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嘉兴南湖上一艘普通的游船,承载了非凡的使命。十几个年轻人心怀壮志,聚在了一起。那,国家深陷困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可这十几个年轻人,他们没有被眼前的黑暗所吓倒,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改变现状的决心。
其中的董必武,带着从南湖游船上点燃的星星之火,回到了家乡黄安。他的归来,就像一颗火种落入了干柴,迅速点燃了黄安人民心中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后来这里成为黄麻起义的策源地,还成为著名的将军县,今天的主人公也来自这里,他就是詹才芳将军。
詹才芳的童年,简直就是一部苦难的篇章。他家穷得叮当响,那种贫困,是我们如今难以想象的。还没到十岁,母亲就被病魔夺走了生命,本就摇摇欲坠的家,像是失去了一根支柱。然而,命运似乎还不肯放过这个可怜的孩子。
有一天,为了节省粮食,父亲去野外采摘野菜回来和粮食一起煮。谁能想到,这一煮,煮出了大祸。詹才芳因为身体不舒服,没吃那顿饭,可父亲和二姐吃了不少。没过多久,毒性发作,父亲和二姐痛苦地在地上翻滚。
詹才芳小小的年纪,面对这样的惨状,完全不知所措,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在自己面前生命渐渐消逝。那种无助和绝望,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料理完亲人的后事,詹才芳仿佛被世界抛弃。好在出嫁的大姐心疼他,把他接到了自己家。姐夫余楚臣是个好心人,不仅没有因为多了一张嘴而嫌弃,还抽出时间教詹才芳读书识字。在这个充满温暖的家里,詹才芳感受到了久违的安宁,也在心中埋下了渴望改变命运的种子。
16岁,正是青春年少、怀揣梦想的年纪,詹才芳决定出去闯荡一番。在姐夫的介绍下,他来到了武汉,见到了董必武。董老听说了詹才芳的遭遇,看着眼前这个朴实的孩子,心中满是怜惜。于是,让他留在学校当校工,还给他当旁听生学习的机会。
在学校里,詹才芳像是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吸收着知识。马克思主义思想如同明灯,照亮了他的内心。他开始明白,这个世界的不公是可以被改变的,穷人也有翻身的机会。在董老的引领下,詹才芳内心的革命之火熊熊燃烧。
不久之后,他带着董老的嘱托,回到了家乡黄安。姐夫余楚臣和他一样,也是一名坚定的党员。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为家乡的改变出一份力。他们把余楚臣家的一间房子收拾出来,办起了农民夜校。
在夜校里,他们免费教贫苦百姓读书识字,利用这个机会,把革命的思想一点点传递给大家。一开始,人们还有些迷茫和害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明白了他们的苦心。
在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后,他们又积极筹备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运动,拉起了农民赤卫队。黄安这个小地方,因为他们的努力,变得热闹非凡。
农运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董老回乡视察时,看到这些变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詹才芳的行动感染了身边的人,他的大哥詹才华和孪生弟弟詹才选也毫不犹豫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
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残酷的斗争中,大哥和弟弟先后英勇牺牲,詹家的男丁只剩下了詹才芳一人。但哪怕只剩下他自己,詹才芳也从未想过退缩,他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黄麻起义的号角吹响,詹才芳挺身而出。他亲自率领30人的突击队,向着县城南门发起了冲锋。那场面,真是惊心动魄。詹才芳冲在最前面,眼神坚定,手中的武器挥舞着,仿佛带着无尽的力量。
在他的带领下,突击队的战士们个个英勇无畏,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人民,为了自由,一定要攻下县城南门!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他们成功了,为起义军攻入黄安县城打开了关键的通道。随后,黄安农民政权得以成立,这是人民的胜利,也是革命的重要一步。
然而,他们的胜利引起了敌人的恐慌。武汉反动当局调来了重兵,试图将刚刚燃起的革命之火扑灭。敌我力量悬殊,鄂东军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撤离黄安。
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潘忠汝为了掩护部下撤离,毫不犹豫地冲向敌人,最终壮烈牺牲。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每一个战士。剩下的人在吴光浩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突破了敌军一层又一层的封锁,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终于艰难地逃了出来。
经过商议,一部分人决定留在当地继续坚持斗争,其中就有詹才芳的部下李先念。李先念在地方坚持了数年,始终没有放弃革命的信念。最终,他带着数百人重新加入红军,为革命队伍注入了新的力量。
而詹才芳则带领着72人转移到了黄陂县木兰山,继续进行游击战争。他们的队伍改编为黄陂游击队,詹才芳担任队长。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反而越挫越勇。
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一群人的坚守和不懈努力,革命的队伍不断壮大,革命的形势也逐渐好转。最终,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以及强大的红四方面军。
詹才芳,作为鄂豫皖红军的创始人之一,在军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红四军成立时,他担任红30团的团政委,与开国大将王树声一同并肩作战。
战场上,他们面对着敌人的疯狂进攻,毫不畏惧。每一次冲锋,每一次坚守,都展现出了他们的英勇和顽强。在反“围剿”的战役中,他们身先士卒,带领着战士们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在战火纷飞的背后,詹才芳还有着一颗柔软的心。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由于张国焘的错误,部队进行了一轮“肃反”。15岁的谭知耕、班长刘义生和战士冯瑞山,因为吃了一只在土豪家抓的鸡,被卷入了危险之中。
刘义生的一句玩笑话,被保卫局的人抓住不放,三人被关进了监狱,甚至面临被处决的危险。詹才芳得知这个消息后,怒火中烧。他立刻赶到保密局,与那些人据理力争。
他大声斥责道:“这几个孩子只是吃了一只鸡,你们就要把他们置于死地,这是什么道理?”不顾保密局人员的反对,詹才芳坚决地将这三个人带走,并安排在自己的警卫部队。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詹才芳一次又一次地利用各种机会,从死亡线上救下了许多部下。他自己都记不清到底救了多少人,他只知道,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值得去保护。
后来,那些被他救下的人中,有不少成为了开国将军,比如谭知耕、甘思和、邓越、张志勇,还有曾经担任过他警卫员的陈锡联上将。
在长征过草地时,詹才芳再次展现出了他的善良。他偶然看到几个战士准备放弃一个虚弱的大个子士兵。詹才芳赶紧下马,走到大个子身边查看。
他发现这个大个子虽然虚弱,但还能勉强行走。于是,他果断地说:“给他一个马尾巴,这么好的战士,真死在这草地上,多可惜。”就因为詹才芳的这句话,这个大个子拉着马尾巴,坚持走出了草地。多年后,这个大个子成为了开国少将尤太忠。
詹才芳有个特别的习惯——不吃肉。这习惯的背后,或许是他童年贫困生活留下的深深烙印。
建国后,他在广州军区担任副司令员。军区家属院里,养鸡的人家不少,环境变得又脏又乱。司令员吴克华下了通知,不准养鸡。但特别提到,詹才芳家除外,因为他不吃肉,只吃鸡蛋。
将军一生心怀慈悲,力行善举,广布仁德。也正因他的这种高尚品行,昔日的老部下、老战友,甚至老领导都对他满怀敬意。李先念在成为主席之后,当将军生病住院时前去探望,依旧恭敬地称呼其为“老班长”。徐向前元帅则是直爽地唤他“老战友”。
还有这么一次,将军去到陈锡联的家中稍作停留。不巧的是,陈司令员当时不在家。陈夫人笑容满面地在一旁陪着,紧接着安排警卫员赶紧去把丈夫叫回来,还说道:“快去通知首长,就说首长的首长来看首长啦!”这一番如同绕口令似的言语一出,詹老和陈夫人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詹才芳为革命奉献了一生,建国后只被授予中将衔,而他的一些老部下却成了上将,对于授衔这件事,将军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
他只是淡淡地对夫人说:“咱干革命可不是为了这个军衔,想当年在战场上,多少战友、部下倒在了我的眼前,他们连命都没了,还谈什么授衔呢?”这番话,尽显将军的高风亮节和对革命事业的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