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西周咋就变成东周了?西周是怎么把自己作没的?

伩蕊历史加油站 2024-06-02 03:51:0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邂逅芳曦

编辑|t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中,有很多朝代的前面被加上了方位定词,用以区分其性质的不同,比如北宋和南宋,或者西晋与东晋,他们通常既有地理位置的区分,同时又有时间先后的顺序,而最早出现的就是西周和东周了。

周朝,大家都知道其分为西周和东周,总共国祚长达800余年,是历代王朝中时间跨度最为久远的一个朝代,那它为何会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又究竟是怎样把自己弄没的呢?

(周朝疆域)

一、八百年周朝,平王东迁分两段

公元前1046年,远在西方的周人在武王姬发的带领下,经牧野一战大败商军,末代商王殷寿回天无力,一把火把自己烧死在了鹿台,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据传说,当年周文王在邀请姜子牙相助时,曾请教国祚几何,姜子牙却要文王为自己拉车,求贤若渴的姬昌当然照做了。

相传文王一共拉了808步,其实这便是周朝的国祚年数,其中前301步走的又快又稳,后507步则是步履蹒跚,这便是把西周和东周的情形划分了出来,当然这些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那么强大的西周到底是怎样衰落的呢?

(武王伐纣)

历史上一般把“平王东迁”作为两周划分的时间节点,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关中的镐京迁到了中原的洛邑,这以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也称成周。而这之前则被叫做西周,也称宗周。

为什么周平王要大费周章的搬家,原因很简单,原来的都城镐京待不下去了,准确的说就是城被毁掉了。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的,姑且不论此事的真与伪,周平王的父亲周幽王宠幸褒姒,擅行废立之举,一下子惹恼了废太子宜臼的姥爷申侯。

(平王东迁)

公元前771年,申侯纠集犬戎大举犯境,不仅攻破了西周都城镐京,还在骊山将周幽王,以及新太子伯服尽皆砍杀,西周随即灭亡,而这是见诸于史册的。

由此可见,周幽王的废长立幼,和申侯勾结犬戎叛乱,是西周灭亡的直接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也许从以上说的这两件事情中,我们还是可以窥见一二的。

(烽火戏诸侯)

二、坏宗法制度,周王室废长立幼

事情的起因是废长立幼,这里就要提到周王朝的立国之本—宗法制度了,概括的讲就是以家为主体,以血统为纽带的一种贵族统治体制,即“家天下”。

(周公旦)

这是历史进入父系社会后,维系家族统治的必然趋势,在制度上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而这也作为一种惯性思维,一直沿袭了今天,也许这就是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吧。

在此基础上,又出现了“大宗”、“小宗”的划分,“姓”与“氏”的区别,也与此有很大的关联。

所谓“大宗”便是嫡长子一系,对于周朝来讲,文王、武王、成王便是大宗,周公旦、管叔、蔡叔便是小宗;而对于一个诸侯国来讲,周公旦以及他的长子伯禽一系就是大宗,庶子凡伯就是小宗。

(周武王)

以此类推,凡是继承爵位的便是大宗,这也是一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嫡庶有别、长幼有序的权力继承模式。

《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句话,周天子就是天下最大的宗,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更有维系宗法体制的义务,然而周幽王做到了吗?

问题的关键来了,他没有做到,为了一个女子,他竟然废掉了原来的王后申氏,以及太子宜臼,进而立褒姒为王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

这显然是不合礼法的,申侯兴兵问罪也就在所难免了,只不过这“问”的有点过激了,直接把西周给“问”没了。

(犬戎入镐京)

其实这并不是周天子第一次有违宗法了,《周本纪》记载:“懿王之时,王室遂衰”,可见西周的衰败从周懿王时代就开始了。

公元前910年,周懿王崩,按理说应该太子姬燮继位,但其生性懦弱,王位便被懿王的兄弟辟方篡夺了,是为周孝王,这便是小宗夺了大宗,这样的案例在东周历史上比比皆是,但在西周王室之中还是开天辟地的第一回。

孝王死后,诸侯们又拥立了姬燮为天子,同样也是背离了嫡长子继承制的法统,后来的周宣王又干预鲁国君位的继承,不立长子伯御,反立其弟姬戏,引发了鲁国内乱。

(周宣王)

这些都是不尊宗法而带来的恶果,也是导致西周败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分封诸侯国,王室衰弱终被灭

西周灭亡的第二个直接原因,就是申侯的叛乱,也就是诸侯国造反了,说到这里,那就要谈一下周朝的封建制度了。

很多人一提到中国古代社会,就讲“封建专制”,其实封建是封建,专制是专制,这是两个根本对立的概念,封建只存在与先秦,准确的说就是周朝。

(封建制度)

所谓封建就是“封土建国”,其实这与宗法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周天子为了便于统治采取了分封的办法,这是“家天下”的具体表现形式。

西周初年两次大规模的封建,就造就了130多个诸侯国,这里面姬姓诸侯国占了绝大多数,而他们的传承方式,也完全是按照宗法制度来完成的,嫡长子继承爵位,其他公子则为卿大夫,他们是小宗,而且也有封地,被称为“家”,这便是“国家”一词的来历。

(西周时期封国)

周天子按公、侯、伯、子、男,设立五等爵位,以区分诸侯国的等级,这里面当然也蕴含着尊卑有序的宗法概念。

“成康之治”时是西周盛世,但到了昭王时,周天子的威望就开始下滑了,鲁国发生了弑君,周昭王也不管不问,这大大降低了其在诸侯国心目中的地位。

于是很快就发生了昭王南征楚国,大败掉入汉江淹死的事件,《史记》曰:“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就是指的这段历史,这也反映了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恶化。

(昭王南巡)

周穆王时又劳民伤财,伐淮夷、讨大越、征犬戎,大大消耗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使得周王室的统治力由盛转衰。

从周厉王开始,各诸侯国的实力开始增强,他们的领地面积也不再按规制墨守成规了,扩张、兼并之风渐盛,随之而来的,便是周天子地盘的萎缩和实力的减弱,其势力范围也仅限于镐京和洛邑两个都城了。

公元前841年,镐京又爆发了著名的“国人暴动”,周厉王仓皇出逃,西周王室由召公和周公共同代理,史称“周召共和”,周天子的统治力进一步下降。

(国人暴动)

周宣王即位后虽号称中兴,但也于事无补了,加上连年的旱灾,诸侯国的强势,周天子的政令根本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到了其儿子周幽王即位后,各种矛盾来了一次总爆发,申侯借机叛乱,西周灭亡就在所难免了。

结语

历史的车轮永远在前进,时代的每一次进步都有它内在的原因,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兴起看似只是一次搬家,实际却是宗法体制和封建制度逐渐没落的开始。

西周遵循的是“礼乐征伐出于天子”,但到了东周则更多的是“礼乐征伐出于诸侯”,甚至“出于大夫”,这已经完全背离的宗法,春秋与战国又是一个明显的大跨度,等到了秦朝建立后,封建制完全被郡县制所取代了,宗法制度被“法制”所替代。

(礼乐征伐出于天子)

综上所述,西周的灭亡是必然的,与其说是它自己作死的,倒不如说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系统性过渡,是中华文明襁褓时期的一次阵痛罢了。

参考资料:

《西周史》---杨宽

《国史论衡》---邝士元

2 阅读:854

伩蕊历史加油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