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2008年8月8号,北京奥运会盛大召开。
也许当年我们只是想要尽心尽力地从开幕式,到比赛的组织,到闭幕式,“办好”一届奥运会,毕竟那时候我国还只是一个举办大规模国际活动的“新手”。然而过去了这些年,大家似乎发现,连“办好”这个标准,也不是谁都能做到。
1
就拿这开幕式来说,当时北京奥运的开幕式确实“惊艳”,但那会儿还是给人留下了“期待以后奥运会能越办越好”的期许。
可现实是,每过四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含金量就要上升一轮。尤其是近两届东京和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式,那真是把阴间和抽象因素甩了个遍。不光中国网友,全球观众都不由自主地再次点开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录像,点开油管上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评论区,按时间顺序排列,基本都是来“洗眼睛”的。
如果说三年前东京奥运开幕式主要是表现形式“阴间”的话,本届巴黎奥运会这个开幕式更主要是在内容上,呃,过于丰富多彩和出人意料吧……
至于对这个开幕式的评价这里就不多说了,不过要是谁拿“中国人不喜欢巴黎开幕式”说话的话那我可得说两句,论起对这玩意儿“破防”,全世界再怎么都轮不到中国,这里大多数人都是纯乐子人。
但乐子人之外,还有人非得吹两句,没错,就是那个新词儿——“松弛感”。
我去,以前不都是吹“严谨”吗,这版本更新也不通知一声。
不过你干个正事,完事人家给你的评价是:怎么说呢,很有松弛感。这难道不是变相骂你吗?
就像高中时候我的一个文科同学,他说人文地理考题问你这个地方发展某某产业有什么区位优势但你实在想不出来,还可以答一个“潜力大”。
用现在流行的梗翻译一下就是——低情商:啥优势没有;高情商:潜力很大。
咱就说正常人谁会把这种评价当成优点来说啊喂?
你吹“松弛感”,都不如吹吹“亲切感”,毕竟这开幕式里的形象总好像小时候就看过……
当然要是排除价值判断,光说事实的话,那巴黎确实“松弛”。
来源见水印
松啊,很松啊!
但“能量守恒”,一个事,有的人“松弛”了,那压力自然要加在别人身上。就比如说这安保“松弛”了,小偷自然有的是办法让游客和运动员“紧绷”起来。
奥运还没开幕时候,澳大利亚自行车队已经被偷了
你的开幕式比较松弛,但是你的小偷呢又弥补了这一部分。
合着这么个“张弛有度”是吧!
2
在本届奥运比赛开始的那几天,由于赛前赛中美国方面利用舆论霸权给了巨大的压力,又由于这些年成绩相当突出,中国游泳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
频繁的药检实质性地损害了中国游泳队的备战,而游泳比赛的开始几天,中国队成绩确实让很多观众“有落差”,尤其是几名“热门”选手的“丢金”让不少人感觉:这届中国游泳队是不是不行了。
但是说个反直觉的事,中国游泳队这次奥运会的奖牌数,反而是历届新高。你管这叫拉胯吗?
不过“大热丢金”这种事可不仅出现在中国队身上,这届奥运会不能说大热“必死”吧,但爆冷率着实不低。
随便举个例子,巴黎当地时间6号进行的男子1500米跑决赛,此前半决赛仅列第12,也就是晋级决赛所有12名人中最后一名的美国年轻选手霍克,出人意料地夺冠,他甚至都不是美国队的一号选手,而最大热门、卫冕冠军挪威人英格布里格特森最后连牌子都没有拿到。
霍克的夺冠成绩将自己的个人纪录提高了5秒之多
这种情况在本届奥运可谓屡见不鲜。
就比如说专注于迫害中国游泳队的美国,反而自己在游泳池遭遇了滑铁卢。
可以说历届奥运,美国游泳队没有一届不是最大热门的。可也许是太专注于打击对手,反而忽视了自己的提升?本届美国游泳队拿下金牌数为8枚,历史新低,仅在最后才反超万年老二的澳大利亚队。要知道上届东京奥运会美国游泳已经表现是很拉胯了,金牌都能上双。
不过你要说美国游泳运动员“不努力”呢,这一个个又把脸“拼”到跟茄子似的,这怎么让批评者下得去嘴?
当然,以规则而言,检不出来的就是高科技。问题在于,你检了没有啊?
节自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关于美国奥运选手埃里扬·奈顿类固醇阳性的声明》
而且,你上太空展示人体极限,跑奥运展示科技水平,你这是不是玩反了啊哥?
最新消息这两位可能得明年2月才能回地球了……
甭管怎么样吧,大家都很“努力”,但这届奥运冷门频发,也不难看到现在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赛场,参赛选手的心理状态倒确实需要一些“松弛感”,这反而有助于正常乃至超常发挥,创造好成绩。
像这届比赛创造奇迹的中国游泳新星潘展乐,中国队从赛前就保护得很好,在刷新世界纪录夺得泳池“明珠”100米自由泳金牌之前,他都还不是人们瞩目的焦点;而他参与的4×100混合泳接力夺金,这个项目美国人已经统治了40年,要知道这还是因为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断了之前的纪录,实际上从奥运会设立4×100混接泳这个项目以来,只要美国队参赛,金牌从未旁落,那压力是美国人的,我们轻装上阵,冲就完事了。
平时外媒总喜欢说中国运动员绷着不放松,就这届看来,我觉得咱们的运动员确实状态更松弛了,在排解压力上比之前更好。
本届奥运首金,就给了大家小小的“00后震撼”。央视微博发出的赛事消息一下给人看傻了:
你们都是谁啊?一般来说以往运动员的微博就算不写本名,往往也会加上自己的项目之类的。可这几个小孩的网名那真是完全“无迹可寻”,不怪有人评论:“倒是辛苦了央视把你们一个个搜罗起来!”
于是也有了“光靠干饭就”战胜韩国、夺得首金的名梗。其实这个状态并不是独属于00后年轻人,它就类似于有很多人一年到头也不发朋友圈,但是却经常改头像的精神状态,不想被打扰但不妨碍有个性。而且“干饭哥”盛李豪其实之前网名还不是这个,可以说本来就是玩梗乐子人,他要的就是“光靠干饭就”如何如何这个效果,可以说,看似低调,其实还体现了他对自己奥运比赛的自信心。
好家伙巴黎奥运组织之你们好好看看,这tm才叫正儿八经有用的“松弛感”好吧。
3
“松弛”跟努力那是不冲突的。
本届奥运女子网球单打郑钦文的表现确实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仅是因为这个“突破性”的成绩,而在于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证“为国效力”能有这么大的加成。
当然我知道中国很多前辈运动员有过巨大的“爱国加成”,像左臂被刺穿仍坚持连打四场的击剑运动员栾菊杰,带着严重膝伤拿下奖牌、“背着冰刀出征,坐着轮椅凯旋”的速滑运动员叶乔波等等,但是咱们阅历实浅,没有真的见过。
去年十月份,疫情期间暂停数年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再次举办,郑钦文首轮出局。其实因为是刚刚打完亚运回来,中国女网运动员在这次中网比赛中普遍表现不佳,但我在球场里听“老球迷”们吐槽最多的,还是郑钦文。其中比较多的说法是郑钦文“顶不住硬仗”、“扛不住强手”,其实也就是“恨铁不成钢”。但是这事咱们得两面看,恨的前提是你确实得是块铁。显而易见,郑钦文是现在中国女网硬件最好、上限最高的选手,也被球迷寄寓了最大的期望。
去年中网赛场上的郑钦文
球迷们的“苛责”不能说毫无根据,郑钦文当时击球能力强但失误率高,表现不稳定,而且以她的能力和排名来说对阵强手的战绩确实不怎么好,巴黎奥运会之前没人预料到她最后能夺冠的一大原因,也是因为存在着近年来在红土网球场近乎“无敌”的波兰球员斯维亚泰克,而郑钦文跟她交手的战绩是0-6!
其实奥运会的前几轮比赛,郑钦文打得是特别艰难的,几乎场场要打到3个小时,让中国球迷非常揪心——毕竟是排名前十的选手,怎么现在遇弱也不强了啊?
但是稍微长期关注郑钦文比赛的人不难发现,虽然前几轮表现并不强势,但以往碰到这种艰难局面容易“崩”的郑钦文,在奥运赛场上每次都顶住了!
不过人的体力是有极限的。本来郑钦文是兼项出战,除了女子单打,还跟男选手张之臻搭档打混合双打的比赛。可连续3小时的比赛,体力根本不允许她继续兼项,因此郑钦文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混双。
原本的签表,张之臻和郑钦文为中国网球队搭档混双
特别巧的是,当时正好刚刚在女单比赛被淘汰的中国女网2号运动员王欣渝,正收拾东西准备回国,于是张之臻和王欣渝临时组队继续征战混双(这个换人规则允许,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后文还能用得到),而这对组合最后也杀入了混双决赛并给中国代表队增加了一枚惊喜的银牌,全部的结局可谓皆大欢喜,就像郑钦文自己所说的那样,“感觉所有时运都聚集在了中国”。
郑钦文放弃混双的时候压力是很大的,因为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能换人打,到自己女单夺冠后,她还是表示“很对不起张之臻”。得说幸亏当时多数人对网球赛场还不是太关注,要不有心之人搞点舆论,郑钦文的压力还得大好几倍!
放弃了混双,郑钦文的单打比赛也没有变得很顺利,尤其是1/4决赛对决生育后回归的德国老将科贝尔的比赛中,还能明显看到郑钦文“一如既往”的容易低级失误,会被对手老道的球路变化干扰等现象。
但是,正如她前面的几轮比赛一样,郑钦文最后都顶下来了。
图源见水印
即便到这,大多数人还是不看好郑钦文能在半决赛打赢“克星”斯维亚泰克。
但是,赢了。赛后郑钦文说了那句荡气回肠的:“今天虽然我很累,我却感觉可以继续打,即使你现在让我为祖国再打三个小时,我仍然愿意再来一次!”
讲真,“红土女王”斯维亚泰克输给“爱国加成”的郑钦文,回头看还真不冤枉。因为斯维亚泰克自己此前就碰到了一位“负爱国加成”的“队友”。
因为斯维亚泰克在红土赛场的突出水平,她自然被波兰认为是本国为数不多的“夺金点”。而且,近些年波兰网球好手不少,双打好手泽林斯基是今年温网冠军,男单选手胡尔卡奇也位列世界前十,可以说,强强联合,波兰在巴黎奥运网球项目上冲金点还不止一个。
当然波兰奥运队也是这么想的:斯维亚泰克除了女单还跟胡尔卡奇搭档混双,胡尔卡奇除了男单混双还跟泽林斯基搭档男双,势冲三金。
但很不幸,赛前胡尔卡奇受伤。但他受伤是在7月4日,如果他能尽早确认不参加奥运,波兰队还来得及换人。可这位老兄就一直拖,期间包括波兰奥运代表团官员,以及本来的搭档斯维亚泰克给他打电话,就是没人接……
就这样一直拖到了7月22号胡尔卡奇才宣布退出奥运,此时波兰队已经换不了人了,而且根据规则,对内临时换人必须从男女单、双打的人里换(也就是不包括只打混双的运动员),但胡尔卡奇的临时退赛,使得波兰队男单男双里无人可选,最终等于以一己之力让波兰网球男双、混双比赛直接原地蒸发。
可以说,胡尔卡奇的过度“松弛”,就是让队友“抗压”,最终是把原本绝对第一大热的斯维亚泰克给彻底压垮。
本来胡尔卡奇为了避免被骂声淹没,声称自己的伤确实是特别严重,要明年才能复出。结果您猜怎么着?波兰队痛失金牌后,这老哥宣布下周就复出打蒙特利尔大师赛……
胡尔卡奇个人社媒
还是那话,你松弛了,那就要有人加压,总有人要负重前行。就胡大师这表现,你说他是内鬼也不为过啊
4
当然,要说“内鬼”,那还轮不到波兰人说话。咱们的“奥运会删贴冠军”袁主任那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内鬼。
袁主任作为体育总局体制内高级官员,其十数年来言行这里我就不冒风险继续贴了,有不了解的朋友可以自查。值得一提的是,袁主任所以会“暴露”,实在是因为“护主心切”,面对大家对于美国游泳队“紫薯”现象的质疑,袁主任“慨然”发文反驳,言辞恳切而笃定,更胜于美国自家体育官员。要不是这般积极“护主”,也许袁主任还能多藏几年也说不定。
而袁主任对现代网络环境的认知,实在是像个老古董。“暴露”之后他竟然是一条一条地删自己这些年发过的微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直播切片”看看,视频内容是网友在袁主任微博页面一秒一刷新,每一秒都会少一条微博,场面极其荒诞,令人哭笑不得。
咱就说,有“袁主任”们在,本来就有着美方压力和赛场本身压力的中国运动员们,能够自我“松弛”,取得成绩那真是殊为不易的。
但你以为咱们“内部”只有内鬼给压力吗?
各方势力充当压力怪那是个顶个的牛逼。
这不就在郑钦文夺冠之后,某知名媒体官方(具体咱就不说是谁了,也不是针对它,这个现象也不是独属它一家有)发布了一条评论,说:中国运动员在媒体面前词不达意、片汤话多,要跟郑钦文多学学。
就这个话呢,咱不能说错,现在中国运动员的成绩越来越好,应对媒体舆论的场合越来越多,加强文化水平,提升点发言能力那当然是有好处的。但是这话乌鸦怎么觉得咋看咋有点别扭呢?
人家是运动员吧,专业是自己的比赛项目,提升“发言能力”,不说可有可无,也就属于个锦上添花。这么说吧,要是有中国运动员能刷掉博尔特的世界纪录,我是压根不会在乎他说话磕不磕巴……
博尔特:你礼貌吗?
另外一个项目有一个项目的特点。要知道网球是一个每年公开比赛数量巨大,而且基本每场获胜赛后都有采访流程的项目,表达能力在网球场确实是很重要而且有很多锻炼机会。但其他很多项目并非如此,几年露不了几面的情况很常见,你要求这些运动员也拥有同样水准的表达不纯属求全责备吗?
还有一点,就比如咱们引用的这家知名媒体,它会专门发文夸郑钦文“会表达”,但我想它恐怕绝不会用同等的热情去夸潘展乐“会表达”。原因我想懂的都懂。
倒是“会表达”这个要求,应该被合理地给到这条评论的另外一边。
我给你原样奉还地改一下吧:
这是乌鸦校尉来自潘神受访现场的观察。中国媒体在运动员面前的表达向来拘束、谨小慎微、词不达意、片汤话较多、情绪含量很低。而纽约时报在赛前赛后的报道,其为国家利益服务、施压对手、情绪张力、观点犀利度,完全可以作为教科书。
你看这是不是顺眼多了。
这“说话能力”可是你媒体人赖以吃饭的家伙事啊,你们“老本行”都不利索,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表达方向一再让群众失望,胳膊肘能不往外拐咱都要说句谢天谢地了。贵圈是怎么好意思点评人家运动员的表达能力的呀?该好好“学习学习”的不应该是你们吗?劝你们务实一点,把自己的业务本行、报道评论的这个理念先搞懂。
运动员们已经很不容易的了,话说你们这些喜欢“加压”的,好像还就跟吹巴黎奥运“松弛感”的高度重合啊,怎么到了中国运动员这你们不讲“松弛”了?
这倒真是个应该“反思”的问题。
有一说一,开幕式虽然抽象,但还挺有法国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