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妇产科保卫战!事关楼市、教育和百业兴旺

浩宇说趣事 2024-06-17 15:30:48
PART01

最近,虎眼连续推出了《绵阳人口保卫战》《绵阳机场保卫战》《绵阳楼市保卫战》,引起了广泛热议。

有在医院妇产科工作的朋友说,要先打好妇产科保卫战才行,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朋友所在医院的妇产科在绵阳算是顶流,全省前列,但妇产科的生意一年比一年秋。

小医院、私立医院的妇产科缩编、转型,甚至关停越来越多,三甲医院和知名的妇幼保健院也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就诊要排队了。

医院的硬件、软件设置和服务质量在不断地提升,妇产科的生意却一落千丈。不是一家不行,一个地方不行,而是普遍不行。

说明了什么?

人口负增长时代、低生育时代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开始显现了。

医院是被动服务机构,无法把没有需求的人强拉到医院里来。妇产科的忙闲,是一个地方生育水平最客观最真实的反映。

妇产科保卫战,就是人口保卫战。

当然,与前一篇《绵阳人口保卫战》里所阐述的内容还不一样,科技、产业、教育、营商环境、宜居环境引发的人口增长,那是后天因素和区域竞争完成的,是一个地方通过高强度的拼搏对另一个地方人口和资源的虹吸完成的。

说白了,就是一个地方的人口和资源被卷到另一个地方,人口和资源的总量仍没有改变。这个地方多了,那个地方就少了,导致了区域发展越来越不均衡,这样还是会出问题的。

有道是:幸福是靠拼搏出来的,但拼搏到越来越倦,越来越让心力憔悴,那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呢?这样就会导致更多的躺平。

从生育端刺激人口增长,才是从源头、从根本上打响人口保卫战。

PART02

中国的人口保卫战迫在眉睫。

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生儿是1700万人,2023年是902万人,6年间出生人口少了800万人!

生育率持续下降,已经是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新生儿越来越少,妇产科服务的对象自然与日减少。

紧接着是幼儿园关停潮来临。

有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7.44万所,共有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2.98万人;比比2022年,全国幼儿园已减少了1.48万所,在园幼儿数量减少了534.57万人。

这就意味着,过去一年,全国平均每天关闭40家幼儿园,部分三线弱和四五线城市幼儿园的关停潮会更加厉害。

别的不说,就拿绵阳这样的全省教育头部城市,以前的知名公立幼儿园难进得不得了,现在这类幼儿园已经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大门口打出招生广告了。

其他铺摊摊的幼儿园还能活得好么?其他兄弟城市,还有小县城的幼儿园,还有多少还能过上好日子?

不解决低生育问题,幼儿园、乃至小学,真没必要越修越多了。

有年轻人抱怨,现在娃娃择校太难了。虎眼说,别急,过两年就不难了。

幼儿园之后,必然是小学的兼并潮、关闭潮来临。强校兼并弱校,大校兼并小校,教学水平欠佳的、不敬职敬业的、师德师风不正的教师,不下岗往哪里去?

教师,会成为越来越卷的职业。

如果低生育问题不解决,小学过了就是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会出现过剩。

学区因此会成为伪命题。

没有人口的持续增长,楼市保卫战就成为一句空话。

现在,有多少家庭没有几套房?不少家庭孙子辈都不用买房了,你拿什么去刺激房地产活起来?

你说换房吧?新房都不好卖,二手房更加恼火。许多人不是不想换房,不是不想有更高的美好生活诉求。但是,旧房子空置一大推,哪里还有购房的欲望。

多生一个娃,比出一百条救市政策管用。

过去30年房地产的高速发展,从本质上就是吃的人口红利。没有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就很难高速发展。

房地产既是经济的风向标,也是金融的蓄水池。这条产业链上,牵动着40多个行业的兴衰。

不要说汽车、家居家电和建材,哪怕是卖束花、卖双鞋,都会与房地产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搬新家,哪个不买一揽子花呀绿植呀?在建筑工地上,几天磨烂一双鞋,不搞建筑,一双鞋会穿上好几年。

房地产的影响力,时时刻刻,各行各业都感受得到,哪需要那么多专家去整那么多长篇大论来印证?

房地产牵扯的40多个行业兴旺起来,整个经济链就循环起来。

经济一循环,大家都能挣到钱,餐饮、娱乐、超市、影院、机场、高铁等等,都会火起来,这就是百业兴旺。

当然,这个功劳不是房地产的,房地产只是起个纽带作用,真正的功能是人,人是万事万物的中心,是世界之轴,人是世界的主宰。

没有人,一切归零。

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强大,超算中心多么厉害,源头还是人脑在掌控它们嘛。

所以,小到家庭的竞争、城市的竞争,再到区域的竞争、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还是人的竞争。

人才也罢、社会精英也罢、大师也罢,始终是人群中的一员,人群中的杰出代表。

人多力量大,只有提高生育水平,才会有更多牛B的人。

PART03

过去,全国人民拼命想多生,如今,为什么许多年轻人越来越不想生了呢?

舆论导向有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一些不良媒体过分强调社会压力,人为制造焦虑,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

事实上,现在的90后、00后,真有父辈、祖辈当年的压力大么?现在生下来的孩子,哪个没有就医、入学、住房的基本保障。

60、70后出生人,许多人的童年是在饥饿中度过,在煤油灯下、石头桌上读书学习,完成了人生的变革。

就绵阳而言,现在新修的乡镇学校,比30年前的大学还要修得好。有必要过分贩卖焦虑么?

70、60、50乃至40后,勒紧裤腰带生,从牙缝里都要挤出钱来培养孩子,既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传统思维,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现在不少年轻人,别说多生一个,有的连一个也不想生,甚至连结婚的意识都没有了。

一个人的世界,二人世界,确实逍遥得多、单纯得多、浪漫得多。

逍遥、单纯、浪漫的背后,就是不想忍受挫折、失败和责任,就会产生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少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的精神美德。

这样的人生,抗压、抗打力十分脆弱,于己于社会都不利。更重要的是,这种“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的思维占了社会的主导地位,那就非常可怕了。

试想,一个社会,若干年后,没有年轻人,这个社会怎么办?或者一个年轻人要负担几个十个老年人,这个社会如何正常运行?

细思极恐。

结婚和生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我经常对一些优秀的年轻人说:多生一个吧,别浪费了你这么优秀的基因。

年轻时在奋斗中快乐,老年时拥有天伦之乐,这才是最完整的幸福人生。其实生育、抚养和教育孩子,也是一个锻练、提升和磨砺自己的过程。

有人说,我们不能只感恩父母,还应该感谢孩子——

感谢孩子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这种幸福和快乐是任何其他都无法替代的。

你还记得你的孩子刚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你的热泪盈眶吗?

你还记得他第一次开口喊爸爸妈妈,你那激动的心情吗?

你还记得他刚学会走路的时候那可爱的样子吗?

你还记得他吃饱喝足依偎在你怀里酣然入睡,你情不自禁要去亲他一口吗?

你还记得当你生病的时候孩子端过来的一杯茶那暖心的感觉吗?

你还记得无论你工作多么累,受了多大的委屈,但当看到孩子那张天真灿烂的笑脸,所有的疲惫与委屈都烟消云散了吗?

你还记的自从有了孩子,每天茶余饭后,孩子的各种“小动作”和“新技能”逗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哈哈大笑吗?

你还记得每次出门时间长了,都要翻开手机,看看孩子的照片和视频,然后情不自禁的笑了吗?

这是只有孩子能带给我们的,这种孩子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是世间所有的金钱和其他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孩子就是全世界,孩子就是人间的春天。多一个孩子,我们就多一分希望,未来就多一份保障。

绵阳不仅仅是一座科技城,也是一座承载国家使命、勇于创新、善于创造、文化厚重、生态宜居的城市。

这里最适合年轻人生活、工作和发展,最值得托付一生,许多年轻人在这里一朝相见,一生相伴。

所以,绵阳人可以率先打好人口保卫战,这是城市繁荣、百业兴旺的根本。

0 阅读:0

浩宇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