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年山东村民挖出神秘铜锈疙瘩,用醋泡2个月后,里面竟金光闪闪

茅舍品史 2023-08-11 22:14:49

1984年,泰安一村民挖出一18斤铜锈疙瘩,觉得没用便送到博物馆。谁知,工作人员丢进醋里泡2个月,竟惊喜地发现里面金光闪闪!

这年五月初,住在山东泰安市大汶口镇兴华大队的村民老李,照常来到大汶河挖泥沙。

一般靠河的村子都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挖河里沉积的泥沙,主要是为了防止汛期水位上涨,造成危险。老李就是干这个的,挖上来的泥沙有的就用来铺路,有的村民会拿去填坑。

没到汛期的大汶河水不深,河床上的泥沙十分松软,老李挖的很快。突然,铁锹碰到了什么硬物,巨大的撞击声和反击力让老李手都震麻了。

他感到十分奇怪,于是试探着往下探去,用铁锹勾画出东西的位置,然后在旁边小心翼翼的挖起来。老李边挖心里边犯嘀咕:这里面是什么东西?这河得有几百年了吧?别是什么怪物?

虽然心里打怵,老李手上的动作可一点儿没放慢,没一会儿就挖出了一个大坑,那个东西也漏出头了。看着像块石头,又像是铁疙瘩,老李心里的疑惑更大了,于是迅速挖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一个长度大约半米,宽有1/4米的半圆形的东西出现在河床上,老李上去一搬,发现这东西得有近20斤,而且也不是什么石头,是个铜锈疙瘩。

不过,具体是什么东西老李也不知道,为了避免引起注意,他用布把东西包上,放在车上推回了家里。村子不大,左邻右舍有个什么事都得传出去,更何况老李推回来这么大一个东西。

不到半个小时,全村的人都在老李家院子里,围着铜锈疙瘩研究。有说是破铜烂铁的,有说是陨石的,还有说是铁匠打造的武器……七嘴八舌的讨论也没有一个结果。

老李拿着锤子想要把外面的铜锈敲掉,结果发现丝毫未动,也就放弃了。大伙儿见这东西就是个破烂,也逐渐散去。

还是村长的儿子提了一句:“既然这东西是从河里挖出来,搞不好是古代掉进里面的,万一是件文物,我们私自损坏,是违法的,不如送去博物馆让专业人士鉴定一下,不是文物我们也安心。”

老李觉得他说的很对,于是便和同乡借了拖拉机拉着铜锈疙瘩去了市里的博物馆。刚到博物馆,工作人员见这个大铁疙瘩也是一脸懵圈,很快大厅里就站满了人。

“我觉得这东西有来头”、“我觉得就是块废铁吧”、“这些铜锈不知道要铲到什么时候”、“打赌”……老李听着七嘴八舌的讨论,心里更是困惑了,这东西到底是不是文物?

这时,一位年长的文物专家拿着放大镜研究起这个铜疙瘩,过了一会儿他若有所思的说道:“既然外面是铜锈,弄不好里面是青铜器,既然到了这儿,怎么也要试一下。”

于是,这铜锈疙瘩就这样被留在了博物馆。

一众老专家围绕着铜锈疙瘩皱着眉头,外层的泥沙很好清除,可里面是铜锈中混着泥沙并且已经附着在物体上,怎么铲也铲不掉,而且弄不好还会损坏里面的东西,如果真的是文物,那就麻烦了。

经过三天三夜的思考和尝试,专家们最终决定利用化学原理,用醋浸泡铜锈疙瘩。果然还是知识改变命运,铜锈疙瘩在醋里面泡了2个月后,慢慢褪去保护层,有些地方已经露出了金光闪闪。

工作人员十分激动,将东西拿出来利用工具一点点去除沙锈,慢慢地整体就显露出来了,这是一块鎏金铜板。

将铜牌清洗干净,上面的纹路依然清晰可见,中间刻着一只莲花向外散出枝蔓,再有火焰纹缠绕,四周还刻有坐佛,下边刻有飞天等纹饰。

这块铜板其实是一块铜佛造像佛光,也就是雕刻在佛像背后的光圈是图案,又被叫做佛背光。通常是圆形、半圆形和椭圆形,上面刻画纹饰,多为火焰纹、飞天纹、莲花等。

从纹路刻画手法和图案形式来看,专家初步推测这块佛光来自北魏时期,是一件稀世珍宝。

有工作人员发现,铜牌的背面还被沙锈覆盖,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有刻纹,能知道是哪座佛像的佛光或者年代。专家用小刀轻轻刮下背面的沙锈,没想到真有字迹,专家惊喜之余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没一会儿,背面的铭文出现在大家面前,共有120个铭文,大致意思就是:太和十八年,法林寺的尼姑妙音替一位叫法达的人建造了这座佛像,希望能够保护她和家人幸福健康。

太和十八年刚好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直接证明了这块佛光的来历,这让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激动不已,这可是一件稀世珍宝。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全国进行广泛传播。这件鎏金佛光制造精美,上面雕刻的佛像面容清秀,双手作无畏与愿印,是典型的北魏时期产物。

这块鎏金佛牌保存完整且字迹、图案清晰,更是不可多得的稀有珍宝。为了感谢老李的献宝,博物馆给予老李一辆拖拉机作为奖励。

现如今,这件北魏鎏金佛光被珍藏在泰安博物馆内,承载着北魏时期的美好愿望,为世人展现它的精美。如果有时间去泰安,一定要去看看,感受下古代匠人精细和绝美的工艺!

0 阅读:4

茅舍品史

简介:解读古今故事,品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