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日本和欧洲掌握电车核心技术,却一直不碰电车?原因何在?

军玮评商业 2024-07-03 12:18:45

日本和欧洲在电车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深厚的研发经验,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在电车制造方面没有作为。

实际上,日本和欧洲都有非常发达的轨道交通产业,包括地铁、有轨电车、高速铁路等。

日本的JR东日本、JR西日本等铁路公司运营着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地铁和高速铁路网络之一,而欧洲的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也有着悠久的有轨电车和高速铁路历史。

、如果我们从“电车”这个词的现代意义上理解,即纯电动的乘用车(BEV),那么确实在某些时期,日本和欧洲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可能对全面投入纯电动车市场持谨慎态度。

日本和欧洲的许多汽车制造商长期专注于内燃机技术,这些技术在市场上已经非常成熟并且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这些制造商可能会更加倾向于继续投资和发展他们已经熟悉的技术,而不是完全转向新的电动技术。

全面转向电动车需要巨大的前期投资,包括新工厂的建设、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新供应链的建立。对于已经拥有成熟内燃机汽车业务的制造商来说,这样的转型风险可能看起来很大,尤其是在电动车市场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

电动车的普及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支持,如充电站网络。政府的法规和政策也会影响电动车的发展。在某些时期,日本和欧洲可能还没有为电动车的全面普及做好准备,这可能使得汽车制造商在投入电车领域时更加谨慎。

不同的汽车制造商有不同的市场策略和品牌定位。一些制造商可能更注重于维持其品牌传统和市场定位,而不是迅速追随市场趋势。因此,它们可能会选择逐步引入电动车,而不是突然转型。

日本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在电动车研发上可能有着不同的重点。它们可能会更专注于混合动力车或者燃料电池车的开发,这些技术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同时也能够展示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全球对减少碳排放和可持续交通的重视,日本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加大对电动车的投入。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以及欧洲的宝马、奔驰和大众等都在积极推出纯电动车型,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扩大电动车产品线。

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自2009年启动“十城千辆”示范工程以来,中国陆续推出了多项激励政策,包括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车牌指标优惠、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等,旨在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提高使用便利性。这些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电池供应商,为国内外多家汽车厂商提供高性能电池组。中国还建立了完善的电动汽车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开采、零部件生产到整车制造的各个环节,形成了较强的产业竞争力。

得益于政策扶持和技术进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持续扩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万辆,同比增长1.6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291.6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8%。进入2022年,尽管受到芯片短缺和疫情反复的影响,但电动汽车销量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虽然电动汽车销量增长迅速,但要全面超越燃油车仍需时日。燃油车在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多年,基数庞大。

从趋势上看,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正在稳步提升。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和部分限购城市,电动汽车的接受度更高,销量增长更为明显。预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以及充电设施的完善,电动汽车将逐步缩小与燃油车的差距,直至最终实现反超。

日本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在电车领域的保守态度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技术和市场惯性、投资和转型风险、基础设施和法规、市场策略和品牌定位、以及研发重点的差异。但随着全球趋势的变化,这些制造商正在逐步调整其策略,以适应电动化的未来。

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0 阅读:0

军玮评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