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劳,是《三十六计》中胜战计的第四计,是在敌强我弱时,寻求最终胜利的策略。最早出自于春秋·孙武《孙子·军争》。
【原文】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计策典故匈奴曾是很多朝代的噩梦,但是在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却是匈奴的噩梦!
战国时期的七大国: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国之中,秦、赵、燕三国与胡人为邻。在乱战时期,虽然七国逐渐地脱颖而出,但是相互的战争也使得他们没有了更多精力,而这个时期的匈奴,就在悄然的积蓄着力量,直到战国末期,北方的匈奴已经完全强大了起来。
面对匈奴的侵扰,因其生活在草原上,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他们注定是马背上的国家,所以骑兵发达,来去如风的匈奴经常到赵国打秋风,面对匈奴的侵扰,赵王烦闷不已,只得在代郡、阴山之下筑了长城,设置了云中、雁门、代三郡,又命令李牧长期驻守北疆的代郡和雁门,抵御匈奴入侵。
面对凶悍的匈奴,身为百战将军的李牧十分明白敌我双方的情况,清楚地知道正面硬刚最后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李牧就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逸待劳的策略。
面对匈奴的进攻,李牧是铁了心的坚决不出城门,只采取防御为主的策略,就算是有利可图也不能主动出击。同时李牧还制定了严格的政策,他传令说:“匈奴骑兵来时,要迅速进堡自守,有敢去捕捉匈奴骑兵者斩首。”
一方面李牧防守在城池中,但是另一方面,李牧大力改善士兵的伙食,同时还训练着士兵们的骑射技术。就这样,平安无事地过去了几年,面对李牧这个只知道防守,连出城池骚扰都没有的将军,匈奴自以为知道了李牧是个没有胆子,懦弱的怂将,便不再把他放在眼里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李牧的不作为也被远在赵国的赵王知道了,认为李牧胆小怯战,遣使斥责他,但李牧依然还是按照原先的行为,匈奴来了就退守城门。赵王大怒,撤了他的职,另外派遣了一位将军。代李牧守边的赵将每当匈奴来犯时,就率兵出战,结果屡遭失败,损失惨重。无奈的赵王只得重新将李牧派往边疆,并且保证不妨碍李牧的策略,虽然赵王也不知道李牧有什么策略。
就这样,在看似窝囊的行为中,其实敌我的大势已经悄然改变了。
李牧善于治军,他率领的部队军纪严明,军事训练非常严格,在长期的训练下,士兵们的兵马骑射都变得十分的娴熟,且长期接受良好的伙食待遇,令士兵们都有和匈奴决一死战,报效国家的心理,李牧选出战车一千三百乘,战马一万五千匹,勇士五万人,善射者十万人,全部进行操练,演习作战,准备发起攻击。
李牧让百姓出城放牧,吸引小部分的匈奴来袭,派出的士兵也听从李牧的命令,假装不敌逃跑,丢下漫山遍野的牛羊。听到消息的匈奴王单于率大军匆忙赶来,却不知已然落入了李牧早已摆好的阵仗之中,再想出去已难如登天。
长途跋涉的劳累和没有战术的安排,使得匈奴大军和李牧早已转变了强弱之分,此一战,李牧带赵军消灭匈奴十余万骑兵,接着,李牧又率兵消灭了澹槛部族,打败了东胡族,收降了林胡部族。匈奴单于只得引兵远遁,十多年不敢犯边。
结语以逸待劳这词,出自于《孙子·军争篇》,其主要的核心在于一个“耗”。实力弱的可以占城不出,凭借自己所拥有的粮草等后勤,养精蓄锐,且时不时地给予敌人骚扰,让敌人不至于对我没有了念想,使得敌人烦我、恶我,就是打不死我。待到敌人早已不耐烦,且又疲惫不堪,无法支撑起一场战争的时候,就是敌我双方攻防转换的时候。
所以,在你有耗下去的资本的时候,耐心的等待,待到他人再也耗不下去的时候,就会让双方的优势悄然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