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夕到,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乞巧节、七夕祭等,我们中国人的“情人节”,据说是由古老的星宿崇拜衍化而来,后被赋予“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传说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除了他们的爱情故事,还有许多关于七夕的传统美食,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情人节”,七夕到底有什么特色美食?“
在七夕这一天,民间会举行很多民俗活动,人们将美好的祝愿寄托在各种各样的饮食文化中,大都突出一个“巧”字,以吃“巧果”、巧酥、巧饭、巧面、巧饺、巧饼、巧尖等来庆祝,表达了人们追求心灵手巧、生活美满、幸福长久的朴素愿望。乞巧节各地的饮食风俗不尽相同,有许多带有当地特色的“巧食”,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七夕要吃的十大特色美食。打卡七夕,不容错过的美味!
巧果,又称麻巧、巧食。七夕节中最应景的美食,寓意着恋人之间的美好情谊。在我国浙江,人们会用面粉制作出各种小型物状,然后用油煎炸,制作出的成品被称之为“巧果”。这种糕点不仅外观吸引人,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在古代女子吃了它祈祷织女赐予自己一双巧手。此外,在七夕这一天夜里,人们会在庭院内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美食,以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祈祷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关于“巧果”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织女的凄美爱情,于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会做一种精致的小点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织女能在天.上相见。当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诚心所感动,将此事汇报到了天庭。玉帝碍于天规无法赦免牛郎织女,但是非常感谢小巧的心意,于是令月老牵线,促成小巧的美满姻缘。此后,小巧和意中人厮守一生,夫妻不离不弃,和和美美,受到众人羡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学习,在每年的七夕制作形状各异的小点心,祈求姻缘美满,幸福一生,后来制作的这种点心也被人们称为“巧果”,并流传至今。
江米条,在我国南京,人们过七夕时,江米条是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制作江米条主要是由糯米面和豆粉混合制成,经过蒸煮、捶打、晒干和油炸等工序,最后蘸上梅花、松花、芝麻等制作而成。不仅口感香脆,还带有甜滋滋的回味。在七夕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吃江米条不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也是人们对甜美日子的一种期许。
巧芽面,七月七吃巧芽面,爱情也许就会发芽,真是满满的好寓意。据说巧芽面的来源是“种生求子”,相传在乞巧节这一天,人们要准备一个干净的小木板,上满撒上绿豆、小豆、粟米等粮食的种子,定时给其喷水,然后静待几日,就长出嫩绿的幼苗,寓意喜得贵子,家中孩子健康成长。
巧芽面的主要特色在于其浇头,由提前七天生长的豆芽烧制而成。选择饱满圆润的绿豆,经过精心照料和湿润,七天后豆芽长至三四厘米。接着用这些豆芽制作豆芽汤或者豆芽浇头,盖浇在煮熟的手擀面上一同享用。面条的细长寓意家人心连心,豆芽汤的鲜美则增添了节日的氛围。传说如果在七夕节当天遇到喜鹊,人们还会给它喂面条,以感谢它为牛郎织女搭建的鹊桥,这样的巧芽面你吃了吗?
五子果,五子即指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五样干果。寓意着家族的繁荣昌盛,多子多孙。
相传七夕在古代有一种民俗活动叫"拜月",以表达女子们对织女的敬意。拜过月后,大家会邀请关系好的姐妹一起在庭院里赏月,一起聊天吃“五子”。
挑选五子果是有讲究的,红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花生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因此被称为"长生果"。桂圆具有开胃益气、养血健脾、补心安神、补虚长智的功效,特别适合女性食用。“拜月”食五一,这一传统充分体现了五子在七夕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对向往生活的美好期望。
宰公鸡,在七夕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我国浙江的金华地区。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杀一只公鸡,寓意着牛郎和织女能够永远不分开。
这一传统起源于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他们每年只能在七夕节这一天相会,而公鸡的打鸣声意味着天要亮了,他们的约会即将结束。因此,人们希望通过宰公鸡吃肉来避免公鸡打鸣,从而让牛郎和织女能够长久地在一起。这一做法也反映了人们对地久天长的爱情向往,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巧瓜,又称花瓜,花瓜则是多以冬瓜和西瓜为原料,雕刻成形态各异的花灯模样。七夕节中一种富有创意和象征意义的美食。花瓜通常由手巧的女子制作,所以又称“巧瓜”,将瓜果雕刻成各种奇珍异兽或与七夕传说相关的花样。这些雕刻包括奇花异鸟、成双成对的佳偶、、龙凤配、天仙配、鸳鸯戏水、成双成对、吉祥如意的图案等,旨在展示人们的巧思和创造力和对节日的浓厚兴趣。
吃花瓜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寓意沾染到别人的巧思,让自己也变得灵慧起来。此外,花瓜还可用于乞巧、拜织女、摆香案、待贵客、结婚嫁娶等多种场合,具有丰富的文化和社交内涵。
巧酥,酥糖,售卖时又称为“送巧人”,七夕节不可或缺 的美食,尤其在某些地方,人们会制作形状似织女的酥糖,故俗称“巧人”或“巧酥”。浙江玉环现在售卖的巧酥,主要是用油酥面包上豆沙馅、五仁馅、蛋黄馅、水果馅、香肠馅等,再用烤箱烤熟而成。
“巧酥”不仅象征着心灵手巧,还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民间有传说,吃了这种巧酥的女人会变得更加灵巧。因此,它不仅是节日的象征,也是人们对于爱情和美好生活的一种情感寄托。
菱角,又名菱角、荸荠、荸荠。七月已是秋季,此时菱角已经长成,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流行在七夕品菱角的习俗。
在广东江门市台山地区七夕节的传统食品。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台山市几乎家家户户会拜神,称为“幕仙”,而菱角、凉粉、水果是必不可少的拜祭贡品。
在浙江杭州萧山,它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红菱成熟时,会被当地人用作七夕的乞食祭品。因为它的果肉形状像一颗心,所以被认为象征着恋人之间心连心的关系。菱角剥去外壳,就像一颗“心”。
在广东四邑地区,七夕节当天晚上,家家户户会在院里设好案几,摆上供品,因“菱”与“灵”同音,意思是“灵巧、聪明”。所以供品中菱角是必不可少的。少女们剥着菱角斗巧慕神仙,小孩们嚼着菱角喝植物玩耍,老人们就着菱角喝茶吃巧面。
乞巧饼,也被称为“巧尖”、“尖巧”、“七巧尖”,是一种口味多样的传统节日美食。其特色在于除了有原味外,还有加入地瓜泥或南瓜泥的地瓜巧尖、南瓜巧尖,这样的饼外表金黄,口感更加香甜和软糯。也是七夕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
麻老,又称麻粩,麻老也被称为麻糯,又写作“麻佬”,也称为“麻茶”。福建龙岩地区特有的七夕节食品,龙岩人有句俗话,父母“吃生日”,女儿“吃七夕”。“吃七夕”说的是出嫁了的女儿在第一年的七夕会收到父母送的麻老。说是麻老,其实父母送的礼物不止麻老,有石榴、苹果、菠萝、韭菜花、花生等共十二种食品,充当主角的必是麻老。用以纪念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也是寄托女儿的日子可以幸福长久。麻老这种糕点主要由糯米制成,手工制作麻老是一个传统技术活,也是一个费时的体力活。从淘洗糯米到蒸米饭、晒饭干、炒米香、熬糖、糖粘……从米到麻老,一共要经过十四道工序,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米香”,再加入白糖、麦芽糖和猪油,最后撒上花生,压平整,切条块,即是龙岩有名的七夕特色美食~麻老。
在龙岩,父母会在七夕节的前几天提前预定购买麻老送给女儿,特别是女儿出嫁后的头一年,会用小箩筐装满寓意所有祝福送给女儿。这种传统食品不仅象征着忠贞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还寓意“财丁两旺”、幸福甜蜜、家庭和睦。
除了文中提到的这十款乞巧美食之外,有的地区还要吃麻油鸡,巧巧饭,吃石榴,煮鸡蛋、巧饺、巧面、豆芽、红汤圆等等,都是为了祈求家庭幸福美满,个人姻缘顺遂的美好祝愿。那么这个七夕你吃“巧食”了吗?评论区留言说说你心目中的七巧美食吧,点赞关注不迷路,这里还有更多不一样的美味!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