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的三次出圈,喜忧参半,前两次跟红楼梦有关,第三次前景如何

之玉娱娱 2024-06-15 12:55:14

因为徐玉兰、王文娟二位宗师的62版电影《红楼梦》而爱上越剧,像我这样的普通爱好者,是把越剧界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的。

在我们心目中,没有门派观念,唯一的要求是作品要好看、好听,才能入心。这就颇有些“玄”学。

毋庸置疑,徐王版《红楼梦》是行业天花板。

各位宗师的唱腔和做派还用夸么?高山仰止,后无来者。

而且它制作精良,无论服化道,还是置景陈设,样样古朴雅致、简洁大气,充满贵族人文气质,后来的影视剧无法与之相比。

1978年,它的火爆,是。

大师们的精湛技艺征服了亿万国人,不但普及了越剧这个极富魅力的剧种,也使得《红楼梦》这部巨著广为人知。

62版在内地电影史、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谁拍红楼梦,都会学习它、模仿它、借鉴它。

1962年,徐王大师的红楼梦就在香港先“火”了一次,大明星夏梦也来帮助宣传。无独有偶,越剧的第二次破圈,也是从香港开始的。

1983年的冬天,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五女拜寿》在香港公演时一鸣惊人。

《五女拜寿》是小百花的立团之作,也是越剧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大幕拉开,“牡丹竞放笑春风,喜满华堂寿烛红”的伴唱响起,一群平均年龄不满二十岁的妙龄女子,用她们各自不同、却个个清丽婉转的唱腔诠释了二十多位有名有姓的人物。

第二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把《五女拜寿》搬上大银幕,一炮打响,小百花的朵朵金花火出了包邮区,闻名全国。

此后的40年间,《五女拜寿》被20多个姐妹剧种移植改编,常演不衰。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戏剧艺术逐渐式微的趋势。

与影视剧艺术相比,后者有更大的舞台、更多的观众、更畅通的传播方式。所以,“破圈”后的优秀演员流失就不可避免。

譬如在《五女拜寿》里扮演扮演丫鬟翠云的何赛飞、扮演五凤的陶慧敏,二人因此成名,也因此转向影视界发展。

在1989年的北影版《红楼梦》中,何赛飞扮演妙玉,陶慧敏扮演林黛玉。

越剧演员出演古装剧,手眼身法步,该算是降维打击。但是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现代,不出圈,就意味着不被看见。

终于,2023年,新的一批越剧人又被看见了。

陈丽君她们还不能跟宗师相提并论,但她们是传承者、是破圈人。

她们有自己的魅力,能够把观众吸引到剧场来,这是越剧艺术在新世纪推广发展的一次好机会。

流行的东西大多成不了经典,但是只有曾经流行,才有可能成为经典。

作为普通爱好者,我们也能听出各流派的特点,也能听出如今的越剧与过去大不相同。

不管怎样,只有年轻一代接受了,并且热爱,这门艺术才有可能始终生机勃勃,不断开出绚丽的花朵。

舞台的空间太狭小了,何妨借此东风,由人及剧,依靠现代传播方式,让各流派、各位传人的精彩瞬间都呈现在世人面前。

真心希望能够看到新的越剧《红楼梦》影视剧,让越剧艺术继续发扬光大,让巨著《红楼梦》带来新的视听盛宴。

本文为我来我看见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15

之玉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