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紧张!普京临阵换帅暗藏玄机,美国:以色列或违反国际法

茜冰评国际 2024-05-15 03:30:52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

近来,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个大动作,释放出多重信号,也让当前最牵动全球神经的两场冲突,又一次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日前,备受关注的俄罗斯新政府成员完整名单,被公之于众。出人意料的是,这份名单的最大“亮点”并非是国防部长绍伊古的去向,而是新任国防部长的来头。

克里姆林宫宣布,普京签署了总统令,任命此前担任第一副总理的别洛乌索夫为新任国防部长。而此前担任国防部长的绍伊古,转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并负责军工联合体的事务。

对于关注俄罗斯政局的小伙伴来说,对于别洛乌索夫的任命,无疑是普京此次内阁改组中“最大的意外”。要知道,别洛乌索夫可是一位专门研究经济的文职官员。要说他一点都不了解战场,不了解战争,倒也不是,但是他绝对不是以战场经验丰富著称。

据了解,别洛乌索夫,今年65岁,是位经济学博士,曾担任俄总统助理、经济发展部长等职务。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经济之所以能迅速适应西方的制裁,在遭受重创后重获增长动力,别洛乌索夫功不可没。

毫无疑问,别洛乌索夫出色的工作表现,自然是普京选中他的重要原因,但这不是唯一原因。比起工作表现,普京更看重的应该是别洛乌索夫的为人。

别洛乌索夫不但能力卓越,为人还极为低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为人正直且清廉,与所有权力集团保持距离,不参加任何派系,也没有自己的“小团伙”。这样的别洛乌索夫,深得普京信任。

曾有人评价别洛乌索夫是,俄罗斯资深经济学家中罕见的、以国家为导向的、有能力的经济学家,而且专注于“真实的数字”。

不过,除了工作表现和人品,普京政府选中别洛乌索夫,还出于另外两大考虑:

首先,鉴于以国防部门为主的“强力部门”开支猛增——已由之前的占GDP的3%攀升至6.7%,普京政府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从经济层面来让“强力部门”的开支处于可接受范围内。

其次,俄罗斯要想在俄乌冲突中获胜,需要“创新”,需要“新技术”和“有先进理念的人”。

经济学家出身的别洛乌索夫,恰好满足了这两个条件。

我们都知道,俄乌冲突正在逐渐演变成对消耗承受力的竞赛。眼下,俄军在战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由于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仍在拱火递刀,这场拉锯战还将继续。对于俄罗斯来说,要想打赢有西方做靠山的乌克兰,就必须实现战争中的经济增长,稳定大多数俄罗斯人的生活福利。

在此背景下,普京任命别洛乌索夫直接领导战争,是在为未来的各种情况未雨绸缪。普京要确保无论战争打多久,俄罗斯的士气和经济都不会倒下。显然,普京做好了冲突长期化的准备。

也正因为如此,新任国防部长能否继续无条件执行克里姆林宫的指令,至关重要。

国防部长无需负责直接指挥作战,而是负责国防建设和装备发展、采购。

从这个角度来说,懂经济的人,在战时就任防长职务,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在外界密切关注俄罗斯国防部“突然换帅”之际,拜登政府却貌似无暇顾及,因为拜登政府已经被“不听话”的以色列搞得焦头烂额。

美国《华盛顿邮报》日前爆料,为了让以色列放弃全面进攻拉法的危险想法,拜登政府破天荒地向以色列开出“诱人条件”:只要以色列不全面攻打拉法,那么美方将向以色列提供核心情报,其中包括哈马斯领导人的下落,以及该组织的秘密隧道所在地。

此外,只要以色列不全面攻打拉法,美方还可以帮助以色列建造难民营地,完善食物、水和药品输送系统,供撤离拉法的巴勒斯坦人避难。

显然,拜登政府开出的条件,对于以色列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众所周知,在美国的强烈反对之下,以色列政府之所以执意对拉法发起全面进攻,理由是哈马斯在拉法有4个营,不攻下拉法,以色列就无法实现“彻底消灭”哈马斯的目标。

如今,拜登政府以提供哈马斯领导的人下落,以及哈马斯秘密隧道位置为诱饵,绝对算是投以色列所好。但是,以色列是否会为此放弃全面进攻拉法的计划,答案不得而知!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拜登政府正因以色列的变本加厉和一意孤行而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目前,有140万左右的巴勒斯坦人在拉法避难。一旦以色列对这座异常拥挤的小城市实施“狂轰乱炸”,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近日,拜登已明确警告,如果以军进攻拉法,美方将停止向以色列提供炸弹等“非防御性武器”。然而,以色列政府对此不以为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甚至激烈回应称,如果必要,“以色列会用指甲作战”。

言外之意,即便是孤军奋战,以色列也会战斗到底。

拜登政府在对待以色列进攻拉法一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强硬,让人不禁怀疑,难不成这一次美国和以色列真的要闹掰了?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可能就大错特错了!

为什么这么说?看完美国最新发布的一份评定以色列对加沙行动的报告,就知道了。

报告称,由于以色列非常依赖美方提供的武器,拜登政府“有理由认为”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一些不符合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动中使用了美方武器,但是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美方为以色列提供的武器,与以色列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存在直接关联。为什么没有足够的证据,是因为以色列政府没有与美方全面分享战场信息。

报告还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拜登政府现阶段无法认定以色列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只能说以色列有可能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了。与此同时,因为“证据不足”,以色列也并未违反美国法律。

在看到加沙地带的惨状后,拜登政府居然无法得出以色列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结论?居然无法确定以色列在杀害手无寸铁的加沙民众时用了美国的武器?拜登政府又一次“睁眼说瞎话”,真是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啊。

有分析称,美国之所以不给以色列“定罪”,是不想堵死继续为以色列提供武器援助的路。不管是威胁停止向以色列供应武器,还是抛出“诱饵”,阻止以色列全面进攻拉法,拜登政府都没有把事做绝,都给自己留了余地。

在巴以冲突这场乱局中,以色列已然成了一把双刃剑,既让美国为难,又令其无法彻底脱身。

美国想让以色列听自己的话,奈何越来越管不住“杀红了眼”的以色列。以色列肆无忌惮的背后,除了美国一味的偏袒和容忍,还有美国的力不从心。

而这种力不从心,不仅仅是一时的无奈,更是美国全球影响力下降的真实写照。美国原本指望以色列在中东给自己“看场子”,没想到以色列却让美国措手不及。到最后,美国很可能会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尴尬下场!

0 阅读:30

茜冰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