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8年,21岁的霍去病陪着姨夫汉武帝打猎,然而,他刚到甘泉宫,一看见李广之子李敢,就弯弓射箭,将李敢射死。
此时的李敢已经是关内侯,更是李广唯一在世的儿子,汉武帝闻言大惊,但他实在偏爱霍去病,为了堵住群臣之口,竟当众宣布:李敢是触鹿角而亡。
一、霍去病为何射杀李敢
其实霍去病射杀李敢的原因,在舅舅卫青身上。
漠北之战后,大将军卫青的府上渐渐冷清,而21岁的霍去病虽然贵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但对舅舅依然亲厚如常。
那天,霍去病去看舅舅,见到前几日还好端端的他,额头上竟有了伤口,便问及因由。
卫青知道自家外甥脾气火爆,怎么也不肯说。
霍去病见状大怒,在他心里,舅舅是他唯一敬佩的人,如今又位极人臣,额上的伤口明显是被人所伤,不管谁伤了舅舅,他都要他付出代价。
见卫青不肯说,他就悄悄去问将军府上的侍卫。
侍卫们见识过冠军侯的“魄力”,自然不敢隐瞒,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史记》中记载:
敢,击伤大将军,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
原来,是李广之子李敢,前一天特意喝了点酒给自己壮胆,借着酒劲冲进大将军府中,质问卫青,“我父戎马一生,立下汉马功劳,你为何要逼死他?”
卫青无奈称,“军有军规,我向来敬重他,又怎么会逼死他?”
李敢听后,哭着说,“你若没逼,他怎么会自杀?”
李敢一心为父报仇,也不听卫青说话,顺手拿起桌上的酒杯就砸向卫青,卫青躲闪不及,酒杯正好砸在他额上,当即流出红色的液体。
府中侍卫发现立马将李敢拿下。
然而,卫青却摆摆手,示意侍卫让李敢离开,并交代侍卫不要声张。
可纸从来包不住火,霍去病还是知道了,舅舅的仇,他一定得报。
二、来自皇帝姨父的偏爱
对21岁的霍去病而言,李敢虽是关内侯,但毕竟是他的下属,更何况李广已经自杀一年多了,他怎么敢去冲撞卫青。
而正当霍去病气愤时,汉武帝传令,命霍去病陪自己去甘泉宫打猎。
霍去病领命后,当即下令让李敢随行。
李敢虽知不妙,但也不敢违抗,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然而,霍去病在猎场看见李敢,一肚子的火,弯弓就是一箭,李敢就这样中箭而亡。
汉武帝大惊,询问一番后才得知原因。
在当时射杀朝廷命官,那是大罪,但汉武帝实在宠爱这个外甥,为免其罪责,堵住群臣之口,当场宣布:李敢,触鹿角而亡。
说到这里,也许读者会好奇,汉武帝为何会这么偏爱霍去病?
霍去病的母亲是卫少儿,而卫少儿则是卫子夫的姐姐,自打卫子夫进宫被宠后,卫家便开始显贵,而年幼的霍去病也因此被汉武帝所偏爱。
霍去病长到18岁时,汉武帝给了他一个骠姚校尉的封号,还让他在军中挑选800名专属手下,同时赋予他独立作战的能力,让他随着舅舅卫青出战。
而霍去病就率领那800名手下,深入匈奴腹地“龙城”,以800之骑,杀敌2028人,功冠全军,成为冠军侯,“冠军”这个词也是这样诞生的。
之后他又屡立奇功,比如河西之战夺下祁连山,歼灭招降匈奴10万人,比如漠北之战灭掉左贤王主力7万人。
这样的战功,又是亲外甥,汉武帝整天发愁,不知道该怎么赏他,他若想要星星,汉武帝都会派人去摘。
与其说霍去病是汉武帝疼爱的外甥,倒不如说霍去病是汉武帝内心理想的儿子。
试想一下,哪个父亲会不宠爱自己的儿子呢?
而李敢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射杀,傻子也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说到这里,也许有读者会替李敢不平,“李敢是为父报仇呀!”,那么李广之死,责任真的在卫青吗?
三、李广自杀真相
卫青得知李敢死讯后,难过不已,说几经沙场的李敢触鹿角而亡,别人或许会信,但身为大将军的他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这定然与霍去病有关,可霍去病也是为了他。
想到此,卫青难过不已。
但他不仅为李敢难过,更为李广难过。
而这一切恩怨的起源,是漠北之战。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与霍去病各率5万兵马,分别从定襄、代郡两地远征匈奴。
霍去病出代郡后,一路挥戈纵马,于万人中取了敌人的首级,击溃左贤王部,斩杀匈奴军士70443名。
而卫青出定襄后,得知前方是匈奴伊稚斜单于本人后,立马排兵布阵。
得知此事的李广立马到卫青帐前,请求卫青允他以前将军的身份充当先锋,先与单于交战。
然而,卫青拒绝了,让他与右将军队伍合并,从东路出击。
之后,李广气呼呼领兵与右将军合并,从东路出。
可没想到的,东路迂回,李广迷路了。
以至于卫青在遇上单于队伍厮杀时,东路的李广和右将军还不见踪影,好在卫青勇猛仍能抵挡,只是这伊稚斜单于竟趁着胜负难分时跑了。
卫青发现后,立马去追。
按他的计划,就算伊稚斜逃跑,必然会遇上李广和右将军的队伍,如此,汉武帝活捉单于的命令,必然能完成。
然而,可惜的是,卫青得胜回转,发现李广和右将军还在漠南。
卫青为向汉武帝陈情,派长史带着食物和酒去向李广了解情况,李广羞愧无言。长史只能再去找其他校尉审问,李广气得冒出一句,“所有罪责我李广一人承担!”
之后,李广便拔刀自刎了。
四、皆是遗憾
漠北之战结束了,从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之后,汉武帝论功行赏,卫青虽胜但未活捉单于,功过相抵,不罚不赏,霍去病获封5800户,李敢被赐关内侯。
仿佛除了李广,再无遗憾。
此后,李敢心里一直认为,就是卫青让李广迂回绕远,才让他迷路,羞愤自刎。
然而,事实是,李广之死,卫青并没有错。
其实,漠北之战,李广本不在出征之列,是他不想错过封侯的末次机会,多次向汉武帝请求,才换来一个前将军的位置。
在汉武帝心里,李广年过60,已然不适合出征。
不仅如此,出征前汉武帝还叮嘱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单于对阵,否则活捉单于恐不能实现。
这才有了卫青排兵布阵时,将李广调开的策略。
可这个实情,除了卫青和汉武帝没人知道。
在李敢心里,父亲的死就是因为卫青,身为儿子,他要为戎马一生的父亲报仇。
在霍去病心里,舅舅是何等尊贵,谁也不能伤他,更何况自己的下属,他要为舅舅报仇。
这样看起来,仿佛谁都没有错,但谁都有遗憾。
李广遗憾一生未能封侯,李敢遗憾自己年纪轻轻封了侯,却没了父亲,卫青遗憾大汉痛失良将,霍去病遗憾舅舅被自己的属下伤到,汉武帝遗憾未能活捉伊稚斜单于。
说到这里读者也许会问九仙月,“李广难封”究竟是为什么?
五、李广难封
我们常说李广难封,有人觉得是生不逢时,有人觉得是汉武帝不喜欢他。
然而,事实却是,李广的功绩并没有达到封侯的标准。
汉代以军功封侯的标准有两个:其一,斩杀敌军将领;其二,以少胜多,达成战略成就。
而李广一条都没有达标。
他4次出兵匈奴:
头一回,全军覆没,只身逃回;
第二次,跟随卫青出战,无功而回;
第三次,虽牵制10倍兵力的敌军,但却死伤无数,算是功过相抵;
第四次,漠北之战与卫青出征,却因迷路误了战机,从而羞愤自刎。
这样的战绩与卫青、霍去病相比也的确差了点意思。
只不过,当时李广毕竟已自刎,死者已矣,纵然李敢伤了卫青,但也情有可原,霍去病一箭将其射杀,毕竟是太狠了些。
事情发生后,卫青不仅为李敢委屈,也为霍去病担心。
要知道在当时,李广3子,独剩下李敢,而李敢作战勇猛,若成长迅速,定能成为大汉抗击匈奴的良将。
可是,霍去病一箭射杀了他,便再无可能。
然而,话说回来,相较于对李敢早逝的遗憾,卫青更担心外甥霍去病,他对朝廷权力的暗流丝毫没有察觉,如此行事,恐遭不测。
果不其然,射杀李敢次年,23岁的霍去病突然身染重病,汉武帝派出无数御医全力医治,也没能留下霍去病。
当霍去病去世的消息传到宫内,汉武帝惊得说不出话来,大将军卫青和身为皇后的卫子夫皆无法接受。
试想以霍去病的资质和能力,若他晚死20年,恐怕半个地球过年都得吃水饺。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