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被称为“天下第一阳谋”。
这个计策的终极版本,堪称无解:诸侯们明知道会被收拾,但又无力拒绝,只能坐等一步步被玩死。
推恩令之所以成为经典阳谋,是因为它经过了几轮推进,一旦成局就无可避免。它构建了一整条规范化的处理流程:将削弱诸侯法规化体系化,然后通过权力迫使诸侯国别无选择只能接受,然后再按先前制定的规章办事,将诸侯化整为零,切成小块吞下去。
这个计谋的设计者,贾谊、晁错、主父偃等人,深谙人性,极为高明;实施者则包括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对时机把握得极为准确、精妙,适时出击、一剑封喉。可谓是强强联手,共同完成了无懈可击的巅峰之策。
当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任何计策都有利有弊。推恩令不利的一面是花费时间较长,且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问题还将长期存在。有利的一面是尽可能避免直接冲突,将损耗降低至最低。
就比如在众多阳谋中,同样是利用优势进行平推,金刀计固然见效快,能一招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其中存在诸多变数,一旦某个环节失误就可能导致满盘皆输。但与金刀计相比,推恩令的时间更加漫长,但容错率却出奇地高,在经过大量精细化的布置后,只需保持自身优势并持续施压,就能够步步为营地稳步推进,并让目标对象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安排。
不仅仅如此,推恩令背后的底层逻辑更为精妙。
经由两代人持续努力,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了冲突和内耗,解决了诸侯王尾大难掉的问题,维护了王朝的持续稳定与繁荣。
而此计能够得以实施的关键就在于平衡与制约:利用诸侯王的支持,文景二帝站稳脚跟,并且抑制了军功集团的过度发展;而随后汉武帝又借助军功集团连续对诸侯王进行打压,并强力实施推恩令。
在不断地平衡与制约中,诸侯王和军功集团的势力不断削弱,而皇权得到了不断巩固与强化,为汉武帝与匈奴决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无解的推恩令
推恩令的前提汉文帝之所以被拥立为皇帝,不是因为他强,而恰恰是因为他弱。可就是这样一位来自边境苦寒之地、被强势军功集团扶持上台的弱势王爷,竟然能在军功集团和刘姓诸王之间左右逢源。
因为汉文帝拥有一个金手指:白马盟。
这是个非常厉害的权力构架,为两汉四百年乃至之后的中国封建社会确立了一种范式。
它有多牛?在这个制度面前,周勃就算支持汉文帝有拥立之功,但他也无法起飞成为权臣,过一阵子汉文帝就能让他红脸出汗。
白马盟到底是如何产生如此效果的呢?
西汉建立后,刘邦在消灭了异姓王后,感觉并非就能安枕无忧。当时还存在宗室、外戚、军功集团等多方势力。如果西汉不想像秦一样二世而亡,就得建立稳固的权力结构。
而白马盟就是这样一个精妙绝伦的权力结构,通过它,各方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首先,通过分封刘姓诸王,充分保证了刘家天下的基本盘不乱;
其次,让军功集团加入,保证其爵位可以世代承袭,让其成为忠实拥护者与维护者;
再次,扶持外戚集团,挤占诸侯和功臣们的权力空间,形成一种权力制约;
最后,提出非刘不王,没有军功不得封侯,否则天下共击之。这样又避免外戚、军功集团的无限制膨胀。
这样各方势力各就其位,相互制约,形成了长期平衡。
刘邦提出的白马盟
当然,这种平衡是可以动态调节的。比如当看到吕后的外戚势力发展太快,刘邦就选择扶持了一批宗室子弟为王,让他们齐心合力充当刘氏江山的屏障。
后来刘姓诸王和军功集团联合,团灭了外戚吕氏。
三股势力变成了两股。
军功集团以周勃、陈平为代表,他们起初表现强势。在迎立刘恒时,周勃等人想私下把玉玺等君王信物交给汉文帝,意思很清楚:你的皇位都是我们给的,你以后就全得听我们的。
军功集团的压迫感,促使汉文帝转而利用白马盟中的另一支制衡势力:诸侯王。
汉文帝选择与诸侯王共治天下,以此换得诸侯王的支持,以此压制军功集团、稳固自身皇位。
这一做法收效明显,汉文帝先夺取了周勃的兵权,然后又借故免去其丞相职务,军功集团的实力和影响力大不如前。
但按下葫芦浮起瓢,一些刘姓诸侯王,比如齐、楚、吴等国,却一路顺风顺水,实力日渐强大。
这些诸侯王权力非常大,他们能任命御史大夫以下各级官吏,可以自己征税、铸钱,差不多都半独立了。比如淮南王刘长,在封国内甚至不用朝廷法令,自己另外颁布法令,好像跟天子一样。
当时西汉全国约有54郡。朝廷直辖只有15郡,另39郡都是被各王国所占。汉初人口总数约1300万,西汉朝廷直接控制人口约450万,而诸侯王国所控制人口约为850万。
这种情况下,皇帝和诸侯们的关系就很微妙了。他们在地位上是有君臣之分,但实力上却已经相差不大。
诸侯王都变强了,汉家天下就面临分裂的风险。
这种风险,迫使君主再度和军功集团结成短暂同盟:
君主千方百计想保住自己的正统地位;军功集团依照白马盟要求,其爵位与汉朝绑定,为自身利益考虑,他们必然协助君主消除分裂。
皇帝所要做的,就是培育起新的外戚势力,然后在军功集团的支持下,将诸侯势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重新实现外戚、诸侯和军功集团的势力均衡。
此消彼长,相互制约,这便是推恩令得以成功实施的底层逻辑。
汉文帝登基
汉文帝先搭框架至文景时期,诸侯国已经开始构成实质性威胁。
当初同姓诸侯王们“幼在怀衽”,看起来又小又萌。现在经过多年发展,“大抵皆冠”,变得高大威猛起来。
在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叛乱之后,诸侯国的威胁便从隐患变成了事实。
汉文帝很想解决诸侯问题。但细细一分析,这件事却相当复杂。
1、目标:削弱诸侯
诸侯国的问题,事关国家根基,必须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时效性:十分紧急
之前已有两位给打了样,估计后面模仿者会相继而来。当时齐、楚、吴三国,封国面积可占天下的一半,并且都已经在蠢蠢欲动。
3、可行性:实力撑不起梦想
当时的情况并不乐观。汉文帝原先只是一个实力偏弱的代王,在朝中尚未完全树立起威望。
而当时的汉朝,可谓内忧外患。内有诸侯尾大不掉,外有匈奴步步进逼。无论是诸侯还是匈奴,都不好对付。如果两者再联手,那更是致命的。
汉文帝想着手解决诸侯问题吧,怕镇不住;不管不问吧,越往后拖越危险。
节骨眼上,高参贾谊献上两条良策:
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把大的诸侯国拆分一下,分解成几个小诸侯国,从而减弱其实力;
储粮备战,对盐、铁、铜,特别是货币实行中央管制。
这两条,指向了同一个中心:集权。而这,才是治本之策。
过去诸侯国为什么强?就是因为汉初国策是郡县和分封并行,这就等于给诸侯发展壮大提供了法理上的依据。你说诸侯国虽然发展这么强,但他是按照朝廷政策发展的,何错之有?
现在贾谊建议,该改改玩法了。我们现在就是要把权力、资源、货币都集中起来,不允许诸侯超规模发展了。
这样,诸侯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廷的各种征调,将诸侯国的血一点点吸干。
为了彰显朝廷新措施的权威性,汉文帝甚至已经开始了拆分诸侯国的工作。“思贾生之言,乃分齐为六国,……而分淮南为三国”。将齐国分成了六国,而将淮南分成了三国。
这些措施效果潜移默化,但是影响深远:
1、由思想上进行了统一。新的措施已经实施,就从法规上根除了诸侯国坐大的基础,给诸侯们划出了红线。
2、从资源上进行剥夺。在新措施的基础上,朝廷进行资源调拨,增强了朝廷削弱了诸侯。
3、在权威上进行加强。当时人们是渴望和平统一的。朝廷顺应这种期望,在干预限制诸侯发展、维护统一中,其权威得到强化和彰显。朝廷管得越多、越细,越能体现朝廷的实力和权威,越能够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和支持。
借助军功集团的强势施压,汉文帝开始从资源上给诸侯王断流,为皇权培土。
汉文帝的这一招,极其厉害,它让皇权日益强大,让诸侯王日渐弱势。
这奠定了推恩令得以成功实施的基础,可以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逐步削弱诸侯
汉景帝与七国的决战汉文帝的做法虽已初步见效,但一时难以扭转局势,诸侯还在野蛮生长。
其中齐、楚、吴三国加起来几乎占了天下一半的土地。吴王刘濞和汉文帝宠臣邓通一起左右汉朝货币发行,富可敌国。
放任诸侯这样发展下去,会导致什么结果?汉景帝不能再等了,必须有所作为。
此时,御史大夫晁错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建议:《削藩策》。晁错在其中特别强调:“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削藩虽好,但应该怎么着手呢?削少了吧,不痛不痒,没啥效果;削多了吧,人家诸侯就算没想反也得被逼反了。
汉景帝的做法,是每家都削一点,让大家明白没有特别针对谁,减少大家的抵触。
汉景帝先后削掉楚国的东海郡,赵国的河间郡,以及胶东王的六个县,随之又与群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事宜。
这是一种战术试探:如果吴楚等国没有不臣之心,应该是和朝廷来上几轮讨价还价,然后愉快地达成一致意见。
但刘濞用行动进行了回应:他就是有不臣之心,也不打算沟通。
公元前154年。吴、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
诸侯们这么一闹,迫使皇帝转而求助于军功集团,重用周勃的儿子周亚夫。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大将,统领全国大军迎敌诸侯联军。
军功集团的将领们,那都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他们先和项羽打,又和匈奴人打,久经沙场,战斗力爆表。而诸侯联军呢?都是窝在内地搞治安的二流军队,水平差太远了。再加上百姓都渴望稳定,舆论都倒向汉景帝。所以汉军仅用了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
这场皇帝与诸侯的决战,皇帝大获全胜。
周亚夫的细柳营
过去,诸侯们都实力强大,不听朝廷招呼。而现在,诸侯已被朝廷打服,想不听话都不行。
“七国之乱”平定后,汉景帝乘平乱余威,加紧了对诸侯王的控制。把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诸侯王唯收封国租税而已。所以到了景帝后期,诸侯王地位与权势衰减,朝廷的集权得到加强。
有人就会问了:既然汉景帝都已经把诸侯打服了,为什么不紧接着就实施推恩令,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呢?
这点恰恰体现了汉景帝的深谋远虑。
他想要做的,是重新构建起均衡的权力体系,将白马盟的权力构架重新恢复起来。
虽然诸侯实力已经被大大削弱,但还不能让他们垮掉。因为军功集团经过七国之乱,实力又大为增强。所以,出于平衡的考虑,汉景帝还得让诸侯们缓上一口气。不然让军功集团中再出几个权臣,也比强势诸侯王好不到哪里去。
于是在重用周亚夫及其背后的军功集团后,汉景帝又花了很大功夫才又将他们打压回去。
最终汉景帝在去世前用“伪诏案”击垮了外戚窦氏,随后用“甲盾案”让周亚夫及其家族彻底失势。
现在,外戚、诸侯、军功集团的平衡体系中,外戚和军功集团被一再削弱,再也没有与皇权对抗的能力。
至于如何收拾诸侯的问题,就交由汉武帝来收尾。
七国之乱
汉武帝锁定胜局到了汉武帝时,诸侯们又变得枝繁叶茂了。这让汉武帝有点为难,总不能每过十几年就闹个七国之乱吧?
现在朝廷无论在实力还是影响力上,都远超过去。
汉匈战争捷报频传,卫青先后于公元前129年的龙城之战、公元前127年的河南战役中大获全胜,一举收复河套地区,首次将战线推入匈奴境内。
对外战争的胜利,让汉武帝的威望值渐渐走向巅峰。
这就让皇权一家独大成为了可能。
事实上,汉武帝就是按照诸侯、旧军功集团、外戚的步骤。先用推恩令干掉诸侯,然后用卫青、霍去病等新军功集团代替了旧军功集团,最后用巫蛊之祸重创外戚势力。
一番神仙操作后,各方势力都在他面前瑟瑟发抖。
所以,汉武帝的目标,不仅仅是平衡各方势力。他想成为一代雄主。
讨伐匈奴让汉武帝树立起权威
削弱诸侯,便成为当务之急。
此时,一个年轻人让汉武帝的梦想得以生根发芽。他叫主父偃。
主父偃出身贫寒,年轻时曾在燕、赵、中山等国游学,到处求职应聘,可惜就是没有碰到伯乐。当然,学费也不白交,这段求职经历让他对各诸侯国的情况都了若指掌,他再总结总结、分析分析,竟成为了一个诸侯问题专家。
后来主父偃直接上书汉武帝,畅谈时政,一展平生所学,让汉武帝惊呼人才难得并将之招致麾下。接着主父偃一年中被提拔四次,成为汉武帝极为器重的谋臣。
公元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推恩令》,称不要再强行削藩,以免导致新的七国之乱。他建议让各诸侯王推行恩德,让所有子弟共享继承权,将各诸侯子弟封为侯,并和嫡长子一样享受土地分封。
这样诸侯子弟人人得偿所愿,大家欣喜之余还得谢谢皇帝,而诸侯国则化整为零,越分越小。
分封出来的列侯只享受待遇而不管人,其地盘由中央派遣的国相全面托管。而这些列侯的封地脱离王国,统归邻近的郡管辖。官员任免、税收财政等权力都收归朝廷直接管理,从而削弱了诸侯,增强了朝廷的管控能力和经济实力。
汉武帝下令直接实施。
这个方案可以说是站在前人肩膀上,并且结合了主父偃独到的眼光和判断,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
但方案虽好,却不见得人人都会买账。
推恩令转入实施后,刘安、刘赐为首的大诸侯勾结起来,准备起兵搞事,但还没开始就被汉武帝粉碎。
针对诸侯的反抗,主父偃又加上了两个升级补丁:
1、建议制定了“附益法”和“阿党法”,专门对与诸侯勾结的逆党分子进行精准打击。这就让一切有法可依,诸侯们如果再有什么不轨的行为,对不起,你违法了。
2、限制豪强势力。建议将各地豪强迁徙到长安东北的茂陵,既搞活了京城经济,又避免豪强与诸侯相勾结。诸侯想搞事就再也找不到代办和跑腿了。
在汉武帝绝对优势面前,过去动不动就耍抄家伙干的诸侯,开始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讲道理。
汉武帝随后制定了极其苛刻的藩王管理办法,一旦藩王们在言行上有违规,或者让朝廷不满意了,就可以直接将这些藩王核销掉。汉武帝曾经以藩王们给朝廷的酎金成色不足为由,一口气削掉了106个侯爵。
这样做,成效相当显著。比如刘备曾经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竟然沦落到以编草鞋为生。
持续近半个世纪,历经三代皇帝,西汉艰难的削藩之路,终于画上了完美句号。
推恩令
推恩令成功实施的底层逻辑推恩令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实施过程。
在白马盟设置的权力平衡体系下,皇帝轮换着笼络军功集团和外戚,获得了分化瓦解诸侯的初始势力,从而一步步实施削藩之策。
汉文帝布下逐步收缩的压制格局,汉景帝以武力打压限制诸侯的发展空间,最后汉武帝再将削藩法规化、持续化,彻底铲除诸侯变强的土壤。
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汉文帝分化瓦解诸侯、增强朝廷实力,汉景帝才有了在七国之乱中战胜众诸侯的底气;而汉景帝建立了朝廷的绝对优势,才让汉武帝实施推恩令成为可能。
当然,推恩令之所以能推行成功,最主要原因就是通过恩威并施,得到了一批受益者的支持。
在推恩令下,诸侯子弟可以得到“恩”,获得分封;同时削弱诸侯,体现了朝廷之“威”。在一打一拉之间,将削藩中朝廷和诸侯的矛盾,转化为诸侯内部分家的矛盾。
最后诸侯们统统败于内耗,而朝廷则大获全胜。
与其硬刚,不如逐步削弱。假如你是一个经营管理者,遇到手下中有顽固的刺儿头,硬刚效果只会适得其反,那就不妨试试推恩令的做法。
比如先实施宽泛的约束,让反对者勉强接受,从而在部下面前树立起威望。待你得到部下初步肯定后,就可以尝试争取一些人的支持,并在他们支持下达成一些业绩,并同时通过“施恩”的方式培养出得力帮手。而此时如果刺儿头依旧持反对意见,那么你就可以借用支持者的力量施以“威压”。这样几轮下来,你的权威就得以树立。
恩威并施,充分顺应人性,这,就是推恩令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