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学习非遗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笋笋 2024-02-02 22:53:37

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其中,贵州蜡染作为一项独特的非遗项目,吸引了众多关注者的目光。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推广贵州非遗蜡染,2024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赋能,齐心振乡社会实践队队员在纪玉超老师的指导下,于晴隆县三宝街道参加了社区举办的蜡染项目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实践队员了解到贵州非遗蜡染的历史悠久,技艺独特。蜡染起源于贵州的苗族和布依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用蜡在布上进行涂抹、烘烤的染色技艺,又被称为“一烤二染三洗四晒”,经过多个步骤完成。这种技艺不仅需要艺人的精湛技巧,还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在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在三宝街道的活动场所亲身体验了贵州非遗蜡染绘画及上蜡的制作过程。首先,我们需要挑选合适的布料,并设计出想要的图案。然后,我们将蜡块加热溶化,用特制的蜡笔在布上进行绘制。绘制完成后,社区工作人员收集实践队员的作品,由专业人员用染料进行染色,再经过洗涤和晾晒,最后就能够得到一块精美的蜡染布。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队员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深深感受到了贵州非遗蜡染的独特魅力。蜡染布色彩鲜艳,图案独特,不仅可以用来制作服装和家居用品,还可以作为艺术品进行展示和收藏。这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不仅展示了贵州的民族文化,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故而社区工作包含传承与发展此项非遗文化。

此外,社区在贵州非遗蜡染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传统技艺的传承需要时间和耐心,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兴趣逐渐减少,导致了传承的困难。其次,市场需求的变化也给蜡染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的手工艺在市场上难以与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竞争。面对这些挑战,实践队员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要重视非遗蜡染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将其纳入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中,提高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和兴趣。其次,可以将贵州非遗蜡染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在产品设计和销售渠道上做出创新,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总之,贵州非遗蜡染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传统手工艺,社区对于蜡染的传承与发展刻不容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对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保护和传承贵州非遗蜡染不仅仅是社区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撰稿人:宋思源

科技赋能,齐心振乡队

指导老师:纪玉超

0 阅读:0

笋笋

简介:写作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