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方腊起义,为五年后北宋王朝的灭亡埋下伏笔

历史地理大发现 2022-01-27 05:08:15

方腊起义,爆发于北宋末年。相传方腊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当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百姓深受其苦。

1111年,东南地区的百姓深受朱勔的花石纲之害,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喜花石竹木。在江南设苏杭应奉局,派众爪牙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用大船运向汴京,每十船组成一纲,时称花石纲。

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果然到处响应。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很快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

1121年,在宋军的围困下,方腊起义失败被俘,其余部仍在各地战斗。

方腊的揭竿而起,威震东南,攻占了六州五十二县,动摇了大宋王朝的统治。这场战乱给两浙路的百姓带来了重大损失,富庶的江浙一带千疮百孔,宋朝的经济命脉被切断,本就被冗兵拖累的大宋国库更是雪上加霜,为五年后的靖康之乱埋下了伏笔。

方腊起义也是存在其局限性,《续资治通鉴》记载,“凡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洞逃出,裸而缢于林中者,相望百馀里”。

方腊军的残暴,没有得到百姓真正的支持,也是起义迅速被镇压的重要原因。

0 阅读:51

历史地理大发现

简介:真正的勇士,敢于探索不为人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