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民族英雄被教材移除,地摊“民族英雄”受到吹捧,该反思吗

粤城时刻 2024-11-08 08:44:51

近年来,关于“民族英雄”身份的争论愈演愈烈。

岳飞、文天祥,这些历史上以忠诚报国、为国家而牺牲的英雄,被教材稳固地记录和传承。

但与此同时,网络上和地摊文学中却掀起了另一场“英雄”风潮——冉闵,这位因“杀胡令”而声名显赫的历史人物,逐渐被一些人当作捍卫汉人利益的象征。

真正的民族英雄为何在教材中淡化,而冉闵这样的争议人物却被吹捧?我们是否需要重新审视民族英雄的定义?

岳飞的戎马生涯与冤屈结局

岳飞自二十岁起投身军旅,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抗金生涯。

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岳飞有幸遇到主张抗金、决心恢复中原的宗泽,受到宗泽的鼓励和重用。

在随后的战斗中,岳飞独树一帜,主张坚定地抗击金军。

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指挥岳家军对金军展开大规模反击,成功收复了襄阳及周边六郡。

襄阳地处重要的交通要道,收复后对南宋的北防起到了显著作用,遏制了金军的南侵之势。

两年后,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趁战机率领大军发动北伐,目标是收复失地,打击金军。

他率军一路挺进,顺利攻下了商州和虢州,将抗金战线进一步向北推进。

岳家军所到之处,百姓纷纷支援,有的提供粮草,有的加入义军。

岳飞的北伐为南宋争取了喘息的机会,使得原本被金军控制的地区重新回到南宋的控制之下。

1140年,金国完颜宗弼(即兀术)背弃盟约,再次大举进攻南宋,企图彻底摧毁南宋政权。

岳飞接到命令后,迅速挥师北上应战,沿途百姓听闻岳家军的到来,奔走相告。

各地义军和百姓纷纷响应岳飞的号召,加入抗金行列,形成了广泛的民间抗敌力量。

在郾城和颍昌两地,岳家军与金军展开激战,彻底击溃了兀术的部队,金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

这一战彻底打击了金军的士气,岳家军的声势达到了顶峰。

随后,岳飞指挥岳家军进军至朱仙镇,距离开封仅一步之遥。

此时,胜利在望,岳飞信心满满,打算一举收复失地,完成光复中原的夙愿。

然而,就在岳家军胜利在即之时,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决心与金国议和,不愿继续支持岳飞的北伐。

赵构和秦桧先后向岳飞发出十二道“金字牌”,强令他撤军班师。

岳飞虽然不愿放弃,但作为臣子,不得不遵从圣命,带领岳家军撤回南方。

岳飞心中所怀的恢复中原的理想,至此无奈中止。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因始终坚持抗金立场,遭到权臣秦桧等人的排挤和陷害。

秦桧联合张俊等人编造罪名,指控岳飞有“谋反”之嫌,将他投入大理寺监狱。1142年1月,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刑,与他的长子岳云、忠诚部将张宪一同遇害于风波亭。

岳飞的冤死在南宋民间引起了极大的愤怒和哀叹,许多人将秦桧视为祸国殃民的奸臣,而岳飞则成为抗金的民族英雄。

岳飞《满江红》是否被中学语文教材删除

《满江红·怒发冲冠》的创作背景非常特殊,岳飞在编写这首词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

这首词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尤其是在岳飞去世后,更是被视作他遗世的绝唱,成为民族英雄的象征。

在宋朝以后的各个朝代,无数文人墨客都对这首词进行了吟诵和赞颂,使得《满江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如今许多国人都对这首词的词句烂熟于心,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画面在大众心中深深扎根。

电影《满江红》上映后,更是掀起了对这首词的讨论热潮。

随即,有网友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已经看不到岳飞的《满江红》了,而是被秋瑾的同名作品替代了,这一说法在网络上迅速引发关注和热议。

2023年1月,知名教育作家、全国百强名校的语文教师吴小轶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满江红·怒发冲冠》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吴小轶在文中指出,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其实从未正式收录过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这个信息让许多网友感到意外,因为在他们的记忆中,这首激昂的爱国词似乎一直存在于课堂上,作为激励人心、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篇目。

有人回忆起中学时代老师带领全班齐声诵读《满江红》的场景,也有家长说自己孩子的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中多次选用了这首词作为题材。

这些情景都让人们感到困惑,似乎“《满江红》在语文教材中”是早已确立的事实。

针对这种误解,吴小轶进一步解释说,这其实是一种“误记”。

在日常生活中,《满江红》不仅出现在一些文学拓展材料和地方性教材中,也常出现在综艺节目、影视剧作品甚至流行歌曲的歌词改编中。

此外,许多文艺演出,尤其是在重大纪念活动中,也会引用或朗诵《满江红》,这种公开场合的反复呈现,让人们潜移默化地将其记忆为“教材中的篇目”。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满江红》有了深刻印象,甚至误以为它一直是中学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必选篇目。

吴小轶指出,这种“误记”在全国范围内并不罕见,因为《满江红》的传播早已超出了教材本身,而是融入了现代大众文化的方方面面。

关于“岳飞被移出教科书”的误解

近年来,关于岳飞的教科书传言层出不穷,有人甚至称岳飞在教材中被“除名”,不再被定义为民族英雄。

针对这一传言,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质疑和关注,认为如果这样一位民族英雄被“移出”教材,将会对爱国教育产生影响。

为了消除误解和谣言,教育部在多个场合对这些问题做出过澄清,特别是回溯到1996年和2000年发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及其修订版,可以看到其中并未对岳飞的民族英雄身份作出任何改变或重新定义。

1996年发布的《教学大纲》首次规范了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结构。

这份纲要中列出了许多历史事件、朝代更替和重要人物,关注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讲解。

岳飞作为南宋抗金名将,自然在讲解宋金对峙、民族英勇抗争的部分有所涉及,但并未专门定义他是否为“民族英雄”。

到了2000年修订版,也就是四年后的《教学大纲》中,这种表述依然保持不变,历史教学的主线仍然围绕重大事件的讲解和历史演变过程的剖析。

既没有将岳飞从教材中删除,也没有对他作为英雄的历史评价进行重新定义或淡化。

实际上,这些传闻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学术界的讨论。

在某些学术论文或研究文章中,有些学者对岳飞是否符合“民族英雄”这一称谓提出不同见解。

他们认为,以“民族英雄”定义岳飞可能会对民族关系产生影响,甚至会有意识地避免使用这样的表述。

这种学术上的分歧被网络信息片面化地传播,逐渐演变成岳飞不再被视作英雄的误解。

教育部表示,1950年代以来,岳飞一直被作为抗金英雄、忠臣楷模而存在于教材内容中,教育方针没有发生过变化。

教育部指出,岳飞对抗外敌、保卫国家的故事是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不会因为学术观点的多元化而改变。

这一澄清说明,教育部在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中,一直保持对岳飞这一历史人物的正面评价。

尽管学术界对岳飞评价存在多样性,但教育部强调,中小学的历史教材编写需要尊重主流的历史事实与传统认知,不应随意变动民族英雄的定位。

因此,自《教学大纲》发布以来,岳飞的形象始终在中小学教育中扮演着坚定的爱国主义象征角色,未曾动摇。

历史人物冉闵的争议与“杀胡令”的真相

在地摊文学和网络论坛中,关于冉闵下达“杀胡令”以保护汉人的传闻经久不衰,不少人因此将冉闵视为汉族的民族英雄,认为他的行动代表了对胡人压迫的抗争。

然而,主流史学界对这一行为持有不同看法。冉闵的“杀胡令”并未被纳入历史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原因在于其动机存在争议。

冉闵生活在十六国时期,那个年代中原地区的政权更迭频繁,胡汉矛盾日益激化。

冉闵在这一背景下,通过一系列战争迅速崛起,获得政权。

但他在地位不稳之时,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实施了“杀胡令”。

尽管这一举动的确使汉人群体在局部地区获得了一定的安全感,但史书中并未明确记载冉闵将此作为保护汉人的手段,而更多是为了清除潜在威胁、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有些记载指出,冉闵在发布“杀胡令”后,并未对胡人全面排斥,反而继续重用了部分胡人官员。

在“杀胡令”颁布后,冉闵重用了原胡人部属,还任命了一些胡人官员帮助治理局势。

冉闵不仅重用胡人,甚至对提出不同意见的大臣毫不留情。

例如,他的谋士韦溲因劝谏他不要再用胡人,而被冉闵杀害。

韦溲主张从根本上排斥胡人势力,而冉闵显然并不完全采纳这种激进的建议。

冉闵在表面上实施了激烈的“杀胡”政策,但却未彻底排除胡人的参与,反而让反对这种策略的汉人谋士丧命。

参考资料:教材删除岳飞的《满江红》?专家回应了

0 阅读:0

粤城时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