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期文章解析了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的军衔章和职务,那这期文章再来说一说抗战期间,国军方面的军衔章和职务。
各级军衔章
在上图中就可以看到,从最低的二等兵到最高的特级上将,总共有18个等级。
其中兵分为3级、士官分为3级、准尉分为1级、尉官分为3级、校官分为3级、将官分为5级。
下面就请看详细的军衔章和所对应的职务。
一、兵兵当中分为: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这三个等级。
二等兵军衔章
二等兵是国军中最低的等级,其军衔章的样式也很简单,就是在一个红色毛呢底版上,增加了一个金属的黄金色三角形,俗称“金豆”。
至于二等兵,担任不了什么职位,就是个普通小兵。
一等兵军衔章
一等兵就是服役满一年的老兵,军衔章就是在上一级二等兵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一颗金豆而已。
一等兵和二等兵一样,也担任不了什么职务,只是一个服役时间比二等兵早几个月的老兵而已。
上等兵军衔章
而上等兵,是服役满三年的老兵,相比一等兵、二等兵资历更深,是士兵当中最高级别的,上等兵的军衔章样式,是在红色底版上增加至三颗金豆。
通常情况下上等兵也担任不了职务,只有在战时或者训练中偶尔担任班里的小组长。
二、士官士官,在西方也叫作“军士”,抗战时期国军当中分为下士、中士和上士这三个等级。
下士军衔章
到了士官级别,军衔章的样式也发生了变化,也就相当于在二等兵军衔章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缝合上去的蓝杠,然后金豆压在蓝杠的上面,上图就是抗战时期,国军下士的军衔章。
下士也要比普通士兵地位更高,在非战时的情况下,一般会担任新兵的教官,战时则是班里的组长,比如指挥轻机枪组或者步枪组等等,不过在当时,只有国军嫡系部队中才能实现每个班里有一个轻机枪小组,而其他的“杂牌军”大多数都没有那个条件。
中士军衔章
中士比下士服役的时间更长,当然地位也更高,所用的军衔章样式,就是在上一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颗金豆。
抗战期间国军的中士,一般会担任步兵班的副班长或者班长,非战时的情况下会管理士兵和训练士兵,战时则会辅助班长或者指挥小组作战。
上士军衔章
上士是国军士官中等级最高的了,从士兵到士官,基本上都得听他的,想成为上士,一般也得服役超过十年才会有资格晋升,上士的军衔章样式,就是底版上变为了三颗金豆。
上士通常都是担任班长,当时国军的一个步兵班当中,包含了一个4人火力小组,两个4人突击小组,共计12人,除了自己外,班长可以管理11个人。
三、准尉严格来讲,准尉既不属于军官也不属于士官,职级比较特殊,只能算是从士官到军官的过渡。
国军中的准尉,一般都是担任司务长,管理财务、管理勤务兵以及负责训练等。
准尉军衔章
当然了,从准尉的军衔章开始,之后的军官军衔章也发生了变化,就是在红色底版的基础上,增加了黄金色的金属边框,上面还带有细小的斜杠纹理,后面尉官、校官的军衔章也都采取了相同风格。
不过准尉的军衔章也比较简单,直接使用了军官领章的底版,而上面并没有带金豆。
四、尉官从尉官开始,往后的就都是军官了,属于真正的职业军人,国军尉官当中分为少尉、中尉和上尉这三个等级。
少尉军衔章
少尉,算是军官中的最低等级,也是国军中底层军官的代表之一,其军衔章样式,就是在带边框的底版上,增加了一个金豆,也被俗称“一道杠一颗豆”。
抗战时期的国军少尉军官,一般都是担任排长,一个排下辖3个班,排长大约能管36人。
中尉军衔章
中尉是尉官当中的第二等级,其军衔章的样式,也是在上一级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一颗豆,然后使其居中排列。
抗日战争时期,国军的一名中尉军官通常担任的都是副连长或者连长。
上尉军衔章
上尉就是尉官当中的最高级别了,军衔章也是比上一级多了一颗豆,变成了一条杠三颗豆。
抗战期间的国军上尉,一般担任的都是连长,当时的一个连下辖三个排,算上连部的人、炊事班、军医、文职人员等,连长大约能管理120人左右,当然也有一部分上尉是可以担任副营长的。
五、校官校官在抗战时期的国军当中,是高级军官的代表,分为少校、中校和上校这三个等级。
少校军衔章
校官的军衔章样式其实变化不大,只是在尉官军衔章的底板上进行改进,变化最大的就是从一道杠增加到两道杠,其中少校的军衔章就是在两道杠上面增加了一颗金豆。
抗日战争时期国军的少校军官,通常担任的都是营长职位,当时一个营的兵力大约在400~500人之间,除了下辖三个标准的步兵连和一个连部外,当中还包括其他单位,比如重机枪排、炮兵排、侦察班和工兵班等等。
中校军衔章
到了中校,军衔章在上一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颗豆,也就变为了两条杠一颗豆。
当时的国军中校军官,一般可以担任营长或者副团长,当然也有一部分担任指挥部参谋或者作为通信部的指挥官。
上校军衔章
上校就是校官当中的最高级别,军衔章又变成了两道杠三颗豆。
国军的上校军衔,一般可以担任团长或者副旅长,最常见的就是团长,大约能管理1200~2000人左右,除了下辖三个步兵营以外,当中可能还会包括炮兵部队、通讯部队、辎重部队以及卫生队等等。
六、将官抗日战争时期国军的将官等级划分较为复杂,并不是三三晋制,分为少将、中将、二级上将、一级上将和特级上将这五个等级。
少将军衔章
同样,到了将军级别的军衔章,又一次发生变化,底板改为纯金属材质,并且完全是金黄色,上面也带有细小的纹理,其中少将军衔章是在这种底板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颗金豆。
抗战时期国军的少将军官,一般可以担任旅长或者副师长,不过少将一般多数都是担任旅长,当时国军的一个旅大约是4500~6000人左右,除了下辖三个标准的步兵团外,其中可能还包括直属的炮兵部队、辎重部队、通信部队或者工兵部队等等。
中将军衔章
到了中将职级,军衔章上面又多了一颗金豆。
国军的中将军衔一般可以担任师长,不过抗战时期国军的师级作战单位人数并不统一,有的地方军、杂牌军一个师只有几千人,还有的一个标准师是8000人,一些精锐的德械师可能会有1万人以上。
当然也有的中将会担任更高级别的军长、副军长或者军部参谋长。
二级、一级上将军衔章
到了上将,被分为了三个级别,比如二级上将、一级上将和特技上将,其中二级、一级上将的军衔表面上看不出区别,都是金色底版和三颗豆。
抗战期间,二级上将一般会担任军长、军团司令或者战区司令官,而一级上将属于高级将领级别的人物,军衔章和称呼也都是追赠的。
特级上将军衔章
特级上将的军衔章是独立样式,底版、边款和其他将军的领章都完全不同。
而且这款军衔章也代表着全国军中最高级别、最高地位和最高的权利,也只有一个人能拥有,那就当时的最高统帅“蒋校长”。
以上就是抗战期间,国军军衔章和职位的解析,如果文中要是存在哪些错误或者不足,还有望大家多多指点改进,想要了解更多,请记得关注,下期继续为大家更新。
跟在老蒋身边的白崇禧,陈诚这些应该是特级上将,战区司令长官属于一级上将
还有一个中将加上将衔,佩戴中将衔,张自忠就是,所以说他是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军衔,没有之一。
国民党时期,中将最特别,从战区副司令长官到集团军司令到军团长到军长到师长再到有些特种兵旅长都可能是中将
没看出来一级和二级上将领章区别在哪?求赐教。
抗战时期绝大部分的旅下辖两个标准步兵团以及若干旅直属队,例如通信,警卫,炮兵,工兵,辎重等。很少见三团制的旅。一个标准步兵团人数大约1500人左右,二团制的旅有3000人,再加上旅直属队那些七七八八的部队差不多也是一个团了,综合算下来一个旅大概4500人左右。一个二旅制的师辖两个旅共计9000人,再算上两三千人左右的师直部队,共计1.1~1.2万人。
你的蒋光头后面自封五星上将[捂脸哭][捂脸哭]
中将旅长
很详细[点赞]
国民革命军
一级上将和上将怎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