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优化八项制度改革,奠定牛市行情根基

李国魂 2024-04-11 00:46:59

中国经济需要超级牛市

中国股市陷入3000点保卫战的时间已经整整持续了17年。不仅与中国经济形成罕见的背离走势,而且与全球股市接连创出历史创新高的现状完全相悖。要彻底让中国股市走出困境,就要对现存的弊端彻底改革,抱定决心,毫不动摇,在制度改革方面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唯有如此,中国股市才可能奠定创出历史新高的动能。

而目前很流行的一些所谓权威专家秉持着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奇特悖论:谈起中国证券市场为何要有这么多的金融衍生品,专家们给出的理由很充足:因为国外的成熟市场都有股指期货期权、融资融券、转融通、注册制,我们怎么能甘居人后,必须有而且要超越他们;谈起市场极为关切的恢复T+0,废除涨跌停板交易机制的呼声,专家们又信誓旦旦地表示,因为我们的市场还很不成熟,T+0不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绝对不能恢复,涨跌停板绝不能取消,否则,投机之风将会盛行。对这种论调必须坚决予以纠正,绝不可任其负面效应蔓延扩散。

当前,要从根本上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三大原则,核心是夯实保护最广大投资者利益的制度法治基础,中国股市迎来久违的牛市自然会水到渠成。

第一,彻底废除转融通供给制度

当前的中国股市,绝对不可回避存在的做空市场的融资融券转融通、股指期货期权和量化交易,以及相互之间叠加形成巨大做空动能。要想让市场真正走出困境,重中之重是坚决废除转融通供给制度,彻底关闭量化基金融资融券的闸门,切断恶意搅乱市场的补给动能,暂停股指期货期权的交易机制,取缔所有场外与市场交易相关的衍生品,真正从制度和机制两个方面消除人为割裂形成的巨大漏洞。这是重塑中国股市灵魂和牛市的必备条件和关键战役。

巨量融资融券公司数量

而作为A股第一大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公募基金允许参与转融通,不仅将基金将投资者托付的资金买入的投资标的通过转融通出借,其逻辑不仅完全背离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使命,更是与投资机构的职责担当完全相悖,反而更像鼓励市场形成更加庞大的投机和做空力量。

特别是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等作为公募基金的巨头,成为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主力机构,更让大力发展中国公募基金成为充满讽刺意味的噱头。

第二,关闭量化基金融资融券闸门,切断其恶意搅乱市场的补给动能

我们引进量化交易以增强流动性的初衷非但没有实现,反而愈加蜕变成为违背三公原则,滥用制度套利,收割中小散户,扭曲股市生态的沉疴顽疾。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拥有交易机制特权的机构垄断着转融通、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期权、量化T+0回转交易,任意收割散户财富。对比如果不进行有效监管,股票市场、基金市场、期权市场都有可能在高频量化交易中彻底失真。

量化交易的“码农”武器

《证券法》第55条明确规定,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操纵证券市场,影响或者意图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其中规定,单独或者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不以成交为目的,频繁或者大量申报并撤销申报;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而《证券法》和《期货和衍生品法》明确规定中“不以成交为目的,频繁或者大量申报并撤销申报”的交易行为都被明令禁止。量化交易岂能特殊对待?

量化私募的交易和发展,就是伴随融资融券开闸,让券商、量化私募、股指期货三者之间形成交易套利巨大空间,这种追逐利润的天性自然推动量化私募开始加速发展。

借助于程序化的高频交易,自然会产生助涨助跌效果,导致个股波动加大,市场轮动节奏加快。量化交易存在的助涨杀跌效应不断显现。而量化私募高频T+0交易,就是典型的凭借交易制度错配而收割散户财富的核心手段,造成市场剧烈波动。

第三,改革中金所股指期货期权和三大交易所的股票交易机制,无论T+1还是T+0,两个市场做到完全统一

因为转融通、量化交易、股指期货期权的存在,导致中国股市不仅出现期货市场和现货交易市场T+0和T+1两套运行交易机制分别运行,而且,股票交易市场还形成了T+1和T+0回转交易并存的奇葩机制。这种交易机制存在着严重偏移公允性、正当性,甚至和法律相抵触的弊端。

统一现货交易T+1和股指期货交易T+0势在必行

尤其是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竟然运行着完全不同幅度的涨跌停板制度,把同类型同业务同板块股价的分裂走势夸张到极致。就价值功能发现而言,很难从三个交易市场对同等行业股票得出科学合理的估值分析体系。

这些交易机制的漏洞,让量化交易、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转融通同时利用特权的T+0回转交易恶意打压指数做空个股实现盈利的巨大空间。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管理层对实施T+0的解释,很难自圆其说。

2023年8月,证监会认为,目前A股市场以中小投资者为主,持股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小散户占比96%,现阶段实行T+0交易可能放大市场投机炒作和操纵风险,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大量运用程序化交易,实行T+0交易将加剧中小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不利于市场公平交易。

既然监管者都认为对中小投资者不公,何不对此进行彻底改革?

第四,废除股指期货期权融资融券的准入门槛资金限制

目前,我国股市现有个人投资者超过2.2亿人,占全市场投资者的 99.76%,其中持股市值10 万元以下以及10万元至50万元的小微投资者占比分别为 87.87%、8.12%。

中国股民数量突破2.2亿

但是,目前我国的股指期货、股指股权、融资融券三大交易机制最低50万元的门槛,正好将90%的中小投资者完全拒之门外。

中金所期货期权产品申请交易的资金要求:申请开立交易编码前连续5个交易日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沪深交易所申请期权产品资金要求:申请开户前20个交易日日均托管在其委托的期权经营机构的证券市值与资金账户可用余额(不含通过融资融券交易融入的证券和资金),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融资融券的资金要求:前二十个交易日的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T-1日的,不含B股,不含泰融E借来的资金;包含我公司理财产品;包括港股通股票的市值)。

很明显,将中小投资者拒之门外,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所有的避险机制保护,三项交易机制完全成了保护机构利益的独享专利。废除资金限额进入门槛势在必行。

第五,废除基金摆摊子收费模式,建立与投资者利益绑定考核体系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国内公募基金总规模达27.60万亿元,较2022年12月末的26.03万亿元增长了1.57万亿元,同比增长6.03%。

截至2024年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6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9.3万亿元,总份额为28.02万亿份,注册基金数量为11643只,三项数据均创下历史新高。

2023年,即使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全行业合计收入管理费1356.57亿元,与2022年的1458.87亿元相比,仅仅减少102.30亿元,降幅约7%。2022年大幅亏损的同时,管理费仍然比2021年的1425.87亿元增长2%。

公募基金各项费用

基金业绩和管理费之间呈现的完全失衡状态,投资者基民们该作何感想?

公募基金无疑是目前中国股市关键的投资力量。就目前所体现出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与肩负全民重托的责任要求相比差距巨大。如果不能强力弥补职业信仰、独立思考、价值判断、社会责任、道德规范等环节的短板,自觉主动克服玩忽职守,心存侥幸,守株待兔,靠天吃饭,投机取巧,推卸责任的软肋,摘掉高价接盘侠的帽子,不仅将持续扩大与国际同行之间发展趋势、投资能力和获取收益之间的鸿沟,甚至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为被国际大玩家戏耍操弄的附庸。养成的慵懒惰性和随波逐流的习性,暴涨时极力唱多、暴跌时极力唱空,如此随波逐流,要想成为主导中国股市坚定投资力量的期望将彻底失去坚实基础。

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如何落实公募基金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健全基金投资管理与销售考核及评价机制,完善与投资者回报相匹配的薪酬管理体系。首当推进基金的费率改革,彻底废除旱涝保收的管理费,完全和基金的效益直接挂钩。

第六,关闭一切突击分红和高度绝对控股家族企业上市的大门

在推行注册制之前,我国申请上市的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发起人,普遍采取将近三年甚至更多年限的滚存利润作为实现上市后新老股东共享的做法,这也是二级市场乐观其成的诚信之举。

自2019年开启注册制闸门以来,在拟上市公司中,不仅这种诚意顿然消失,甚至取而代之的是,将所有之前的实现利润及未分配利润作为犒劳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大礼包,即使公司身背巨额银行贷款,也绝不会考虑以此利润归还贷款。更甚者,干脆来一个吃尽拿光利润后,再通过实现上市募集资金优先归还贷款或者收回自己人给公司拆借的高利贷,一夜之间将所有的负债甩给二级市场的投资者。

近两年完成上市且实控人家族持股比例较高的案例

根据《中国金融》2023年第23期的数据,注册制下新上市1179家公司中,民营企业978家,占比为83%;首发募资9559亿元,占比达68.7%。80%的增发公司家数和70%的增发融资额出自民营企业。

尤其是从实际效果看,大量家族式企业蜂拥上市,并没有对我国现有的上市公司规模收入利润格局产生任何正向拓展作用,多年雷打不动的格局依旧。而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家族企业,几乎都是业绩光速变脸的典型。

为此,要坚决遏制热衷于为那些无技术无市场无规模无效益无贡献的企业扩展亿万富豪集群的乱象,向真正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规划确立的优势产业和广阔发展前景的企业集群重点倾斜。而对欺诈发行整个利益链条上的蛀虫坚决重拳打击,真正让其“倾家荡产、牢底坐穿”。这才是中国股市必须肩负的对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才是真正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战略肩负重任的正确抉择。

第七,打造值得投资者信赖的券商队伍

不可否认,我国券商长期处在襁褓生存和倚重政策偏饭的环境之中,这已成为我国证券业的最大软肋。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行业机构内部治理,回归本源,稳健发展,加快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2023年11月3日,证监会响应中央金融会议精神明确表示将打造一流的投资银行,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的重要作用。

如何打造一流投行

今年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指出,坚决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风气,坚决破除“例外论”“精英论”“特殊论”等错误论调。压实行业机构文化建设主体责任,强化监督问责。不断完善行业文化评估机制,强化正面典型示范作用与反面案例警示教育。要摒弃该现象,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正如证监会主席吴清所讲,保护投资者尤其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证监会的核心,没有之一。

特别是IPO项目的审核质量和风险控制能力是检验券商道德水准、业务能力、审核能力、风控能力的标尺。公正、权威、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是注册制取得成功的关键枢纽。

注册制也绝不是给实现暴富者一张轻而易举得手的通行证!更不是中介机构摒弃职业道德绑架亿万投资者的私利计价器!依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强化我国券商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如果仔细观察这些年我们的券商所出的投资价值报告,基本贯穿这样的立场:如果提高利率,中国股市必然下跌;实施降息,人民币出现贬值,股市肯定下跌。甚至认为表现优异的中国经济都成了他们报告当中股市下跌的背锅侠。结论就是中国股市的主旋律就是下跌。

要真正实现证监会倡导的建设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额目标,当前最关键一役,就是果断整风肃纪,强化责任担当,提高道德素养,克服致命缺陷,切实增强驾驭资本市场本领,敢于走向国际开展业务,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一流投行应有的水准。

第八,培育长线资金入市,率先推出股市平准基金入市制度

当前,要重新审视我国三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在新形势下的战略任务定位,充分发挥外汇储备的国家战略作用,赋予中央汇金公司新的职能,设立超大规模股市平准基金 进场。至少建立起1万亿美元的证券市场平准基金,为全体投资者树立信心决心耐心奠定基础。

因为,由央行背书的以外汇储备为基础的规模庞大的平准基金尽快入场,就是为股市健康发展奠定了国家信誉保障。有国家信誉担保,不仅仅是从根本上提升了中小投资者长期持股和积极参与的行动,更会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热情,提高各类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稳定性,营造出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因此,以央行背书为坚强后盾,果断组建规模庞大的股市平准基金入市,全力推动形成中国股市投资价值发现功能和财富增值投资回报功能的协同效应。

股市平准基金

渠道来源主要是: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划拨外汇中的30%、上市央企募集资金的10%、全部股票印花税等三个来源共同设立中国股市平准基金。建立至少五万亿级别的规模,将对稳定中国股市、提振投资者的持股信心起到重要的作用。

建设一流金融强国,证券市场肩负着光荣而崇高的使命。唯有中国股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晴雨表,真正成为全民财富的增值地和聚宝盆,也才能理直气壮地宣誓,中国股市完全能够成为肩负中华民族实现第二个百年大计国富民强的重要历史使命的关键枢纽。

20 阅读:2090
评论列表
  • ldx 33
    2024-04-12 12:21

    举双手赞成

  • 大军 21
    2024-04-12 15:21

    终于恢复T+0了

  • 2024-04-12 13:50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李国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