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神秘的中国年系列谈之三:神秘的除夕节

京都闻道阁 2024-02-09 10:55:08

文丨王成伦

前接:溯源神秘的中国年系列谈之一:春节序曲

溯源神秘的中国年系列谈之二:神秘的祭灶节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岁除、除夕专指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也是农历新年的前夕,旧岁至此夕而除,俗称除夕。除夕,与新年首尾相接,是辞旧迎新的重要交汇点,中国民间非常重视。除夕通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腊月三十,也可能是腊月廿九,但不论如何,它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要说起源,中华民族的很多传统节日都可以追溯到远古先秦时期。

除夕,是年终之夜,它是一个与“年”(岁)有关的概念。先秦时期每年在年末岁首的时候,都要举行“大傩”仪式,以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论语·乡党第十》《吕氏春秋·季冬纪第十二》中都有记载。上古以冬至为“年”,冬至的前夜,曾被作为“逐除”。秦汉时期,曾以腊日为“年”,那么,腊日的前夜也称为“岁除”。

腊日的前夜“岁除”,被赋予特定民俗活动内容,最早始于汉代。《后汉书·礼仪志》、郭璞的《玄中记》和张衡的《东京赋》都记载了汉代先腊一日大傩,击鼓驱疫逐除。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记载的“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一苇索,画虎于门。”就是除夕最早的民俗传承内容。除日、除夕的“除”的含义,也就是逐除疫鬼。由于大傩仪式通常是在夜间举行,所以除夕作为除日之夜,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特别重视,它与后来的元宵节、七夕节、中秋节一样,都是一个以夜晚为主要活动时间的重要传统节日。

除夕节的民间风俗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是在晋朝和南北朝,初步形成了以辟邪、祭祖、守岁、团圆、聚餐等民俗功能与内容框架的重要节日。经唐宋、明清相袭,并延续至今,后世除夕节的习俗,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活动框架来发展、演变的。

除夕传统的辟邪习俗

除夕的辟邪习俗,是从远古的大傩驱逐疫疠之鬼活动仪式演变而来的。到了南北朝,除夕的活动有了明确记载。《南齐书》记载:“岁尽,城门磔雄鸡,苇索桃梗,如汉仪。”这里的“岁尽”指的就是年末最后一天。《魏书》中说:“岁除大傩之礼。”这里的“岁除”就是“除夕”了。后来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国民间除夕节辟邪习俗不仅仅只有大傩仪式,还衍生出很多辟邪习俗。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用焚丹燃香辟邪。《南部新书》记载:唐代“岁除日,太常卿领官属乐吏,并护僮侲子千人,晚入内。至夜,于寝殿前进傩。燃蜡炬,燎沉檀,荧煌如昼,上与亲王妃主以下观之”。清朝《清嘉录》记载,吴人每于除夕前一夕,“焚避瘟丹苍术诸药,谓之太平丹。”近代、现代,中国民间以点燃香火辟邪、祈福的习俗相当普遍。

二是用石头埋宅辟邪。民间有些地方在腊月底的最后一天、除夕,在自己家宅子四个角,各埋一块大石或小石头以镇宅辟邪。

三是放置压岁钱辟邪。这一习俗最早可追溯到在汉代,那时压岁钱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古代民间的压岁钱来是用彩线穿缀铜钱,放置在自家床脚下、枕边或炕席、饭锅、水缸、香炉底下,有避邪的功能。《燕京岁时记》记载:“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元旦睡觉时食之,取谶于吉利,为新年休征。”发展到近代、现代,中国民间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形式的,一般在除夕年夜饭时由长辈分给晚辈,表示压祟,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福寿绵长。

四是燃放爆竹辟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宋代以前是燃爆竹,震慑疫鬼。宋朝以后直到现在,中国民间各家在除夕吃年饭前,都要燃放鞭炮,既有辞旧迎新之意,也有辟邪的意思。

五是用桃木桃符辟邪。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桃木有辟邪的作用。《山海经》记载:在东海之上有座桃都山,山上住着各种妖魔鬼怪,天帝怕鬼怪到人间作乱,便派了“神荼”和“郁垒”二名神,把守桃都山由一棵桃树枝形成的大门。从此,历朝历代中国民间,每到过年时,人们就会在两块桃木板上刻“神荼”和“郁垒”的名字,挂在自家门两边,以驱灾压邪。《礼记·檀弓下》说:“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鬼)恶之也。”这里的 “桃茢”就是桃木柄笤帚,古人认为它具有驱鬼除邪的作用。《庄子》说:“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南北朝时出现了桃板,《荆楚岁时记》记载:“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唐朝时期,出现了“桃符”一词,韩鄂在《四时纂要》说:“仙木即今之桃符。”

六是饮屠苏酒辟邪。南北朝时,原为正旦的饮食内容,到宋代,也被作为除夕的饮食内容,宋高承的《事物纪原》记载:“除夕守岁,饮屠苏酒乃是惯例。”《本草纲目》中还有制作屠苏酒的方子。以后这一习俗代代相传,饮屠苏酒的目的就是辟邪。

七是弃药焚烧药方辟邪。清朝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岁暮,将一年食余药饵,抛弃门外,并将所集药方,拣而焚之,名丢百病。”这一祛疫辟邪习俗在中国民间有些地方至今还存在。

除夕传统的祭祖习俗

除夕节作为一年岁末的最后一个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迎新、祭拜天地、祭祀祖先风俗,岁除之日是传统的祭祖节。祭祀祖先是除夕节最为隆重的民俗活动,也是一件重大事项。在除夕节这一天,中国民间家家都会在家中摆上供品,点燃香蜡,家长率子孙叩拜,或在除夕年夜饭前到祖坟祭祀跪拜。《荀子》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祀祖先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除夕祭祀祖先的习俗一直延续并根植在中国人血脉之中。

除夕传统的贴春联习俗

春联,又称门对联、春贴、对联、对子等。春联最原始的形式是“桃符”,“桃符”一词的出现,始于唐朝。到宋朝时,流行在桃木板上刻画神茶、郁垒二神的名与像。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桃版》中讲述桃都山的故事后写道:“故今世画神像于板上,犹于其下书‘右郁垒,左神茶’,元日以置门户间也。”“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也是从宋朝开始的。记载北宋民间风俗的《岁时杂记》书中说,当时还流行在桃符上写一些祝福语,这就是早期的对联。元代时,“桃符”上面的文字开始有了七言诗的形式。如:郭钰《静思集》:“屠苏酒暖破朝寒,旧写桃符忍再看。”谢应芳《龟巢集》:“邻舍三元日,桃符七字诗”。

到了明朝,“桃符”开始改称“春联”。明代文人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在帝微行时出现。”从此,经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写春联、在门上贴春联,开始在全国各地流行起来,也成为除夕的一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代时,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编写的春联专著《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到现代、当代,关于春联、楹联的专著数不胜数,春联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除夕传统的贴门神习俗

门神,古代称司门守卫之神,是除夕挂、贴在家门两旁和家门上的一种刻板印画。贴门神,是中国民间在除夕一直传承延续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祀门”的活动,而且是一项重要的祭祀仪式。在门神的传说中,神荼和郁垒二神是中国民间流传最早的,在《山海经》、《风俗通义》、《重修纬书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典籍中都有记载。

唐朝以前,民间以神荼、郁垒二将为门神,写在桃符上,或将二位门神的像刻画在桃木板上,挂在家门两旁。唐朝以后,民间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之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宋朝以后,刻版印刷在红纸上,一直到今天,春节期间,百姓都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的画像贴在门上,以示门神守护家门。

据说,在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由于中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作为民间信仰中守卫门户的神灵,除夕前家家户户将其画像贴在门上,用以辟邪、镇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祈福来年。

除夕传统的贴“福”字习俗

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习俗。

“福”是中国最喜庆的汉字。“福”对中国人来说含义丰富且深厚。

每逢新年到来,在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门、墙壁、门楣、各种大的家具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以寄托人们对新年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祈盼。

最早贴“福”字,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周朝姜太公封神的时候,他的老婆也前来讨封。姜太公一身正气,哪里容得,非常生气地给他老婆封了一个“穷神”,并限制她不得到有“福”字的人家去串门。封“穷神”这一天正是旧岁最后一天。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后,就纷纷在自家门上贴了“福”字,不让“穷神”进家门。

贴“福”字,历史悠久。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间,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这里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到了清朝,皇宫过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那就是皇帝亲自写“福”送“福”字。从康熙开始一直延续。昭槤《啸亭杂录》记载“嘉平朔御建福宫,开笔书福字笺,以迓新年。” “建福宫”是乾隆修建的专供皇帝写“福”的宫殿,这是专门记载乾隆写“福”的文字。皇帝写的“福”字,被人们解读为“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

贴“福”字,已是除夕家家户户一定要做的重要事项。古人认为贴“福”字,是祈求一口田,衣禄全,安居乐业就有福。民间为了更充分体现这种向往,干脆将 “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民间还有创作出各式各样带“福”字的剪纸供人选择张贴。

除夕传统的守岁习俗

除夕守岁是中国年重要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除夕守岁的习俗最早产出于晋代。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南北朝以后,这种习俗在中国民间普遍被接受了。《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暮,家家具肴荻,谓宿岁之储,以迎新年。相聚酣饮,请为送岁。”《东京梦华录》记载:“(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除夕夜守岁时,还有一个民俗点燃“岁火”。就是在自己家里点起蜡烛和油灯,通宵不灭,这叫“燃灯照岁”、“岁火”。据说“岁火”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一家人合家欢聚,守着“岁火”,或围炉闲聊,通宵守夜,以待天明,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个过程称为“守岁”,燃“岁火”也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除夕传统的年夜饭习俗

除夕节,是中国人、全球华人重要的节日。

年夜饭,是除夕节非常重要的节日习俗之一。年夜饭,又称团年饭、团圆饭、年晚宴、合家欢宴等,它是除夕阖家团聚的象征,也是除旧迎新的重要仪式。

年夜饭的历史,源于先秦时期的年终祭祀仪式。古人拜天地、祭神灵、祭祖先后还举行腊祭饮酒活动。

文献记载,汉朝时期,我国古人就已有吃年夜饭、吃五辛盘饮酒的习俗。

西晋周处《风土记》是对年夜饭最早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西晋时期除夕夜,长辈与晚辈聚集在一起,“守岁”、吃年夜饭,开怀畅饮,辞旧迎新,互相祝福祝愿,祈求来年丰收。

南北朝时期,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述了中国南方百姓吃年夜饭的一些风俗:“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除夕,家家年夜饭有鱼肉和蔬菜,团圆聚餐,通宵守岁,开怀畅饮,迎接新年。

到了唐宋时期,百姓们的年夜饭就比较丰盛了。每年除夕,皇帝要率嫔妃共同观摩虔诚祷告,向上天祈福,求得风调雨顺、祈祷万民安康。待“大傩舞仪式”结束后,大摆筵宴、吃年夜饭。唐朝初年,长安人民的年夜饭非常丰盛,一般有4种食品作为年夜饭的基本配置,韦巨源《烧尾宴食单》记载:“五辛盘二、胶牙饧三、汤中牢丸四、椒柏酒。”当时,年夜饭,有用醋、辣椒、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菜拌的凉菜、有椒柏酒、有牛羊猪肉和牛羊猪肉做的丸子、还有用糖做的甜点等。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诗“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记录了除夕到张少府家饮宴守岁、美味佳肴、喝新酿柏叶酒,唱流行小调梅花曲,吃年夜饭的场景。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巅峰,那时的人们非常会享受。无论北宋还是南宋,都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以富闻名的朝代。无论北宋都城开封汴梁,还是南宋都城杭州临安,都是闻名海内外的“不夜城”。百姓过除夕吃年夜饭,诞生出 “北方饺子蒸馍,南方汤圆年糕”的饮食习惯,而这种饮食文化也传承保留至今。《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开封府百姓吃年夜饭时的情景:“居室华灯皆燃,举家围坐,长者上首,男女分左右,频举杯觞。”南宋百姓的年夜饭延续了北宋的习俗。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陆游《除夜雪》诗:“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都是对除夕年夜饭、饮屠苏酒的记录描述。

明朝时期,据文献记载:除夕这天,百姓们在举行祭祖、祭祀各路神明仪式后,会和家人共进团圆饭,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也。大饮大嚼,鼓乐喧阗,为“庆贺焉”,然后“岁暮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年夜饭,菜品五花八门,主食一般为饺子和年糕,菜肴则以鱼、牛羊猪肉、鸡等为主。饮屠苏酒、柏椒酒、食用糕点。

据清宫膳食档案记载:乾隆四十九年,除夕年夜饭,宫里一共准备了63道冷菜、热菜,12种点心、包子,以及各式各样的南北小菜。“年夜饭”一词真正出现是在清朝,学者顾禄在《清嘉录》中写道:“除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呼‘合家欢’。”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妻祭一室话团圆,鱼肉瓜茄杂果盘。下箸频教听谶语,家家家里合家欢。”

《清嘉录》主要记述江南地区的岁时风俗,让廉《京都风俗志》则记载了北京百姓除夕节日盛况:“都人不论贫富,俱多市食物。晚间铺肆灯火烛天,烂如星布,游人接踵,欢声满道。人家盛新饭于盆锅中以储之,谓之‘年饭’。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始去之。”

年夜饭,发展到今天,食品菜品酒品层次达到了惊人的高度,中国人、全球华人不仅赋予了年夜饭的内涵、意义深刻深远,而且在中国年文化整体构成及民俗心理与除夕习俗构成中,均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年夜饭,现在名堂很多,民族之间、南北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异很大,而且各有各的讲究,百花齐放。

吃年夜饭,是家家户户一年最和谐、最团结、最热闹、最愉快、最祥和的时候,总体上以一家一户、或一个家族为主,也有几家一起聚餐守岁的,还有在酒店安排吃年夜饭的,还有单位集体团聚吃年夜饭的。饮食文化也是千奇百怪、五花八门。

大年夜,年夜饭,人们都会摆上平日里很少见的、寓意吉祥的菜品食品、美味佳肴、高档酒水。但总体上年夜饭都有四凉六热或六凉八热或更多盘碗,寓意着四季发财、六六大顺、人人发财、十全十美。年夜饭上一定都有酒有鱼,无酒无鱼不成席,“酒”寓意长长久久;“鱼”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一定有鸡,寓意 “大吉大利”,一定有圆圆的果品,寓意“团团圆圆”,还有安排一个小火锅的,寓意新年“红红火火”。

总的说北方人吃年夜饭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饺子和“交子”(子时,新旧岁的交替)正好是谐音,饺子形状又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也被称为“更年饺子”,吃饺子成了百姓辞旧迎新、祈求愿望的特有方式;南方人年夜饭则是以年糕为主,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幸福指数一年比一年高。不论是饺子还是年糕,都是为了取其吉祥之意。美味的菜品食品以求新年吉利,也是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许。年夜饭,吃的是喜悦,品的是亲情,缕缕饭香中、口口酒香中闻到的是家的味道。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一家老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倍感幸福。

除夕传统的放爆竹习俗

爆竹,是中国特有产品。放爆竹,是中国特有习俗。

爆竹,又称“爆仗”“炮仗”“鞭炮”、“纸炮”后又衍生出 “礼花”“烟花”。

爆竹,起源于先秦时期,远古就有“爆祭”这一习俗,用以“敬神驱邪”。春秋末年范蠡曰:“除夜烧盆爆竹与照田蚕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静为吉”。

汉朝时期,西汉的东方朔在《神异经》记载了:“爆竹驱山魈”的故事,“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用爆竹把山魈吓跑。从此除夕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成了中国民间传统习俗。

到唐代,爆竹的燃放发展为人们将一支长竹竿点燃,或将一串串竹节挂在长竹竿上燃爆,当时被称作“爆竿”。唐诗人来鹄在《早春》中写道:“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从先秦到唐朝,人们在除夕一直采用竹子燃烧时爆裂发出响声的“爆竹”,来驱邪辞旧迎祥瑞。

唐朝的李畋,是中国花炮祖师。据记载,李畋天资聪慧,随父练就一身武艺,曾被多处聘为武术教习。父母去世后,以务农、狩猎为生。李畋听说燃竹可壮气驱邪,即试之,其效果极佳,一时山中爆声四四起,硫磺香味将瘴气杀灭驱散,染病者病愈。李畋因其不便于携带且不够安全,又以纸代竹,经反复试验,其声如雷,光气四射。遂李畋的爆竹除用于驱除瘴气,还用于婚丧喜庆。李畋用爆竹驱赶邪气,使皇上龙体康复,太宗封其为“爆竹祖师”。这就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

到了宋朝,由于火药的发明,逐渐出现了以火药为原料的爆竹。后改进为用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宋代《会稽志》记载:“除夕爆竹相闻,亦或以硫黄作爆药,声尤震厉,谓之爆仗”,可知爆仗在宋朝被用于除夕燃放了。

再后来,改进做成了“烟火”“烟花”。宋代,不仅纸制爆仗兴盛,而且烟花成为节日必需之物。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至于爆仗,有为果子人物等类不一。而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而内藏药线,一爇连百余不绝”。“一爇连百余不绝”,就是把单个的炮仗连接在一起,即后来的鞭炮。南宋宋孝宗时,除夕在宫中一次要放烟火百余架。

明清两代,爆竹更为流行,花色品种也不断增加。不仅仅是藩王、权贵之家,就连普通百姓家,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小年、除夕、大年清晨,其它节日也以放爆竹、烟火争奇斗胜,促使爆竹、烟花规模和花样不断翻新。

现如今,爆竹、烟花的品种花样也越来越多,爆竹、烟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年节、特别在除夕,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成为除夕、迎新年不可或缺的重要民俗习俗。

2024年1月30日写于杭州

☆ 作者简介:王成伦,河南省西华县人,曾任海政电视艺术中心政委,海军大校,现居北京。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1 阅读: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