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黑豹2:瓦坎达万岁》,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很忐忑不安,因为刚刚把自己生命中宝贵的2个半小时,浪费在了一坨翔上。
虽然在看电影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还是受不了这部漫威电影中的各种胡扯和设定。
瓦坎达,这个捏造出来的黑人“国家”,简直比乌托邦,还乌托邦。
明明国家那么富有,大家都还穿着原始;
明明科技那么先进,大家还要用冷兵器;
明明文明那么发达,选国王还要靠打架!
所以说,论想象力丰富,还得是阿美利卡!能把自己奴役、压迫、歧视了那么久的黑人兄弟,塑造成富可敌国、科技第一、傲视全球、宇宙最强的瓦坎达人民,我就非常瑞斯拜!
2018年,电影《黑豹》成本2亿美元,全球票房13.49亿美元,IMDb评分7.3。
票房和口碑都实现“爆棚”。
对西方来说,《黑豹》实在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它实现了白人和黑人的双赢。
白人朋友赢得了里子,迪士尼和漫威赚得盆满钵满;
黑人朋友赢得了面子,看完电影忍不住交叉双臂高呼:“瓦坎达佛爱沃”!
甚至在次年奥斯卡奖上,《黑豹》这种标准流水线作品、爆米花电影,获得7项提名、斩获3项大奖。
因为它除了电影本身,还有“政治正确”这道光环护体。
现在的好莱坞电影行业,充斥着政治正确,很多“黑命贵”,甚至“媚黑”的、不成文的规则比比皆是。
比如在一个剧组中,黑人演员、工作人员要占有一定比例,不然就是搞种族歧视;
比如在影视作品中,黑人通常要扮演高知人群,像电脑专家、科学家之类,绝不能扮演坏人(除非电影里都是黑人),否则就是搞种族歧视。
《碟中谍2》
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黑人兄弟们似乎也深谙这条规则,动不动就拿“种族歧视”说事,摆出一副“我都被你们压迫那么久了,你们都是欠我的”,为自己谋求实际的好处。
远的不说,在电影《美国队长》中扮演“猎鹰”的黑人安东尼·麦凯,那就没少暗戳戳地“提醒”漫威:不选我当猎鹰,我就要开腔了。
估计迪士尼对这类操作也是麻木了,干脆摆烂,顺应趋势,推出《黑雪公主》、《黑小美人鱼》。
新版《小美人鱼》
隔壁的米高梅,也打算启用黑人,来出演经典IP——特工“007”詹姆士·邦德。
《007:无暇赴死》
总之一句话:
黑人主演的电影,你不能说不好,不然就是“种族歧视”。
近几年的奥斯卡,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
2017年的《月光男孩》就能打败《爱乐之城》。
2022年第94届奥斯卡最大的看点,就是威尔·史密斯掌掴颁奖主持人克里斯·洛克。
幸好俩人都是黑人,才没有将问题上升到“种族层面”。
“护妻心切”的耿直汉子威尔,一时间几乎被全网抵制——因为他使用了暴力。
威尔·史密斯为了平息众怒,恳请原谅,赶紧参演了历史题材电影《解放黑奴》。
他的意图就很明显,就是为了争取黑人兄弟们的支持,打一把同情牌:
希望各位高抬贵手,给我一条生路呗。
回到《黑豹2:瓦坎达万岁》这部电影上,这么赚钱的IP漫威也绝不可能放过。
而且没人敢给它差评,口碑还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至少海外是这样),即使主演查德维克·博斯曼已经病逝。
刨去其中乱七八糟、不合逻辑的剧情,把《海王》、《阿凡达2》中的海洋元素一锅乱炖,搞出来一部没有黑豹的《黑豹2》,漫威也是无所吊谓:
老婆饼里还没老婆呢,你不能针对我。
最可笑的是,漫威把自己漫画角色纳摩的设定也改了,从白人变成了有色人种:墨西哥的玛雅族。
这一招实在太妙,除了规避版权风险,更是规避了口碑评价上的风险。
漫威内心os肯定是:都是有色人种,你们打架,可别把我架在“种族歧视”的火上烤。
--------
喜欢的请点点关注呗!