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患上痛风,这些不良习惯你还在做?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快乐的小大夫 2024-10-28 12:05:46

痛风,这个看似遥远却又悄然逼近的健康杀手,正逐渐侵蚀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它不仅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还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

根据《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的数据,我国痛风患者的发病率为1.1%,患病人数多达1466万人。同时,高尿酸血症的总体患病率为13.3%,患病人数约为1.77亿。这些数据表明,痛风及其前期状态(高尿酸血症)在中国具有广泛的流行性和较高的健康风险。

有报告预测,到2024年中国的痛风患病人数将达到4330万人,而到2035年这一数字可能进一步增长至5620万人。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晶体性关节炎,其本质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肌腱及其周围组织沉积,进而引发炎症反应。痛风石除在关节、肌腱及其周围沉积外,还可在肾脏沉积,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

哪些因素容易让你患上痛风?

1.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痛风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家族中有痛风病史的人,其患病风险通常较高。这可能与遗传导致的嘌呤代谢酶缺陷有关,使得这类人群在尿酸代谢方面存在障碍,从而更容易患上痛风。

2. 饮食因素

高嘌呤食物摄入: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会增加体内尿酸的生成。当尿酸水平超过肾脏的排泄能力时,就会在体内积累,进而形成尿酸盐结晶,引发痛风。

饮酒:酒精是痛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乙醇进入体内后,会影响肝脏对尿酸的代谢,导致尿酸水平升高。特别是啤酒,其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更容易诱发痛风。

3.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

肥胖人群更容易患痛风,这可能与肥胖导致的胰岛素抵抗、高血脂等代谢异常有关。这些代谢异常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和代谢,从而增加痛风的风险。此外,代谢综合征患者也更容易患上痛风,因为这类人群通常存在多种代谢异常,包括高尿酸血症。

病理性疾病

一些疾病如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银屑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都可能引起痛风。这些疾病会影响尿酸的排泄或代谢,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进而引发痛风。

4. 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一些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噻嗪类药物等,会影响肾脏的尿酸排泄能力,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从而增加患痛风的风险。此外,一些化疗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也可能诱发痛风。

5. 其他因素

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作息紊乱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身体进入应激状态,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增加痛风的风险。

被动吸烟:长期被动吸烟也可能增加患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

年龄和性别:痛风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血尿酸水平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变化规律有关。

痛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为了预防痛风的发生,我们应该注意控制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和过量饮酒;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积极治疗相关疾病;谨慎使用药物;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同时,对于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该加强自我监测和健康管理,以降低患病风险。

痛风的症状与分期

痛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其发病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间歇期以及慢性痛风石及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1.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此阶段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但无明显症状。然而,这是痛风发病的潜在风险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这是痛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阶段。发病前可无任何先兆,常在夜间或清晨突然起病,表现为关节剧痛、红肿、发热和功能障碍。疼痛通常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首次发作多为单关节炎,60%-70%首发于第一跖趾关节,即大脚趾根部。疼痛可在24-48小时内达到高峰,多于数天或数周内自行缓解。

3. 间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缓解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有时仅有发作部位皮肤色素加深,呈暗红色或紫红色,伴有脱屑、发痒。多数患者在初次发作后出现较长的间歇期,但随着病情的进展,间歇期逐渐缩短。

4.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痛风石多在起病10年后出现,可见于关节内、关节周围、皮下组织及内脏器官等。典型部位在耳廓,也常见于足趾、手指、腕、踝、肘等关节周围。痛风石隆起于皮下,外观为芝麻大到鸡蛋大的黄白色赘生物,破溃后排出白色粉末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当痛风石发生于关节内时,可出现持续关节疼痛、肿胀、强直、畸形甚至骨折。

痛风的诊断与检查

痛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尿酸水平、查找尿酸盐结晶和影像学检查。

1. 临床表现:突发关节红肿、疼痛剧烈,累及肢体远端单关节,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多见。疼痛常在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数天至数周内自行缓解。同时,饱餐、饮酒、过劳、局部创伤等为常见诱因。

2. 血尿酸水平:非同日2次血尿酸≥420µmol/l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诊断指标。

3.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见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不规则以及痛风石沉积。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测尿酸性尿路结石和肾脏损害程度。

痛风的治疗

痛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一般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同时,预防痛风的发生也至关重要。

1. 一般治疗:

饮食控制:痛风患者应采用低热能膳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等含嘌呤少的食物。严格戒饮各种酒类,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

运动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坚持合理运动方法。选择一些简单运动,不宜剧烈活动。痛风发作时应停止锻炼。

规律作息:注意休息,少熬夜,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2. 药物治疗:

急性期治疗:推荐及早(一般应在24h内)进行抗炎止痛治疗。非甾体消炎药、秋水仙碱和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抗炎镇痛。此外,还可使用其他镇痛药、休息、夹板固定和冰敷来减轻疼痛。

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应行降尿酸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用药应参考发生高尿酸血症的机制,采用个性化用药方案。降尿酸药物分为促尿酸排泄药和抑制尿酸生成药两类。

3. 手术治疗:必要时可选择手术治疗剔除痛风石,对变形关节进行矫形等手术治疗。

痛风的预防与自我管理

预防痛风的发生,关键在于控制血尿酸水平,避免诱发因素。以下是几点实用的预防建议:

1. 合理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低嘌呤食物。适量摄入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质。

2. 限制饮酒:酒精会抑制肝脏对尿酸的代谢,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因此,痛风患者应严格戒酒。

3. 控制体重:肥胖人群更容易患痛风。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过度肥胖,有助于降低痛风风险。

4. 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5.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升。

6.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尿酸水平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高尿酸血症。同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7. 避免诱因: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穿鞋要舒适,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痛风虽然是一种难以根治的代谢性疾病,但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自我管理,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的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从日常生活做起,关爱自己的健康,远离痛风这个“疼痛之王”的困扰。

0 阅读:37

快乐的小大夫

简介:传播医学知识,普及健康理念,分享医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