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就业问题困扰不少毕业生。即便拥有名校光环,也可能在求职过程中被各种问题所困扰,这让很多学生表示不解。
在大学期间,很多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就业的严峻形势,认为自己毕业院校不错,学习成绩也不错,没想到毕业后才发现,即便自己毕业于名校,也会面临就业难窘境,甚至被部分人鄙视。
比如下面要介绍的一位女毕业生,从大三阶段就开始找实习工作,而他一直坚称自己毕业于浙江大学,然而,他在找实习单位时,经常遭遇学历歧视,甚至被一名HR嘲讽。
“我就是浙江大学毕业的”,女生因学历问题被企业HR嘲讽浙江大学是名副其实的985学府,即使在985行列也有很高的地位,甚至被认为仅次于清华北大的我国第三所世界级名校,不管是学科实力,还是科研能力都非常不错,是众多学子梦想的殿堂。不过,浙江大学的招录分数线比较高,没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基本没有被录取的可能。
一般情况下,能够被浙江大学录取,再经过四年的高质量学习,毕业生在未来就业时基本不用担心工作问题,很多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接收到多家企业抛来的橄榄枝。
然而,有一名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女生在求职市场却屡屡碰壁,甚至在网上抱怨HR竟然连浙大毕业生都不放在眼里。
这位女毕业生表示,在求职过程中与一位HR进行聊天,感觉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这让他感到十分生气。不管怎样,浙江大学是我国顶级学府,能够在这里读书的学生,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学术能力,包括综合素养方面都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企业HR的态度让女生有些生气,甚至认为他对浙大毕业生心存偏见。
从女生晒出的聊天记录不难发现,HR问她是哪所学校毕业,女生应该是先回复是浙江大学毕业,随后,HR又再次确认一下究竟是哪个学校,这时,女生表示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前后不一致的回答让HR有些生气,责问女生宁波理工并不算浙大为何之前要说自己是浙江大学毕业。对此,女生也进行解释,表示自己的学校隶属于浙江大学,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声称自己是浙江大学毕业,并没有不妥之处。
尽管女生一再解释并坚称自己是浙大毕业,依然没有获得HR的认可,最终这份工作也不了了之,这让女生有些不解,认为自己的学历受到歧视。宁波理科学院隶属于浙江大学,为何自己就不能说是浙江大学毕业?
不料却被毕业院校全名自行打脸这位女生与HR的聊天争议点,并不完全是对学历的认知上,而是这名女生对于院校隶属关系的理解存在误差。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与浙江大学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宁波理工学院隶属于浙江大学,但也不是浙江大学,不属于浙大本部。
据了解,从2020年开始,宁波理工学院成功转设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虽然已经转设成功,但和浙江大学本部依然有很大区别,当然,考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学生与浙大本部的学生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有和浙大本部学生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
不过这两所院校的教学质量,院校等级,以及录取分数线均存在很大差异。这位女生之所以报考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是因为她的分数线并没有达到浙江大学本部的招录标准,而两者的分数完全不在同一等级,学期间接受的高等教育质量也达不到浙江大学本部水准。
而这位女生在求职时,先是声称自己是浙江大学毕业,给HR带来希望,让自己获得进一步展示的机会,不料,在最终确认的时候,HR识破了自己的小心思,自然也不会被录取。
当然,如果从一开始女生就坦诚表示自己的毕业院校,或许也能获得HR的青睐,毕竟很多岗位并不完全看学生的学历背景,只要专业技能,包括综合素养,达到相应的岗位要求,同样会被企业认可。
而这这位女生在求职时,打着名校的旗号,有意在混淆概念,试图通过这种不诚实的行为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显然,这种情况不被提倡,也不被允许。
这位女生的经历也给其他毕业生敲响警钟,找工作时可以适当的扬长避短,但一定要在诚实守信的原则基础上,否则当谎言被识破的那一刻,不仅自己尴尬,未来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速删)
浙大宁波理工与浙大本部现在是没有半毛钱关系了
自己多少分进去的心里没点数吗?真当别人都是傻子?
如果她这样的都可以被录取,那北大青鸟毕业生狂喜。
按原来的标准,浙大985,浙大宁波学院是三本。但这个三本,是三本里比较强的。可以说,是二本的生源,一本的老师,三本的学费。出来的学生素质吗,比原来差一些的公立二本还要强一些的。但要说达到浙大本部的水平,还是有点扯。
屁话连篇。
这是民办的吗?浙大出名字,资本出钱,大家分账。这种学校不要太多
我朋友北大毕业的,和我一起在工地搬砖,他是北大书生学校毕业的,嗯,高三毕业!!!简称:北大!全名还是一次喝酒之后透露出来的[得瑟]
两回事,差远了
这还是三本院校吧
北京的大学是不是都可以叫北京大学,简称北大[鼓掌]
出国你的行为代表中国,但你不能说你是大使。
你好面试官,吾係渣渣辉大学娱乐博彩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麻烦㖒下我嘅简历
学历论该休矣,还是看能力!
人要学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尽管脸皮厚挂不住金
这样的自荐方式,相当于“自杀”……。这不是歧视问题,而是不那么诚实问题。
浙江大学应该解释
就是为了招生
这种以浙大名义冠名的学校越多,浙大的美誉度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