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0个字,谨慎阅读
这时的新四军是最强大、编制最庞大的一个时期,不久之后新四军各部奔赴各自战场,开启解放战争的新征程!
1944年,新四军展开局部反攻,发起了包括车桥战役、苏中1944年夏季攻势、苏中1944年秋季攻势等一系列战役,先后歼灭日伪军5万余人。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向浙江、河南发展、迎接战略反攻的部署:
❶新四军第1师主力渡江南下,与苏南部队和浙东游击纵队会师,成立苏浙军区
❷新四军第4师主力西征豫东,恢复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❸第5师派出河南挺进兵团北上,开辟了豫南、豫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5师还与南下的八路军第359旅会师,成立了鄂豫皖湘赣军区。
1945年夏天,新四军对日伪军发起全面大反攻,收复大量中小城市,逼近南京、上海、杭州、徐州等重镇。
此时的新四军编制序列如下:
军部
代理军长陈毅,政治部主任兼代理政治委员饶漱石,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
特务团:团长张宜友
苏浙军区
1945年2月5日,苏浙军区在浙江长兴县温塘村召开成立大会
司令员粟裕,政治委员谭震林(未到职),副司令员叶飞,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特务团苏浙公学第1纵队
司令员王必成,政治委员江渭清,政治部主任魏天禄。
第1支队:支队长刘别生、政治委员罗维道、副支队长兼参谋长饶惠潭、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谢云晖第2支队:支队长吴咏湘、政治委员丁麟章、副支队长熊兆仁、政治部主任陈治海、副主任谭成章第3支队:支队长黄玉庭、政治委员王直、副支队长兼参谋长张强生、政治部主任王直(兼)、刘铁珊(后)第2纵队
司令员何克希,政治委员谭启龙,副司令员张翼翔、张俊升,参谋长刘亨云、政治部主任张文碧。
淞沪支队:支队长褚亚民、政治委员陈伟达、副支队长兼参谋长张席珍、政治处主任曾平教导大队:大队长唐炎、政治委员张浪第1旅
旅长张翼翔(兼)
第3支队:支队长蔡群帆、政治委员钟雨官、副支队长兼参谋长周瑞球、副政治委员林达第4支队:支队长余龙贵、政治委员林有璋、副支队长张季伦第5支队:支队长王胜、政治委员邱相田、政治处主任汪志华第2旅
1945年7月13日由原国民党第三战区挺进第5纵队张俊升部改编,旅长张俊升(兼),政治委员王仲良、副旅长张景南、参谋长徐学道、政治部主任朱人俊。
第1团第2团第3纵队
1945年6月,苏浙军区第3纵队在天目山战役中缴获的重机枪
司令员陶勇,政治委员阮英平、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彭德清、政治部主任韩念龙。
第7支队:支队长谭知耕、政治委员张日清、政治处主任蒋新生第8支队:支队长张云龙、政治委员谢云晖、副支队长兼参谋长舒雨旺、政治处主任姚力第9支队:支队长俞炳辉、政治委员李彬山、副支队长黄胜、政治处主任陈烙痕特务团:团长姚建、参谋长顾柏(9月2日成立)第4纵队
司令员廖政国,政治委员韦一平、参谋长夏光、政治部主任曾如清。
第10支队:政治委员孙克骥第11支队:支队长余光茂(后)第12支队军分区
第1军分区:司令员钟国楚,政治委员陈光。独立第1团、独立第3团、江宁总队、句容总队茅东总队溧高总队横山总队宜当总队溧阳总队第2军分区:司令员梅嘉生、政治委员陈立平、副司令员杨洪才、熊兆仁、参谋长陈茂辉、政治部副主任谭成章。第3军分区:司令员贺敏学、政治委员周林。苏中军区
1945年3月28日,新四军第1师等部队南下苏浙边区后,中共华中局批准,第1师免兼苏中军区,另组建苏中军区机关。司令员管文蔚、政治委员陈丕显、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藩、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姬鹏飞。
第52团:团长张宜友、政治委员张英、参谋长胡干秀、政治处主任梁竹吉特务第3团:政治委员童炎生、参谋长吴森亚、政治处主任朱群民抗:司令员施亚夫、政治委员杨讣为、参谋长戴克林苏中公学:校长管文蔚、副教育长周蔚昌(后)1945年8月,苏中军区为适应反攻的需要,在日军投降前夕,苏中军区组建了17个步兵团,编成3个旅:
新建第1旅:旅长陈玉生,政治委员李干辉。新建第2旅:旅长胡炳云,政治委员陈时夫。新建第3旅:旅长张震东,政治委员卢胜。教导第1旅
1945年8月,新四军在反攻中缴获的日军92式步兵炮
旅长刘飞,政治委员彭林、供给部长杨武青、卫生部长李康侯。
第1团:团长谢忠良、参谋长谢友才第2团:团长吴肃、政治委员余光茂、参谋长方铭第3团第1军分区
司令员黄逸峰,政治委员陈时夫。
高邮独立团:团长张波、政治委员刘克刚、参谋长陈连标、政治处主任黄峰宝应独立团:团长朱传保、政治委员曾涛、副团长张明、政治处主任赵球江都独立团:团长林辉才、政治委员赵则三、参谋长尚X群、陈连标(后)、政治处主任邱布兴化独立团独立团:团长胥金城、政治委员张雷平、副团长梅子益、参谋长张荣生、政治处主任顾处第2军分区
1944年11月,第二地委撤销,其所辖东台、台北和兴东、兴化县委分别划归苏中第四地委和第一地委领导
第3军分区
司令员陈玉生,政治委员李干辉,参谋长杜屏。
泰兴独立团:副团长赵容、参谋长郭志停、政治处主任潘明仲如西独立团:政治委员周特夫、参谋长周维生、政治处主任陈坚靖江独立团:团长陈宗保、政治委员汪清辰、副团长叶克守、政治处主任李云诚泰州独立团:团长周立批、政治委员彭冲、参谋长阮朝兴紫石独立团:团长沈仲彝、参谋长周林特务团:团长姜茂生、参谋长顾新明、政治处主任孙伯咸第4军分区
司令员卢胜、张震东(后),政治委员姬鹏飞(兼)、卢胜(后)、政治部主任陈同生
特务团:团长罗桂华、参谋长陈广法、政治处主任张碧东台独立团:团长彭桂卿、政治委员胡辛人、政治处主任陶秉坤如皋警卫团:政治委员顾野翔、副团长刘春山南通警卫团:团长康林、政治委员顾尔钥、政治处主任孙志仁东南警卫团:团长贾鸿钧(代)、政治委员李淮东、政治处主任沈坚仟第五军分区
1945年6月,第五地委调整下辖组织,为丹阳、镇江、武进、澄西、扬中、镇句6个县委及江镇特区区委。第5军分区,司令员韦永义,政治委员金柯。1945年8月划归苏浙军区建制。
特务团1945年10月,第五地委机关随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北撤苏中,于11月撤销。
第6军分区
1945年8月划归苏浙军区建制。1945年10月中旬,《双十协定》公布后,苏中区党委指示六地委、六分区渡江北撤。1945年12月,六地委、六分区在苏中撤销。
海防纵队
副司令员陆洲舫、参谋长崔德耀、副参谋长孙仲明、政治部副主任何振声
凤屿第1团:政治处主任何振声凤屿第2团:团长孙仲明(兼)、参谋长袁士进、政治处主任柴如奎凤屿第3团:团长陆洲舫(兼)第二师兼淮南军区
1945年10月,新四军第2师师长罗炳辉率第4、第5旅北进山东,途径曲阜,在孔庙大成殿留影。
师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韩振纪,副参谋长詹化雨,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副主任余立金
特务团:团长宋康、政治委员童浩生、参谋长李文斌抗日军政大学第8分校淮南独立旅:1945年8月17日,以路东军分区机关及地方部队一部组建第4旅
旅长兼政治委员梁从学、副旅长朱绍清、副政治委员高志荣、参谋长秦贤安。
第10团:团长吴华夺、政治委员蔡炳臣、副团长周其云、参谋长叶泰青第11团:团长张宜爱、政治委员王敬群、参谋长许建民、政治处主任耿青第12团:团长闻盛森、政治委员阮贤帮第5旅
旅长成钧、政治委员赵启民、参谋长张元寿。
第13团:团长宋文、政治委员肖学林、副团长李坤、参谋长陈德山、政治处主任张方坤第14团:团长朱茂绪、副团长谢锐、吴怀才(后)、副政治委员余庆坦、参谋长韦云第15团:团长李世怀、政治委员殷绍礼、副团长唐少田、参谋长赵峰第6旅兼津浦路西军分区
旅长陈庆先、政治委员黄岩、参谋长饶守坤、政治部主任汪少川、参谋处长张志一
第17团:团长夏永建、政治委员杨启春第18团:团长傅义明、余佩洲(后)、政治委员廖成美、副团长吴万银、参谋长李力勤、政治处主任姜子洲淮西独立团定合总队定凤怀总队定远总队:总队长艾明山、政治委员魏立成定凤嘉总队:总队长梅竹桥、政治委员李华丰滁县总队:总队长蔡家章、政治委员傅科一全椒总队:总队长彭济武、政治委员黄生巢北支队:司令员宣济民、政治委员程明远、副司令员李元、副政治委员汪登科津浦路东军分区
司令员罗占云、政治委员李世焱、参谋长胡定千
独立第4团:团长胡定千(兼)、政治委员赵荣来安支队:支队长程启文、政治委员谢曙光、参谋长唐文田、黄明(后)冶山支队:支队长艾明山、政治委员魏然甘泉支队:支队长夏云飞、政治委员黄祖炎、副政治委员常毅盱眙支队:支队长田贤成、政治委员朱云轩、副支队长李村生、参谋长祝平安嘉山支队:司令员艾明山、政治委员许午阳、汪少川(后)六合支队仪扬支队天高支队第三师兼苏北军区
1945年8月,新四军第3师大反攻前召开誓师大会
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副师长刘震(后)、参谋长洪学智,政治部主任吴法宪。1945年8月12日,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各师、旅不再兼军区、军分区,另组建苏北军区机关。
特务团:团长郑贵卿、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黄励华、副团长陈金保抗日军政大学第5分校第7旅
旅长彭明治,政治委员郭成柱、副旅长胡炳云、参谋长黄炜华。
第19团:团长张万春、政治委员刘锦平、参谋长钟玉祥、政治处主任李荣桂第20团:团长王东保、政治委员宋维栻、张天涛(后)、参谋长彭飞第8旅兼盐阜军分区
旅长张天云,政治委员李雪三、副旅长胡继成、参谋长庄林、政治部主任陈志芳。
第22团:团长王良太、政治委员贺大增、副团长詹以贵第24团:团长谢振华、副团长陈玉芳、政治处主任尹培良独立团:团长马仁辉、政治委员吴盛坤阜宁独立团阜东独立团盐城独立团盐东独立团射阳独立团建阳独立团淮安独立团涟东独立团滨海独立团第10旅兼淮海军分区
旅长刘震、政治委员金明、参谋长张克辛、军分区司令员吴信泉(后)。
第1支队:副支队长白惠记、参谋长汪洋、政治处主任李振山第4支队:副支队长彭金高、参谋长赵永福新编第1团:团长吴大林、政治委员方福祥、副团长陈海、政治处主任陈绍昆新编第2团:团长肖子松、政治委员吴书、副团长王林夫、参谋长周兴邦、政治处主任刘钻洲淮阳独立团涟水独立团宿迁独立团宿北独立团泗宿独立团沭阳独立团灌云独立团东海独立团潼阳独立团独立旅
1945年4月以原淮海军分区第2、3支队组成,旅长覃健、副旅长冯志湘、政治部主任石瑛。
第2支队:支队长余光坦、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蔡永、副支队长潘宗元、参谋长范振江第3支队:支队长惠占荣第四师兼淮北军区
新四军第4师兼淮北军区在1945年5月下旬起发起宿南战役
师长张爱萍,政治委员邓子恢,副师长韦国清,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吴芝圃。1945年8月12日,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各师、旅不再兼军区、军分区,另组淮北军区机关。
特务团:团长俞增林、政治委员罗应怀骑兵团:团长周纯麟、政治委员戴轨彪雪枫军政大学(1945年3月24日由抗大4分校改称):校长张爱萍(兼),政治委员邓子恢(兼),副校长张震(兼)、冯文华(兼)、刘清明(后)、教育长孙叔平、政治部主任邱一涵第9旅
旅长滕海清,政治委员康志强,参谋长刘清明,政治部主任张震寰。
第25团:团长徐体三、政治委员刘增奎、副团长胡大炳、参谋长李挽伦第26团:团长严光、政治委员谢锡玉、参谋长孙云汉、政治处主任叶飞第27团:团长赵海枫、政治委员王静敏、参谋长朱友超、政治处主任姜林东第1军分区
司令员张震球,副司令员饶子健、政治部主任刘作孚。
淮宝总队:总队长方原、政治委员王长俊淮泗总队:总队长石正鹄、政治委员王光荣泗宿总队:总队长张公权、政治委员吴植椽泗阳总队:总队长林源、政治委员狄克东泗南总队:总队长张太冲、政治委员罗克明泗灵睢总队:总队长袁宗善、政治委员石立志、副总队长杨德隆泗五灵凤总队:总队长王业箴、政治委员洪沛(代)淮宝独立团:团长柯愈强、政治委员王长俊(兼)淮泗独立团:团长康萍、政治委员王光荣(兼)泗宿独立团:团长夏玉华、政治委员吴植椽(兼)泗阳独立团:总队长朱敬德、政治委员狄克东(兼)泗南独立团:总队长王枫、政治委员罗克明(兼)泗灵睢独立团:团长杨德隆(兼)泗五灵凤总队:团长王世仁洪泽湖总队:总队长郑淮舟、政治委员王化东、副总队长杨明海盱凤嘉总队:总队长董铨、政治委员姚子健第11旅兼第2军分区
旅长张震(兼),政治委员赖毅,副旅长姚运良,政治部主任李浩然。
第31团:团长罗杰(代)、政治委员宋治民第32团:团长张永远、政治委员李毅第33团(1945年8月组建)永城总队:政治委员王光宇夏邑总队:总队长高峰萧县总队:总队长许西连、政治委员纵翰民永涡总队:总队长李晨、政治委员党方平宿西总队:总队长李时庄、政治委员杨元彰宿怀总队:总队长邵元宿蒙总队永商亳总队:总队长丁希凌夏邑自卫团:团长彭云生萧县独立团第3军分区
司令员赵汇川,政治委员张太生,副政治委员刘玉柱,参谋长周世忠,副参谋长张登先、政治部主任王学武。
第1团:团长叶道友、政治委员崔文斌第2团:团长周世忠(兼)、政治委员张彤灵北独立团:团长谢文秀萧铜独立团:团长顾寒星、副政治委员孙朝旭灵北总队:总队长冯定之、政治委员李任之萧铜总队:总队长朱德群宿灵总队:总队长郑良瑞、政治委员李玉亭、副政治委员冉宪仪、参谋长史绍尹宿东总队:总队长赵一鸣、政治委员李春元、副总队长朱继德、政治处主任张魁睢宁总队铜睢总队邳睢总队峄铜滕邳总队:总队长纪华、政治委员郑平运河支队:支队长胡大勋、副支队长陈景龙萧县独立旅
旅长吴信元、副旅长欧阳胜德、参谋长孙以仁、政治部主任杜慰农。
第1团:团长麻瑞泉、副团长李佩军第2团:团长郝长桂、副团长郝树云第12旅
1945年8月13日由淮北第3军分区武装组成,旅长饶子健,政治委员张太生,参谋长周世忠,副参谋长张登先、政治部主任王学武。
第34团第35团第36团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
1944年,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前排右4)与被营救的美军飞行员合影
师长兼政治委员李先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任质斌,参谋长文建武,政治部副主任张树才。
警卫团
第13旅
旅长周志坚,政治委员周志刚,副旅长邹国厚,副政治委员汤成功,参谋长赵俊,政治部主任陈一震。
特务团:团长杨洪先、政治委员杨杰英第37团:团长夏世厚、政治委员曾庆太第38团:团长曹玉清、政治委员杨明山第39团:团长赵炳伦、政治委员刘友海教导团:团长张文津、政治委员张忠第1军分区
司令员吴诚忠,政治委员周季芳,副司令员黄序周,副政治委员熊作芳,参谋长郑重。
教导团:团长谭志政、政治委员潘子明第42团:团长王兴发、政治委员刘西安麻总队:总队长贺友三、政治委员郑维孝礼南总队:政治委员杨子明、副队长钱运华经扶总队:总队长肖先发、政治委员刘名榜第2军分区
司令员王海山,政治委员文敏生,副司令员蔡松荣,政治部主任岳林。
教导团:政治委员黄德钦独立第5团:团长赵明义、政治委员陈焕武应北独立团汉孝陂总队信应总队随南总队第3军分区
司令员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副司令员王绍南,参谋长魏国运,政治部主任刘放、王立中(后)。
教导团第33团:团长许猛、政治委员陈漫杰第45团:团长张秀龙、政治委员陈继东江北独立团第4军分区
1945年4月在豫南成立第4军分区,司令员韩东山,政治委员夏忠武,副司令员周庆鸣(后),参谋长周庆鸣。
挺进第1团:团长吴昆、政治委员刘建均挺进第3团:团长赖鹏、政治委员胡仁信桐总队桐柏总队确沁桐总队汝上遂总队汝上确总队第5军分区
司令员吴世安,政治委员郑绍文,副司令员罗厚福,参谋长李人林,政治部主任侯有诚。
教导团:团长张水泉第44团:团长陈震、政治委员李梓金天汉总队:总队长王遵义、政治委员史维汉京北总队:总队长丁正学、政治委员王家吉京应总队:总队长胡元成京钟总队:总队长徐德、政治委员郭谦恒天京潜总队:总队长张泽普、政治委员陈建新第6军分区
1945年4月组建第6军分区,司令员陈刚,政治委员方正平,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刘友海,参谋长毛少堂,副参谋长胡林。
教导团第40团第41团独立第25团信随总队信罗总队淮南总队:总队长王炳南罗礼应总队:总队长孙光保豫中军分区
1945年8月12由豫中兵团和河南军区陈先瑞支队合并组成豫中军分区,司令员陈先瑞,政治委员栗在山,副司令员黄霖,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傅忠海,参谋长黄德奎,副参谋长何振亚,政治部副主任冷新华。
挺进第2团:团长张和智、政治委员邵敏挺进第4团:团长林国平、政治委员牛德胜第7团:团长张海波、政治委员李书权第15团:团长毛俊才、政治委员李庆柳嵖岈山独立团西平独立团叶方午支队:支队长陈继尧鄂皖军分区
1945年4月撤销原第四军分区,组成鄂皖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黄世德,副政治委员赵辛初,参谋长康洪山。
冈浠总队圻浠总队圻英总队圻广总队黄广总队宿太总队赣北总队湘鄂赣军区
1945年1月27日,八路军南下支队与新四军第五师在湖北大悟山会合
1945年5月,以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为基础组建湘鄂赣军区,司令员王震、政委王首道、副司令张体学、副政委王恩茂、参谋长朱早观、政治部主任刘型。
东军分区:司令员汪乃贵、政治委员刘士杰、副政治委员周干民武鄂总队,鄂大总队,阳大总队,阳通总队,阳瑞总队,阳新总队,大冶总队
西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通、副司令员蒋树、副政治委员方正咸通阳总队,咸武鄂总队,咸崇蒲总队,嘉蒲临总队
湘北军分区:司令员张仲瀚、政治委员曾涤、副司令员苏鳌、副政治委员李平岳临通总队,平浏长总队
第1支队第2支队第3支队第4支队第5支队1945年7月,南下支队继续南进后,湘鄂赣军区改为鄂南军分区,划归鄂豫皖湘赣军区建制。
第七师兼皖江军区
1945年秋,新四军第七师部队向安徽省无为县襄安镇的拒降日军发起攻击。
师长谭希林,政治委员曾希圣,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步新、参谋长孙仲德,副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湖东子弟兵团无为总队湖东总队随营学校抗日军政大学第10分校:校长谭希林(兼),政治委员曾希圣(兼),教育长陈仁洪,副教育长杜剑华,政治处主任阙中一第19旅
旅长林维先,政治委员黄火星,副旅长张铚秀(后),参谋长熊应堂、张铚秀(后兼),政治部主任余明(后),副主任阙中一。
第55团:政治委员余明、政治处主任叶剑华第56团:副政治委员黄炳光、参谋长蔡园第57团:政治委员王荣光、副团长张玉田(后)、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王荣森、参谋长张玉田独立旅
1945年4月,第三师独立旅奉命南下皖江地区归第7师指挥,开展皖江地区工作。旅长覃健、副旅长冯志湘、政治部主任石瑛。
第2支队:支队长余光坦、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蔡永、副支队长潘宗元、参谋长范振江第3支队:支队长惠占荣含和支队兼含和军分区
支队长孙仲德(兼),政治委员黄火星[3]、何志远(后),副支队长马长炎,副政治委员杨汉林,参谋长张铚秀。
独立团:团长兼政治委员马长炎和县总队皖南支队兼皖南军分区
支队长梁金华,政治委员黄耀南,参谋长周绍昆。
临江独立团临江总队铜青南总队南繁芜总队沿江支队兼沿江军分区
沿江独立团此时的新四军是军史上实力最强大,编制最庞大的时候,不久之后,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
新四军3师开赴东北并在1946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第6纵队第16师、西满军区;
新四军5师与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河南军区等部编为中原军区,即1946年中原突围被围攻之部队,该部突围后一部建立豫陕根据地,一部进入陕西改归西北野战军,皮旅进入华中军区;
新四军主力北移山东,江南的新四军部队移往苏北。
1946年1月7日,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成立“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和山东野战军,陈毅为新四军军长、山东军区兼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饶漱石为政治委员,张云逸、罗炳辉为副军长兼副司令员,黎玉任副政治委员兼山东野战军政治委员,陈士榘任参谋长,袁仲贤任副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唐亮任政治部副主任。
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下辖胶东、鲁中、鲁南、滨海、渤海五个二级军区,山东野战军(辖第1、2纵队,第7、8师),兵力约27万人。
留在苏皖边境的新四军编为华中军区(司令张鼎丞,政委邓子恢,辖淮南、苏中两个二级军区,5、6、7、8四个军分区,海防纵队,雪枫军政大学,解放第1、2、4军)、华中野战军(司令粟裕,政委谭震林,辖第6、7、8、9纵队),兵力约18万人,归新四军兼山东军区领导。
淮海大战前,华野第二次曲阜会议合影
华东野战军成立时80%兵力源自新四军
东北民主联军成立时35%兵力源自新四军
此外新四军也构成了西北野战军一部(中原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