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县人。
看范成大的生平,似乎有三个身份——政治家、诗人、书法家,而且在这三个方面都能名留青史。
作为政治家的范成大,他早年出使金国,并不辱使命而归。后长期担任地方官,关心百姓疾苦,“凡可兴利除害,不顾难易,必为之”。
作为诗人,范成大才华横溢,素有文名,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他的田园诗自成一格,影响很大。
范成大六十一岁时,在石湖养病,期间写下六十首田园诗,即《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被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钱钟书语)。
范成大的田园诗,是名副其实反应农村生活的诗——
凭借诗组《田园杂兴》,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可以和陶渊明比肩的田园诗人。
但范成大的田园诗和陶渊明的田园诗又有所不同:
陶渊明身为士大夫,田园诗是他隐逸情趣的抒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风光只是他静谧心境的外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他不关注农村生活本身,他关注的只是“但使愿无违”,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本心。
如果说陶渊明田园诗的主人公是士大夫、隐士,范成大田园诗的主角就是农人与农村。
我们来看他的这首代表作:
四时田园杂兴(选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里写的是:
白天上大田里中耕除草,夜晚在家里头织制麻布。这些村里的年轻人哟,俨然是一副当家作主的模样。
至于年幼的孙字辈,还不晓得种田织布的事儿,却也聚在一起,躲到桑阴下去学大人们种瓜秧子呢!
这种富于生活情趣的乡村场景,不熟悉农村生活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赏析:
种田人家一年到头起早贪黑辛勤劳动,这本来是极平常、为人所熟知的事。
作者此诗的好处,是善于捕捉其中富有情趣、弥足动人的素材。
如写日耕夜织的忙碌,不去写青壮年,而去写尚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写他们自视为“当家人”的一本正经的憨态;
又如写摹仿长辈、以种瓜作游戏在桑树底下嬉闹的儿童,更为全诗增添了活泼泼的田园情趣。
范成大的田园诗,每每能从平淡之中揭出生活的情趣来,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范成大还是一位书法家,是南宋“四大家”之一。范成大的书法是有家学渊源的,早年学书曾受到母亲的影响,他的母亲蔡夫人是北宋四大家之一蔡襄的孙女,换句话说,蔡襄是他的太外公。
范成大的书法源头虽然在苏、黄、米、蔡四家,但取法颇高。
他主张学习书法必须观摹真迹,这样才能看清楚笔画中所蕴含的书法奥妙,然后加以提炼,为己所用,自然水到渠成,无须刻意去追求技法技巧。
同时,他不拘泥于对学习对象的模仿,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加以变化,融入自己的诗人情怀和文人思想。
正因如此,我们看他的作品有法度,也有变化,即便个性不是十分明显,却有一种诗人独有的艺术品质。
范成大要才有才,要德有德,妙手著文章,经纶济天下。故宋孝宗曾说:“卿(范成大)南至桂广,北使幽燕,西入巴蜀,东薄邓海,可谓贤劳。”评价他“气宇不群”。
而同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则说,中兴以来,“知政几二十人,求天下之所谓正臣,如公(范成大)才一二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可谓中肯之评。
绍熙四年(1193),范成大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5月6日夏立 (农历三月十七老家庙日)》 昨夜春雨落, 今 朝转夏阴。 节气相交替, 两季定时分。 三月十七日, 老家庙会新。 熙熙攘攘者, 多少是旧人?
哈哈,不过写出了城里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真让他锄禾日当午他就不会瞎逼逼了[吃瓜]
杏》 小满后日至, 东墙杏泛黄。 走来枝下看, 鹊鸟已先尝。
范成大最牛的不是孤勇出使金国,修改“隆兴和议”硬刚金帝吗?好像还取回了宋钦宗的梓棺归葬河南[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