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市场,用数据说话。
A股市场中的上证指数,在有效的跌破了3000点之后,势如破竹,快速的跌破了2900点,跌破了2800点,2700点岌岌可危。
可是你能够想象的到吗?
科创板的平均市盈率仍然高达58倍。
创业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高达46倍。
深圳主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高达39倍,看清楚了,这可是主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
那么,上证主板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又是多少呢?上证主板的平均市盈率高达28倍。
相对的比较而言,只有上证50指数平均的市盈率是14倍。
沪深300的平均市盈率是16倍。
相对于比较低的,或者说特别低的平均市盈率,只有已经上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股平均的市盈率是4.00倍左右。
一个板块的平均市盈率接近60倍,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呢?
通常的情况下,如果要以现在的股票价格买入个股,那么,60年以后归还你的本金。
如果是这样,你还愿意买入股票,你还愿意投资吗?
可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新股发行,新股IPO的过程之中,特别是注册制实施之后,新股发行的市盈率通常的情况下,在30倍以上,有的发行的市盈率达到了50倍,有的发行的市盈率达到70倍。
有的发行的市盈率高达80倍,有的发行这里竟然超过了150倍,达到了178倍。个别的品种发行的市盈率竟然超过300倍。
资本市场中的相应的嘴脸显得一览无余。
比如说,航材股份的发行市盈率高达80.34倍,它的发行价格高达78.99元。
可是,他开盘最高价格只有71.00元,然后股票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连续下跌的时间已经达到了六个月,可他上市的时间也只有六个月。
也就是说他上市多长时间也就下跌了多长时间,股票价格一直跌到46.15元。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短期之内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可是他仍然呈现出标准的空头排列的状态。
特别是在最近几个交易日,更是呈现出加速下跌,快速下跌的暴跌模式。
换句话说,对于这样一只新股发行的品种,无论是中签的投资人,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时间买入,或者是持有这样一个品种,都会产生一定的亏损,甚至是大幅度的亏损。
即使是中签这样一只品种,亏损的额度竟然超过40%,高达41.8%。
并且,以此套牢所有的投资人。
在股票价格下跌40%以上的情况之下,它的市盈率仍然超过38倍。
那么,又是谁在其中赚到钱呢?而且赚的盆满钵满呢?
再比如,发行的市盈率超过100倍的昱能科技,发行的市盈率要远远超过平均行业的市盈率,他上市之后怎么样了呢?没有出现一点点的意外,更是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
二级市场对股票价格,由阶段性的历史高点726元,一直下跌到79.50元。
单纯从绝对的股票价格来看,下跌的幅度超过了60%,超过了70%,超过了80%,竟然高达88.98%。
真是令人惨不忍睹。
可是一系列的黑色的产业链的良心跑哪去了?
发行的市盈率达到了100倍,在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之后,市盈率仍然有31倍之多。
单纯从技术上来看,从趋势性的走势上来看,仍然呈现出标准的空头排列,无论是中期均线,短期均线,长期均线,死死的压住它的股票价格,持续性的下跌,连续性的阴跌。
更加有意思的是,他上市之后的第一个年度,阶段性的企业的经营业绩出现了一定的下降,在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的比例高达28.65%。
可是,在他上市之前的三个年度之内,企业的经营利润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比如说,在2020年增长的幅度高达256%,在2021年企业的经营利润增长的比例高达34%,在2022年企业的经营利润增长的比例,竟然超过了250%。
上市之前在冲刺上市的过程之中,企业的经营利润连续性的高增长,甚至是翻番的增长,上市之后立即变脸,马上有高增长,变为大幅度下降?
一方面,A股市场持续性的下跌,大幅度的下跌,特别是上证指数在有效的跌破了3000点之后,呈现出了加速下跌的技术形态。
出台了很多相应的,真正的,重大利好的措施,可是仍然止不住下跌。
在短期之内,有些个股的品种下跌的幅度超过30%,超过40%,有的品种已经实现了腰斩,有的品种甚至下跌的幅度达到了70%以上。
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有些板块之中,阶段性的市盈率仍然超过40倍,超过50倍,接近60倍。
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特以特别高的价格上市之后,立即通过转融通的方式,狠狠的砸向市场,获取超额的利润。
这是什么样的运行方式?又是谁设计的呢?
面对这种状况,你是怎么看的呢?
你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