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翠色绣眼鸟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许多人在看到自己不认识的奇葩生物时,往往会选择拍照发到网上询问,也因此诞生出不少生物鉴定笑话,比如看到水里的就说是“水猴子”。
俗话说前有无穷小亮鉴定网络热门生物,后有清朝老片鉴定网络热门网友(没有这种俗话),这不,最近不流行鉴定其他物种了,而是流行鉴定网友到底是不是人,或者是不是“正常人”。
起初,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是一个鉴别网友是否是猫的视频,第一条“黄瓜鉴别法”看似有些道理,因为现实中猫确实很容易被黄瓜吓到。
但是接下来的“回复频率”“错别字与表情包”这样的鉴别法,就很明显是在整活了。
当然,在你点开这个视频的时候就应该做好了它并不正经的心理准备,毕竟动物怎么可能会上网呢?况且,猫其实不是害怕黄瓜,只是害怕突然出现的条状物体而已。
本来只是一条简单的整活视频,笑一笑也就过去了,可没过几天,越来越多这样的“伪鉴定”视频,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蓝底白字的封面,“清朝老片”的画质,附带着略有失真的女声解说……这些要素的叠加不禁让人背后发毛,生出一股异样的感觉,同时又有着极强的“中毒性”,能在短时间内被大量模仿。
在这种滤镜下,视频本身是鉴定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明知道它是整活,却还是会下意识点进去看。
为什么呢?
除了它们所鉴定的概念有着一定的吸引力之外,这种视频风格才是精髓所在。若是追根溯源便会发现,它的原型其实是人教版初化学实验教学视频。
那么原因就很明显了,我们之所以会下意识点进去看,大概是学生时代的“后遗症”,这种蓝底白字的视频,代表着准确性、权威性,是一本正经的的教学。
我上学那时候用的就是人教版教材,但你要是让我说对这些视频有没有印象,倒是一时半会想不起来。老师肯定是放了的,但那时候应该一门心思都在实验内容上,对视频滤镜并没有在意。
化学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唯一能离开教室,去实验室“玩”的主课。而在实验课上,我除了完成老师规定的实验内容外,总会想着搞点“小动作”,比如从实验室“顺”走实验材料,拿过最多的就是金属钠。
因为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遇水则剧烈反应,甚至产生爆炸,好奇心极强的我总想亲眼见证这样的场面,便偷偷拿走了一小块。但最后并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因为钠太容易氧化,即使用纸巾包裹保存,也没能坚持到放学,不过我家的马桶倒是因此逃过一劫。
后来我不死心,又拿走了一块,这次不等到放学,而是直接在数学课上玩了起来。我躲在书架后掏出钠块,开始往上面滴牛奶,事实证明我这瓶牛奶还是很实在的,没有掺水,因为钠块完全没有反应。
但我并没有就此收手,一门心思想看到它剧烈反应,于是换了白开水往上滴。教材诚不欺我,钠块迅速窜出火苗,把下面垫着的卷子也点着了,我慌忙把钠块连同卷子扫到地上一阵狂踩,才没酿成大祸。
也不知道数学老师是懒得管我,还是真的没看到,总之这小小的闹剧并没有让我受到批评。
咳咳扯远了,话又说回来,这种鉴定类的清朝老片,跟前段时间流行的定型文“正式确诊为xx”倒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利用几个共同点就能推导出你想证明的结论。
人们可以天马行空地把自己定义成任何东西,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食物,甚至是抽象的概念,唯独不是人。
这也难怪,毕竟知道的越多获得越痛苦,做人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我们越来越喜欢把自己定义成非人的东西,似乎这样就能暂时逃离人类身份的束缚,理所应当地摆烂。
在那个鉴猫视频的最后,staff表上赫然写着策划:凯特(cat)、拍摄:聂口(ねこ)、字幕:莫傲(māo)。
全都是猫。
然后我们把进度条再拉回去重新看,你会发现视频的字幕还真有错别字。
根据视频中的鉴定方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视频是猫做的。
所有的一切在此刻完成了闭环,让这则视频在抽象的意义上完成了升华。
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我们都不是“人类”,因为这个概念是我们这个物种创造的,其他物种不知道也不理解。
所以这篇文章也不是人写的,请大家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