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目前正在无人驾驶领域激烈角逐。
就在昨天,马斯克在特斯拉财报电话会上透露,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将于10月10日发布,有可能在今年年底、最迟明年投入使用。马斯克还表示,特斯拉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在其他市场获得FSD(完全无人驾驶)许可,比如欧洲和中国。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甚至扬言,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系统能够在世界任何地方工作,不限于特定的地理区域。
几乎在同一时间,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在其无人驾驶子公司Waymo上再投资50亿美元(约合364亿人民币),这一轮50亿美元的融资将使Waymo能够继续打造世界领先的无人驾驶技术公司。
无论是特斯拉还是Waymo,美国科技企业对抢占全球无人驾驶市场已经是志在必得。
不仅仅是美国科技巨头加码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技术研发、立法保障还是商业落地,美国都在加速抢占无人驾驶竞争高地。
一直以来,无人驾驶技术是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具有突出表现的领域。过去,美国凭借硅谷的科技优势和特斯拉等科技公司的引领,一度遥遥领先。但近年,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中国玩家通过大规模投入和技术攻关,正迅速缩小差距。
可以说,当下,中美自动驾驶竞赛已发展到了非常关键的阶段。面对特斯拉来势汹汹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和其FSD ,以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为代表的“自动驾驶中国队”不能落后,也不能松懈。
在中国的无人驾驶市场,支持以特斯拉、Waymo为代表的“洋萝卜”还是以萝卜快跑、小马智行为代表的无人驾驶“中国队”,也是全社会必须思考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的顶级应用场景,也是大模型第一个真正的杀手级应用,因此成为中美人工智能竞争的焦点。但是机会也稍纵即逝,只有给予本土企业更多空间,先行先试,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中国才有机会引领技术和产业浪潮。
美国无人驾驶全面加速
早在今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就做出了特斯拉All in自动驾驶的决定。尽管其Robotaxi的推出时间从8月8日延期至10月,也未能阻挡全球投资者对特斯拉的关注。
彼时,特斯拉股价甚至一度因Robotaxi大涨。
马斯克此番目标非常清晰:一方面要抢占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中国的复杂场景和路况获得更多高质量接管数据,加速其自动驾驶系统迭代。据悉,特斯拉在中国销售的汽车数量约180万台,如果都装载FSD,这180万台车将变成无处不在的、可感知、可规划、可决策的汽车机器人。
面对来势汹汹的特斯拉,国内还尚未有车企能与之抗衡。尽管华为、小鹏、元戎启行、商汤等众多国内无人驾驶企业,也相继公开了端到端方案,但业内普遍认为国内企业与特斯拉的技术差距进一步拉大了。
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尽管国内入局者众,但目前能做到规模化、常态化测试的目前也只有萝卜快跑一家,也是我国唯一有希望站上国际舞台,与Waymo、特斯拉一较高下的“王牌”。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还通过加速立法,为技术发展留足空间。今年3月1日,加州监管机构CPUC批准了谷歌旗下Waymo的扩张计划,允许其无人驾驶出租车扩大在洛杉矶和旧金山的运营区域,新增运营面积超过1200平方公里。此外,美国监管机构正在考虑通过通用无人驾驶子公司Cruise,每年部署2500辆无方向盘无人车的申请。目前美国已有32个州允许测试或部署无人驾驶汽车,其中16个州允许车内无安全员测试或部署。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和立法保障,无人驾驶在美国加速落地。5月,Waymo宣布旗下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在美国凤凰城、旧金山和洛杉矶三个城市,每周完成超过50000次付费出行。在包括奥斯汀在内的四个城市,也已经提供了累计超过100万次的乘客出行服务。
数据是无人驾驶的关键
数据是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关键。相关研究显示,只有进行超过177亿公里的里程测试,才能证明无人驾驶系统比人类驾驶员更可靠。特斯拉凭借数百万辆的保有量,累计测试里程已远远超过这一数据。特斯拉正是通过大量实时数据训练和优化其模型,使系统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适应各种复杂多变路况,大大提高无人驾驶能力。
而国内超过1亿公里测试里程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商几乎没有,差距让人触目惊心。随着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进入中国,特斯拉会获得更多高质量数据,进一步加速其无人驾驶系统的迭代。国内企业与特斯拉的技术差距可能会再进一步拉大。留给国内企业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高级别无人驾驶面临的最大阻碍,是真实世界各种突发情况带来的安全隐患,这些隐患无法通过模拟获得,必须在真实道路持续测试。无人驾驶必须在应用中去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跑起来。
可喜的是,目前国内已有超50个城市出台无人驾驶试点示范政策,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长沙在内的10余个城市,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从事无人驾驶商业化试运营,且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而萝卜快跑、滴滴、小马智行、文远知行、AutoX等企业相继入局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百度、华为、小米、上汽、红旗、蔚来、理想、小鹏等则在大力发展无人驾驶业务。
无人驾驶不是洪水猛兽
近期,公众对于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取代就业”和“安全问题”上。
事实上,现阶段的无人驾驶离“取代就业”还完全沾不上边,只能算是市民出行方式的一种补充。
而且,无人驾驶其实比有人驾驶更安全。Waymo 2023年公布的安全统计结果显示,在经过380万英里无人驾驶汽车行车测试后,无人驾驶技术安全性完胜人类驾驶员。统计结果显示,Waymo无人驾驶导致的财产损失索赔频率比人类驾驶员低76%,每百万行车英里中,人身伤害索赔为0,与之相比人类司机为1.11。特斯拉公布的数据则显示,无人驾驶比人类驾驶安全十倍。
无人驾驶不是洪水猛兽,对无人驾驶技术普及的 “零容忍”只会导致技术落后。
当我们在讨论无人驾驶是不是会抢网约车司机饭碗的时候,我们也要抬头看看,如何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保住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饭碗”。因为,即便把国内所有正在营运的Robotaxi算在一起,可能也达不到全部运力供给的哪怕1%。而中美之间的自动驾驶暗战,不仅涉及科技实力的比拼,还关系到经济利益的争夺,一旦错失这个窗口期,也将影响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