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的人才储备雄厚,1988年重新授衔17名上将,有8名来自二野

轮回历史 2024-09-12 08:43:29

很长一段时间,因为特殊原因,我军取消了军衔制,军队正规化建设停滞,部队指挥非常不便。人民军队由于军衔不清而产生的混乱状况,在1979年爆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也常有发生。

因此,1988年,我军恢复了军衔制,但中央军委却把元帅和大将军衔取消了,最高军衔只设立上将,能够授予上将军衔的人,已经是军队的最高级别了,代表着我军最顶级的指挥群体。

当时,一共有17位将军授予上将军衔,仔细观察,这17位将军的来源分布非常有意思。

来自二野的上将,居然有8人之多,占比差不多有一半。分别是刘华清、秦基伟、李德生、杨白冰、尤太忠、郭林祥、王诚汉、向守志这八位将军。

来自三野的上将有4人,分别是张震、李耀文、迟浩田、万海峰这四位将军。

来自四野的上将有3人,分别是洪学智、刘振华、王海这三位将军。

来自华北军区的有1人,是之前担任晋察冀三纵8旅22团团长的徐信将军。

此外,赵南起将军不属于任何一支部队,在1950年随首批志愿军部队赴朝参战之前,主要是从事文职工作。

我们发现,来自二野的人非常多,三野次之,当年百万之众的四野却只有3人,而一野一个人都没有。

这种情况在1955年人民军队在初次授衔的时候,并非如此。

1955年,四野授衔的将帅数量最多,共有360名,其中包括元帅2人、大将3人、上将14人、中将43人、少将298人。

排名第二的是三野,共有313名授衔元帅、将军,其中包括元帅1人、大将2人、上将11人、中将33人、少将266人。

排名第三的是二野,共有246名授衔元帅、将军,其中包括元帅1人、大将2人、上将13人、中将26人、少将204人。

最后是一野,共有234名授衔元帅、将军,其中包括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13人、中将27人、少将191人。

可最终在1988年,二野开国上将的人数是第一位了,而比其他三个野战军加起来的总数还要多,这是为何呢?

这主要是因为二野司令员刘伯承元帅的军事思想非常先进,导致二野对人才的培养更为全面,其人才储备更为扎实。

刘帅是军事专科毕业,其实军事素养非常强,但很少有直接干预到师一级的命令,刘帅不仅不干涉,还充分发挥了手下将领的才能,军事大方针一发出去,各纵队自思良策,只要他们不出错,刘帅就不会插手。邓政委就说过:二野从战争一开始,每一次的具体作战,指挥的都是各纵队的头头,刘邓没有亲自到战场上指挥过一个战斗行动。因此,在二野的将领非常锻炼人,都能独当大局,这有利于培养人的担当精神。

其他三大野战军,一野的彭总性格强,枪炮一响,全体都要听彭总的;三野的粟裕军事天赋过人,下属怎么做,粟裕都帮他们提前细致规划好了;四野的林总更是心思细腻,部队指挥都到了师一级,二野出身陈赓大将被划归到四野的时候,就非常不习惯,气得说道:“怎能实行超越两级指挥呢?这样的话,还要军长、兵团司令干什么?”

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讲,其他三大野战军都比较依赖主帅,这种情况久了,独挡一面的能力就可能有所欠缺。

久而久之,建国后,尤其改革开放后,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在开国元帅、大将、上将都逐渐退隐之后,开国中将、少将要走逐渐走向台前了。

由于二野之前的指挥体系能够锻炼人,所以,很多二野出身的将士走向了更高的位置,这也是1988年重新授衔17名上将,有8名来自二野的来由。

0 阅读:325
评论列表

轮回历史

简介:文以载道,史可明鉴,诗能言志,乐且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