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马寅初担心人口突破26亿,为计划生育奔波一生,却被万人唾骂

老巫追剧 2024-10-25 13:51:14

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多番改变,为国情国策而服务着。

从一开始的多生多育到独生子女政策,再到现在的二胎、三胎,每一步都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更好的建设祖国的未来。

不过这些政策当中不一定会受到所有人的支持,有的人就会针对当时的一些社会情况提出不同的看法。

马寅初专家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针对我国的生育政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从另一个角度力图纠正计划生育政策的弊端。

虽然马寅初的方案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但是他这份利国利民的本心是好的。

而后面的政策变化也表明,马寅初的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他的看法有一定的道理。

(一)多生多育有利有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切事业都百废待兴。

当时的民众们响应国家号召,“人多力量大”、“众人齐心火焰高”的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

为了人口提升,大家都把多生多育视为己任,积极生育,为人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府也为多生多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会针对多子女家庭发放补贴。

对那种生育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孩子的母亲进行表彰,将其宣传为英雄母亲,最夸张的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表彰其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些母亲的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一代女性的榜样,她们用子宫孕育出了新中国的下一代,托举起了新中国。

这种方式在当时确实大大激励了百姓的生育欲望,在农村家庭,这种情况尤其突出。

本身农村就有很多农活,需要很多劳动力,多生孩子可以帮家庭分担一些负担。

孩子以后不管是工作还是劳作,都能给家庭补给,只要能把孩子养活,就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这种政策在短短几年内就有非常大的成效。

1953年的新中国发展的还没那么全面,但生育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果,人口突破6亿,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剂强心剂,给了大家新的希望。

只要有人在,人多就有力量,新中国就可以建设的更好,因此人口的提升鼓舞着大家奋进。

但是在多生多育的背后,也潜藏着隐患。

人口飞速增长,产品供给能不能跟得上?每一位孩子能否吃饱饭,穿的暖?后面的教育能不能跟上?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生育,到最后粮食还够吗,房子还够吗?

很多人只看到多生多育的好处,却忽视了多生多育后面带来的危险,但有一名学者却很有先见之明,他为此殚精竭虑。

即便知道在众人欢呼时扫兴容易引发大家的愤怒,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提出了问题。

他站在了大家的对立面,揭示了多生多育的弊端,义无反顾地为计划生育事业奔走着,他就是浙大的首任校长——马寅初。

(二)马寅初的洞察力

对于这种多生多育的政策,马寅初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在一片支持与赞美声中,他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个反对意见从何而来?

马寅初出生于清末,从清王朝覆灭到民国建立,马寅初亲身经历着中国的层层动荡,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

他清楚的知道祖国的痛点,但却无力将祖国建设成更好的样子。

在一番思索后,他决定走出国门,去其他更为发达的国家看一看,学习一下新思想,寻找新的救国路。

留学带给马寅初的影响是深远且巨大的。

当时的西方国家与中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形式。

上到经济、政治,下到教育、家庭,马寅初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世界,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而在其中学到的有关教育与子嗣的问题,就是马寅初认为刚成立的新中国不能采取多生政策的原因。

如果按照中国的传统,孩子越多越好,在古代的政治制度影响下,生下的孩子不仅是孩子,还是家庭生产力的一部分。

在古代繁重的劳作下,多一个孩子以后就能减少一份负担,这份劳作就可以有更多人分摊。

再加上均田制、税收制的影响,多生一个孩子就能多一块地盘,就能多一口饭吃,生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穷人减少压力最直接的方式。

这种生养出来的孩子,一般难以拥有健全的人格,更像是一种工具。

但这种可怕的传统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导致我国在教育与生养上面存在着某方面的缺陷。

西方的生育理念则与中国相反,西方没有中国古代这种繁琐的土地与政治制度,在他们看来,生育孩子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

这种理念放在当时的中国是很超前的,人们已经被封建社会奴役了几千余年,并且也不适合当时的政治制度。

但是在新中国还继续这种多生多育的政策,马寅初认为不太合适。

封建社会下多生多育根本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受到充足的教育,况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家家也只能达到温饱的程度。

连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是勉勉强强,生下来孩子又怎能给他提供充足的教育?

在马寅初看来,新中国应该象征着一个新开始,应该像西方那般将孩子培养成才,而不只是一个劳动力。

如果继续按照多生多育政策进行,那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始终上不去,教育不能提升,后面怎么建设新中国?

仅靠他们这些出国留学归来的老人是肯定不行的。

1953年的人口普查结果让马寅初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据数据显示,从新中国成立到那时,我国人口增长率暴增,这意味着什么呢,如果按照那样的速度增长下去,50年后,中国将会有26亿人口。

纵使我国幅员辽阔,但也容纳不下26亿这么多的人口,要么减少人口数量,要么就扩大版图。

第二个方案显然是不现实的,我国是做不出侵犯他国领土的事情,因此只能从人口上进行控制与解决。

马寅初未雨绸缪,他认为既然没人想到这一层,那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就决定由自己来提出反对意见。

于是在1955年的人大会议上,马寅初发表了针对“控制人口”的调查报告。

在这份报告上,马寅初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方案,并说出了人口过多的危害。

结果不出所料,马寅初的报告被驳回。

在短暂气馁后,马寅初在57年的大会上继续汇报,并提出了“新人口论”,详细针对人口超出承载量的危害和控制人口的必要两方面做汇报。

但是结果依旧不如人意,他不仅没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还受到了众多人的批判,最终被罢免了全国人大常委职务,被众多人口诛笔伐。

即便受到众多人反对,但马寅初还是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一直到去世前,他都在为计划生育不懈奋斗着。

(三)计划生育的实施

直到1971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马寅初当初的远见才得以被证实,他才重获清白。

由于人口过多导致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我国在1971年修改了生育政策,由多生多育改为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家只生一个孩子。

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马寅初多么有先见之明,可那时马寅初已经离世了。

时间来到1982年,计划生育正式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它的实施减缓了我国的人口压力,让我国的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事实证明,当初马寅初所忧虑的并非杞人忧天。

只是马寅初思考的太过超前,忽略了当初我国的实际情况,如果他是在后面几年提出自己的想法,结局又可能有所不同。

结语

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为了解决当时最大的困境。

虽然马寅初在世时一直在提倡修改多生多育政策,但无法否认的是,这种政策在当时的新中国是明显利大于弊的。

多生多育为中国初期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如果没有这么庞大的人口,中国可能就无法在短时间内被驱动起来。

因此看一个政策不能只看它的弊端,也不能只看它的好处,应该在实施期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与改进。

就像马寅初提出的计划生育政策也不是没有缺点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这个时候就需要新的生育政策来弥补之前的不足,用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方法来提升我国的国力,建设国家。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7

老巫追剧

简介:跨国小侦探,揭秘国际幕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