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楼市保卫战

浩宇说趣事 2024-06-12 16:24:21

绵阳楼市保卫战,绝对没有人口保卫战、机场保卫战那么好打。

据《2023年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反馈——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9.79亿元,比上年下降17.1%。商品房施工面积2868.79万平方米,下降3.3%;商品房竣工面积292.21万平方米,增长29.7%;商品房销售面积535.03万平方米,下降3.3%。

竣工面积增长+销售面积下降=存量房增多,去库存压力大。

再看绵阳市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一季度绵阳经济运行情况》——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6.2%,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12.5%,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0.1%。

开发投资大幅下降,是房企对市场不看好;高品房销售再度下滑,是购房者对市场不看好。

请看今年绵阳主城(不含安州)楼市的成交走势——

1月1274套,2月1254套,3月1850套,4月544套,5月785套,合计5707套。

2009年到2022年,房地产的巅峰时期,绵阳主城单月的成交量都可以达到这个数。

谁料到10多年后,绵阳楼市竟然这么朽?

绵阳九华府,为绵阳房地产的川B保卫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或许你会说,绵阳房地产这个P样子,还四川第二城,成渝副中心,算了吧?

嗬,用屁股想一下都会明白:绵阳的房地产都不行了,其他地方还会好?

虎眼打听了一下,除了成都,四川各市州的楼市成绩单比绵阳还要难看得多!比如宜宾,最近连续两个月成交量都维持在400套+。

如果仅仅是绵阳不行,努把力就可以解决,难就难在大环境不行。

近几年来,为了重振楼市雄风,全国各地什么办法都想尽了,都没有见到实质性成效,楼市保卫战,堪称天下第一难。

难就难在专家善于睁眼说瞎话:房地产,最难的时候过去了。

虎眼看了许多专家的观点,云里雾里,抛出许多理论,整出许多专业术语,洋洋洒洒几大千字,让人看得半懂不懂。

他们就是不说解决房地产的根本原因是把经济搞起来,让人人都有钱买房换房;就是不说如何想办法提高生育水平,让市场需求端旺起来。

所以,一轮接一轮的救市政策收效甚微就不难理解了。

房地产的活跃度,与绵阳的各行各业唇齿相依,关系到绵阳的就业、消费、财税、城建、“双300”国家I型大城市的建设进度。

房地产的大环境绵阳无法左右,房地产的大政方针绵阳无法制定,但房地产的小气候绵阳可以做得更好。

只要努力,每月多卖上百来套,一年多卖1500套,就是10几、20亿的营收哩。

10几、20亿的新房销售金额,带动的土地出让金、税收、消费、就业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怎么说对地方经济的综合贡献额也有50亿左右吧?

50亿的综合效应,对GDP的拉动是多少?虽然无法得到具体数据,但让绵阳在全国GDP百强城市中多上升一二位还是可以的。

比如2023年,绵阳在GDP百强城市中排名第77位,与排在第75位的曲靖,也就10亿的差距。

再比如排在第70位的邯郸、第69位的常德、第68位的宿迁,前后也就几亿、10多亿的差距。

所以,绵阳楼市保卫战值得打,必须打。

而且,绵阳毕竟是绵阳,城市吸引力、消费水平一直是四川地级市的领跑者,也有打好楼市保卫战的基础和必胜信心。

楼市保卫战,就是保“三赢”:房企要赢,购房者要赢,绵阳要赢。

一是规划部门要让房企赚到钱。

在不影响城市整体形象和法律法规底线的情况,规划部门的专家们,一定要沉浸到市场第一线,多了解企业的不容易,多与企业沟通的路径要畅通,通过的设计要考虑怎样才能被市场接受,怎样才能让企业少做无用功多赚钱。

比如如何提高实得面积,如何推行让房企统一封窗,如何多一点底商少一点独栋商业,如何让纯居住小区加持社区底商,如何减少幼儿园的配置等等,都是规划上应该考虑的问题。

提高实得面积,增加购房者的使用面积,便相降低了购房成本、房屋使用成本,对房企和购房者都是利好。

推行房企统一封窗,不仅让楼盘外立面更好看,做美城市天际线,同样也让购房者省钱。

多一点底商,少一点纯住宅小区和独栋商业,不仅是减少房企的建安成本,多卖点钱,同时也增加城市烟火气,推动消费。特别是三江沿岸的楼盘,底商对夜经济的拉动十分明显,更应该加持。

低生育时代,好多幼儿园都办不下去了,真没必要个个楼盘都去规划点幼儿园配置。还有地下车位配置1: 1已经非常足够了,没必要再多规划,车位的成本又高又卖不上价!

抓发展就是抓企业,企业好绵阳才会好;房企好了,购房者才会好!房企和购房者都好了,绵阳自然好。

相关智能部门,第一要务就是服务于企业,问需于企业,问计于企业。

二是房企要顺应市场的变局自我革新。

房地产进入市场调整期,买方决定一切,以前的草莽生长时代一去不复返。绵阳人不缺房子,但缺好房子。传统的刚需越来越少,换房族正成为真正的刚需。

在这种大势下,房企只有提高自己的新质生产力。

房地产的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打造出好建筑、好户型、好景观、好物业来增加市场竞争力。

而且,在严竣的市场环境下,产品的质量服务在提升,价格还不能提升,这就倒逼房企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减化程序来提升自己的盈利水平。

粼江云境

绵阳市场上的明星楼盘如宏辰云著、粼江云境、璟上江澜、江山天宸、邦泰臻境等无一不是这样。

物别是邦泰臻境,用超高速度抢占市场,让绵阳房企又一次感到“狼来了”。

在这种大势下,璟上江澜在好建筑、好户型、好景观、好物业的基础上,又重点打造好社群,以前瞻性缔造绵阳第一美好社区,利用绵投集团的资源让业主共享的方式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详见推文:对不起,我们就要做成绵阳的天花板!

对房企而言,越是市场严竣,越是不能做减法,一做减法,就自乱阵脚,把自己往死路上引。

什么叫做减法?就是卖不动就降价。

一降价,就挫伤市场信心,谁还敢买?

降价的背后就是减配,房地产三十年来,无一例外。先买的业主被你降价伤害一次后,又被你减配伤害一次,不找你闹事才怪!

房企,必须站在购房者的角度、市场的角度、绵阳城市的角度想问题,制定战略战术,才能得到市场的回报。

越是市场不好,越要做加法,只有做加法才能拯救自己,拯救市场。

同样的价格,不停地做好产品力和服务力,无论是买先买后都是赢家,让购房者乐于下手。

做加法虽然稀释了利润,但无形中提升了品牌美誉度,这就是最好的活广告。

前面提到的宏辰云著、粼江云境、璟上江澜、江山天宸,还有九洲江渚、金和天玺等,都是靠做加法偿到了甜头。

九洲江渚

比如金和天玺,在修房子的同时,再建一座人行天桥把小区与人才公园有效链接起来。

房企提升产品力和服务力,让购房者尝到甜头,让购房者买赚了,自己当然也就赚了。两者都赚,就是在为绵阳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0 阅读:1

浩宇说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