际上,早在康熙年间,清朝就已经开始自行“闭关锁国”,而康熙当年拒绝传教士,也在历史当中有所记载;

直到18世纪末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结束后,拥有了蒸汽机等一系列先进设备的英国派遣船只和使者远渡重洋,来到了古老的东方古国,想要寻找海外的市场和资源;

可是,由于当时工业革命的“风”并没有吹到亚洲,而在位的乾隆皇帝还处在“四方来朝”“大国天子”的骄傲当中,面对金发碧眼的英国人,乾隆不仅对于他们的先进科技嗤之以鼻,更是要求他们像周边的附属小国一样,对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这一次对外接触也因此不欢而散。

对于乾隆来说,这或许只是他执政生涯中的小小“伏笔”;可是对于已经拥有工业实力的英国人来说,这一趟来华,让他们在见到清廷自负的一面以外,也彻底了解到当时清廷的落后军事实力,这也为后面的鸦片战争留下了一个悲剧的伏笔。

可是,对于当时的乾隆来说,几十年后的事情,他又如何能够预料到呢?所以,在当时,无论是乾隆皇帝还是大臣们,都以为自己只是拒绝了一个小国的邦交请求,甚至于在英国使者们离开了以后,他们在私下里对这群外国人进行了嘲笑也说不定。

而正是这样的骄傲、自负,和对于自己的绝对信任,让清朝早早地就开始闭关锁国,也就此错过了工业革命的最佳时间。一步错,步步错,在这之后,清廷开始落入腐朽和故步自封,最终走向了不可挽回的结局。

另一方面,在当年梁启超所撰写的《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一文当中,也曾经提到过清朝皇帝们对于皇权的高度重视,而这也是在中国这片泱泱大地上多年君主制的深重弊端:

由于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血雨腥风,所以,在登上皇位后,皇帝们对于集权和固权也就更为关注。尤其是皇权能够为各代皇帝们带来的无上尊荣,更是让无数人为之趋之若鹜,而“丧失皇权”,也成为了他们最为恐惧的一点——

毕竟,失去权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尊荣,最可怕的是,在没有了皇权加身后,连生命恐怕都无法再得到保障,这样的结局,焉能让人不为之恐惧、害怕,乃至于拼命固守呢?

所以,在种种原因下,闭关锁国,成为了当时清廷的唯一选择。

光绪二十四年九月,戊戌变法宣告失败。随后,中国走向了破碎和危亡的时刻,那段屈辱的历史,也成为了每一个国人无法磨灭的记忆。如今,国际上风云变幻,而国内却仍然和平、安宁,这是老一辈人用鲜血换来的新中国,也是每一代人不忘历史、砥砺前行所守护的新中国;

而作为中国新一代的主人,我们更应当以史为鉴,在飞速变化的现在,勇敢地拥抱新鲜事物,去芜取精,从中提炼出精华为我们所用。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高、更远,飞向更为广阔的舞台!

参考

《政治家的故事》

2 阅读:16

爱吃凉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