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际赛“头盘”、郑钦文上“主菜”,中国赛季开席|共同体

体育大昇意 2024-09-19 09:05:17

新球迷被奥运、郑钦文带动“入坑”,中国赛季就是进一步现场体验网球魅力的机会。

《共同体》是中国之声决胜时刻联合体育大生意推出的体育商业主题对话节目,以“求同存异,聊聊大家共同关心的体育热点话题”为口号,每周一期,逢周五晚上10:00于中国之声《决胜时刻》栏目期间播出。

9月10日,2024戴维斯杯决赛小组赛在全球四座城市打响,其中C组比赛在中国珠海的横琴国际网球中心挥拍。戴维斯杯决赛历史性首秀中国,让每年秋天的网坛“中国赛季”也提早一周打响。在队际赛加入赛历、郑钦文奥运夺金余波荡漾等因素的影响下,2024“中国赛季”将如何更引人入胜?9月13日,第168期节目展望网坛“中国赛季”的精彩纷呈。参与的“闲话者”是中国之声记者张闻,爱奇艺体育网球评论员胡力涛,体育大生意营销副总裁、盛意互动总经理罗冉峰。

本文为本期节目精华摘录。

队际赛别开生面

张闻:2024的网坛中国赛季,比2023来得更早一些。戴维斯杯决赛小组赛首次走进中国,在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展开激战。接下来,杭州、北京、上海、武汉、宁波、广州、香港……一系列国际焦点网球赛事将在中华大地上相继挥拍。2023年,共同体曾讨论过中国赛季重启的亮点。今年的中国赛季又有哪些精彩故事?首先聊聊戴维斯杯。两位都去了前方。这种国家队赛事相对于其他职业球员以个人名义参与的赛事,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

胡力涛:我在珠海逗留了两天,感觉确实挺不一样。首先这是咱们国家首次承办新赛制下的戴维斯杯决赛。虽然四支参赛球队都是客队,但是现场还是有不少球迷入场支持。前几年珠海通过WTA超级精英赛即“WTA小年终”,以及ATP 250珠海网球冠军赛,在本地市场培育了一定数量的网球球迷,而且还开发了周边城市的市场。这两天我在现场就遇到了来自广州、佛山、香港的球迷,他们大部分都看过往年的WTA小年终和ATP 250赛事,还是比较懂球的。

另外,戴维斯杯是队员们代表国家出战,替补球员都在场边替补席为充当啦啦队的角色,这是日常职业赛事比较少见的。还有赛事人员、工作人员感觉上也很投入赛事,比较能带动现场气氛。

罗冉峰:我到现场的这一天,举行了德国对智利的赛事。有一家珠海当地的德资企业,买了比较多的这场比赛的票。企业的高管、员工都来现场了,他们组成了为德国队打气的两个方阵,穿着也比较统一,主要有两款制服。到了比赛的特定阶段,德国的球迷开始吹一些打气的号子,甚至还有鼓声。这种在场上支持自己球队的气氛,中国球迷过去在以个人为主的职业赛相对难看到。因为在国内看职业赛事,就算是“三巨头”过来,可能也不一定看到他们国家的球迷大规模聚集在一个局部空间呐喊的情况。

戴维斯杯现场有一批德国球迷

图源:戴维斯杯珠海小组赛

张闻:也许不用说国内赛事,甚至大满贯也不一定有以国家为单位的球迷方阵。例如阿尔卡拉斯打进决赛,肯定有很多西班牙球迷为他加油,但他们通常不会是一个组成方阵或者穿着统一服装加油的方式。的确可以看出队际赛相对于常规职业赛事的有意思的地方。

胡力涛:对于中国来说,这次承办戴维斯杯是比较有意义的一次试水。现在中国男队已经有张之臻、商竣程、吴易昺等比较有实力的球员,具备一定的冲击戴维斯杯决赛——改制以前叫世界组——的实力。对于戴维斯杯的主办方国际网联来说,他们也想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包括看看现场观众的反应、当地的设施情况、团队的运营水平等。假如未来几年中国队冲击决赛成功,那么今年的办赛就是为日后成为小组赛东道主的一次很重要的演练。

郑钦文带动中网抢票潮

张闻:今年中国赛季的变化不仅仅是新落地的戴维斯杯。武汉回归、宁波网球公开赛升级到WTA 500、杭州迎来ATP赛事。胡老师觉得回归第二年的中国赛季是不是回到鼎盛时期的水平?在您印象中,中国赛季刚开始时是什么景象?

胡力涛:最早并没有“中国赛季”这个概念。例如2004年中网创办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个孤零零的赛事。2009年赛事升级了,女子是WTA 1000级别、男子是ATP 500级别,变化是逐步产生的。现在有了中国赛季,是因为中国市场潜力比较大,更多不同级别的赛事可以在特定时间段整合一起。

今年我觉得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变化,是武网放在了中网后面。以前WTA的中国赛季以中网为龙头赛事,广网、武网、江西网球公开赛等打完了,慢慢引导到最终中网这项WTA 1000赛事上。而今年武网放在中网之后,就给人一种渲染郑钦文的气氛,因为她是湖北人,武网最有“主场作战”的感觉。事实上中网也在主打郑钦文,她赢得奥运金牌后,在本地市场的影响力绝对超过老国际球员,是2024中国赛季票房保障的头牌。

这时候可以聊聊对“鼎盛时期”的理解了。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后,也有一个小高潮。但当时的情况有所不同,虽然有李娜作为本土球员支撑票房,但是各项赛事的参赛球员矩阵还不算是最强号召力。而今年各项赛事已公布的阵容都比较强,中网、上海大师赛这类强制赛事的戏码更加不用愁。另外郑钦文为了冲击年终总决赛,还把中网、武网、宁波赛都报名了。综合而言,我觉得今年的中国赛季的热度还是很可观,我所在的球迷群里大家讨论热度很高,各自想办法抢票。

郑钦文是2024中国赛季最强号召力

张闻:票好抢吗?

胡力涛:今年中网女子赛事扩容到96签,郑钦文首轮轮空。大家推算她的首战是在9月28日,开票日是8月8日。往年中网卖得最快的是男单决赛的票,今年是9月28日的票也卖得差不多了,有点像当年李娜法网夺冠后亮相中网首轮的情况。可以确定,郑钦文中网首战的票房也会很不错。

网球不会三分钟热度

张闻:去年《共同体》节目讨论中国赛季时,包括一个前瞻性的话题:2023赛季人气火爆,但这种人气会是昙花一现吗?当时冉峰的观点是,未来国内网球赛事的热度与中国球员的整体表现会有一定契合。那么今年从澳网到奥运会,中国网球都给我们带来惊喜。大家都相信,2024秋天的网球还会在国内“红出圈”。不过我们当初讨论的时候担心成绩和运动发展之间的关系。现在成绩出来了,冉峰有没有担心成绩带动的运动热也有可能是“三分钟热度”?

罗冉峰:我觉得有人认为会出现“三分钟热度”,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三四年来兴起过的各种“网红运动”,都有过突然走热的情况出现,但这些运动的发展能不能细水长流,大家到现在都不是特别肯定。那网球会不会也走同一条道路呢?我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网球与我们以前讨论过的飞盘、腰旗橄榄球以及近期又兴起的攻防箭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它不仅仅是一项“体验型运动”。所谓“网红运动”或“新兴运动”以体验为主,参与者获得的乐趣主要来自体验这项运动时的快乐感觉,但他们没有太多机会在日常渠道去感受相关项目的世界级选手是什么水平。

网球则同时是一项“鉴赏型运动”,有大量优质赛事、优质选手去呈现这项运动的魅力。初体验网球的球迷,可以一边自己亲身实践,一边从高水平网球赛事体会网球魅力。所以我觉得单是网球运动发展的成熟度来讲,它能给新人入圈后一个不错的初期体验,同时也有一流的机制去延续他们的兴趣。

网球发展成熟,无论参与还是欣赏都有精彩体验

张闻:胡老师可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您经历过李娜时代,当时网球经常在各种各样的媒体占据头条。您觉得网球在国内是否经历过冲高、回落、再向上走的曲线?有没有一些标志性的年份?

胡力涛:2011年肯定是一个高潮,李娜赢得全亚洲第一个单打大满贯。网球当时也有破圈的趋势,对中国网球人口尤其是青少年网球人口的提升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很多小朋友以李娜为榜样,开始拿起球拍。应该说这是中国青少年网球培训市场的起点。从那时候算起,这十多年来培训市场一直是中国网球市场利益增长最稳定的一个点。我想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的突破,又会为青少年市场带来很好的刺激。

冉峰刚才也提到成人市场的情况。对比他所提到的“网红运动”,网球还有一个特点是入门有点挑战,但入门后的附着性、粘合性非常好,相当于参与者上手之后就基本不会再离开了。另外就观赏角度而言,国内的网球生态还是很有魅力的。例如到中国赛季期间,球迷像过节似的——其实真的是过节,因为中国赛季与国庆黄金周、中秋等假期有重合。我认识的不少球迷,把看中网、看上海大师赛理解成一个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大家背着球拍出门,看球之余本地球迷和外地球迷互相交流打球。这样一个过程下来,大家都觉得自己涨球了。看高水平职业比赛就像上示范课,上完课再自己琢磨实践,收获就很大。所以我觉得现在中国网球市场的基础是比较扎实的。

“非黄金时段”也要抢场?

张闻:郑钦文奥运夺金前,网球在社交媒体的热度就在不断攀升,奥运期间更是真正破圈。现在网球场越来越难订,教练也难找。业界对这种情况是不是很兴奋?是不是很想进一步扩大供给来满足市场需求?

胡力涛:就我个人作为网球从业者来说,肯定是高兴的,因为国内网球市场的容量在扩大。但作为业余爱好者,我有时候也发愁难订场地。奥运是8月举行,正值暑期,这时候本来场地就难订,因为被不少培训机构包下了。郑钦文夺冠后更多新球迷加入进来,球场资源就更紧俏了。

但到9月开学后,场地开始重新变得好订了。现在就看中国赛季是不是正好能接上奥运这把火,让新晋球迷通过现场看球等方式,进一步被激发对网球的兴趣,把热度保持住。

近年国内网球场数量增长较快

张闻:我感觉在北京有时候提前两周都未必订到场地,但有时当天一时兴起找一下,可能有机会订场。

胡力涛:这是临时有人退订了。整体来说,郑钦文夺冠后的一大直接反馈,就是球场爆满。北京本来是周末基本无法订场、球友都有固定的打球时段,而现在是连所谓的“非黄金时间”——也就是周一到周五下午4点之前的时间段——也开始难订场了。

张闻:这是不是意味着球场、教练的供给都要往前再推一推?

胡力涛:过去几年北京其实新增了不少网球场。现在周末的场地是饱和的,但“非黄”时段有部分球场仍然吃不饱。我觉得要结合“非黄”时段的未来情况,才能真正观察出国内网球人口是否真的上来了。因为李娜法网冠军主要刺激的是青少年市场,而当下来看,至少在北京这里成人市场反而略有萎缩。这应该是因为网球还是有一定门槛,大家练起来上手慢,就被其他运动吸引走。

张闻:我就是一个典型,初中、大学和前两年三次希望入门,都以失败告终。

胡力涛:孩子网球上手快,是因为有一些针对性的课程。例如国际网联推动一个“Play and Stay”项目,让孩子们用更短、更轻的球拍,在更小的场地打更软的球。这样球就容易打起来了。普通成人球较硬,初学者打起来不容易,现在孩子们一上手就能打球,就有兴趣参与了。包括我觉得现在的成人市场也可以借鉴这个观念。例如女性朋友力量可能相对弱一点,直接练成人球或者控制不住,那就先打一些低压球,这样慢慢把女性网球市场真正打开。我看社交网络上一些新球迷,好像还是以打卡拍照为主,对于市场发展来说,还是需要大家尽快把球打起来。刚才主持人提到教练,我觉得教练人数其实不缺,只是缺能更快帮助新人入门的启蒙型教练。

女性市场新兴

张闻:胡老师提到了女性市场。我觉得今年网球的走热也涉及到可能女性用户比较关心的时尚趋势。从今年年初开始,各大运动品牌就在从时尚潮流方向力推网球装备,例如网球裙就是今年最受关注的时尚单品之一。时尚推广方向肯定包括视觉大片等物料,这类物料容易把网红型的用户也吸引过来,进一步做大网球在时尚感、亮丽感这方面的文章。更多爱美的用户受到吸引,推动了今年网球在社交网络上的火爆。网球运动本身也有承载时尚和消费元素的传统,感觉今年这方面尤其突出。

胡力涛:是的,网球品牌自身也在努力破圈,与时尚品牌、奢侈品牌联名,动作非常丰富。网球装备原本强调专业性、功能性,现在有更多偏时尚、休闲的产品出现。这样有些衣服大家不一定只在打球时穿,日常也可以穿,实现将网球融入大家日常生活的效果。

女性网球服品牌Donna Sport

图源:Donna Sport官网

张闻:有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网球产品市场的规模从2019年的45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3年的58.8亿,预估2024年达到64亿,年增长率保持在一个高个位数。产品品类主要有鞋服类、配件类、装备类,鞋服消费份额更多,占53%。这似乎也佐证了,网球与时尚之间的关连,是目前这波网球热潮不同于当年李娜热潮的地方。李娜影响的更多是青训。

胡力涛:培训主要是拉动球拍、器材类市场,近年确实鞋服增长较快。

罗冉峰:国外还有新晋的鞋服品牌,专门推女子线产品。职业球员也有积极参加,去帮助推广一些女子产品以独立的厂牌进入市场。例如奥运决赛郑钦文的对手维基奇,她在2023年联合Uomo Sport,推出一个根据她个人审美判断来打造的新品牌。新品牌就用维基奇的名字来命名,叫做Donna Sport。可以看到网球时尚潮流化的推动力量还是挺多元化的。

现场观赛攻略

张闻:实在点说的话,李娜带起网球潮的时候,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力距离成为网球长期消费者,整体上还有一定距离。但现在至少城市网球消费已经抵达了一个经济实力与运动热度相契合的节点,所以我相信未来网球在中国的热度还会厚积薄发。今天我们的话题以产业相关为主,最后想用一个稍微实用一点的内容收尾,就是对于新球迷来说,假如今年第一次现场看球,如何合适地展开这个全新的“一日网球”体验?

胡力涛:我以中网为例分享吧。对于球迷来说,钻石球场肯定是大家都想“朝圣”的地方,但是刚才也提到9月28日的票已经很难买了。那我们不如试试买外场票,去国家网球中心整体转转,把它的大概布局搞清楚。其实在中网的前几天,球迷能在外场看到不少大牌球员练球或者比赛。因为钻石球场容量有限、中网是男女合赛,今年中网的签表又扩容了、首轮比赛数量很多,所以一定有很多比赛要由外场承担。从追星角度来说,在外场追星其实比较方便。

另外中网与国家网球中心近几年的配置也在完善。消费区规模很大,现场吃喝都不用愁。球场的绿植多了不少,球迷感觉没那么晒,球场的自然气息也更浓厚了。

张闻:对新人来说,可能大家要有一个观念,就是网球通常买的是日期票、场地票,而不像足球、篮球那样,是买某一场对阵的票。所以观看网球赛事不一定非得瞄准在钻石球场举行的某场焦点球员比赛,而是规划一个全天的网球比赛体验,例如好好感受现场的嘉年华。

除比赛之外,网球赛事现场的嘉年华也值得体验

图源:中国网球公开赛官网

胡力涛:我鼓励大家不要扎堆,只追着半决赛、决赛来看。一方面是这些票难抢,另一方面是当时比赛已经不多,氛围有很大变化。如果是前几天入场去看,例如你买了中心球场的票,那么中心球场的票同时附带外场权益,你可以中心球场、外场轮流逛,轮流看,多感受这种处处都是高水平对决的气氛。

张闻:大家看大满贯转播的时候,应该也能从航拍机位看到,不少观众处于游走状态。而且有不少人是在草坪、嘉年华等位置看球,而没有直接进入场内。如果你能在外场坐到前排,近距离地观察球员挥拍时带动肌肉的力量感,甚至感受到他们跑动时带起的风,这是一种在大体育场千人、万人观赛所难得的体验;如果你能像温网球迷那样找一块大草坪上惬意地坐下,与其他球迷一起吃着、喝着、看着大屏幕,同样也感受到网球的新魅力。中国赛季现已正式开始,一起期待黄金周期间的高潮吧。我们一起现场见,谢谢!

0 阅读:4

体育大昇意

简介:领先的体育产业信息及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